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周五特朗普推文引发全球大类资产波动,股债汇齐跌。
与特朗普4月份宣布全面对等关税相比,当日美股、美元指数、原油跌幅小于4月,而中概股、铜价跌幅大于4月。
如何看待新一轮中美摩擦升温?与今年4月、18-19年有何异同?如何影响接下来的A股运行及行业配置?

一、我们判断大概率这仍是一次典型的“TACO交易”
今年4月中美关税升级已经证明,美方威胁的100%关税水平其很难承担且失去了经济学意义,此举更像是谈判前的极限施压。
事实上,在今年已经过去的四轮会谈之前(25年5月日内瓦会谈,25年6月伦敦会谈,25年7月斯德哥尔摩会谈,25年9月马德里会谈),都出现过双方制裁升级的局面。
如果大概率是TACO交易,历史看短期下跌提供了买入的好时机。4月以来,全球TACO交易多次出现,包括特朗普威胁加关税后不断延期、威胁开除鲍威尔但又马上反复、威胁对铜加关税但又豁免精炼铜等等。事后来看,由TACO交易带来的下跌,往往是较好的加仓时机。


二、如果顾虑当前A股估值较4月更高,可以参考19年相较18年的情况:
在25年4月点评《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中,我们提到,与18-19年的中美贸易摩擦相比,25年中美境遇已“今时不同往日”。中美经济形态及政策储备空间明显异位,这也为后续中方坚决反制提供了底气。
当前的市场环境与4月份的不同是——国内“宽货币+宽财政”的双宽基调更加明确,投资者相较于4月那一轮的“TACO交易”记忆犹新,已有应对经验;
但差别在于股票市场攻守易势,当前估值水平较4月有所抬升。
在18-19年贸易摩擦升温的过程中,19年5月关税升级时期A股的估值水平也高于18年下半年。
但考虑到:①18年底国内政策基调转向,②19年新一轮科技产业周期日益成型,因此19年5月虽然A股的估值较18年下半年已有明显抬升,但指数层面已经适应冲击并明显脱敏,在个别摩擦节点股市甚至不再下跌、反而阶段性上涨。
而19年对于中期产业趋势更加明朗的行业,例如无线耳机渗透率提升带动的消费电子、5G基站加速建设受益的PCB、科技封锁国产替代半导体、信创受益国产软件,即便在19年春季躁动阶段已有一波明显的抬估值,但在19年5月之后股价走势也更多定价产业逻辑,与贸易冲击脱钩。




三、基于历史上牛市跌破20日线的复盘,这次如果判断是TACO,那wind全A指数在20-30日线之间就存在比较有利的支撑
如果下周盘初指数再度挑战20日均线,则从历史上牛市中99次跌破20日均线的经验来看:
1.跌破20日均线后,平均回调天数在6.4天,平均调整幅度为2.9%,即继续下跌空间有限,绝大多数案例短期即重拾涨势;
2.少数情形下(11/99次),如果出现贸易摩擦/外围波动/监管政策收紧等进一步的利空事件,指数在跌破20日均线后有可能继续下跌,平均再回调11个交易日,平均回调10%,也不会结束牛市的进程;
3. 因此,如果我们判断这次大概率是又一次的“TACO交易”,那么Wind全A指数在20日-30日线之间应该存在支撑,短期不必过于恐慌。

四、参考今年4月,行业轮动复盘以及对当前的判断
4月对等关税出台后市场剧烈波动,行业轮动分为两阶段:先交易不受关税影响的错杀品种(内需/非美出口链)、后交易关税高相关品种(国产替代/对美出口链)。
两个阶段来看,纯粹基于关税交易的行情持续性均不强,但基本面向上品种会是好买点。无论是内需的零食、非美出口的海风/摩托车,还是对美品牌出口的龙头,均可在砸坑后走趋势性行情。
参考4月经验,中期趋势上建议依然把握科技的产业趋势。如果本轮因为流动性冲击等风险出现短期急跌,最建议配置的依然是国产替代相关的AI算力芯片、半导体设备、半导体光刻机产业链、AI端侧应用等行业。


五、从均线偏离度跟踪来看,若科创芯片快速下跌至EMA20附近,则提供了难得的布局买点
4月受良率/增发/产能/价格压力等压制,国产替代链更多是“主题交易”,行情持续性有限。但当前国产替代链条的基本面位置与4月截然不同,上述压制因素正在逐步缓解,基本面预期反转向上。
因此,若下周国产替代相关的科技行业出现股价冲击,例如科创芯片快速下跌至EMA20附近(目前均线偏离度5.9%),则在中期维度上提供了难得的布局买点。




风险提示:地缘冲突超预期;流动性宽松低预期;稳增长力度低预期等。
报告正文
一、TACO交易带来再次买入的机会
北京时间10月10日深夜,特朗普推文引发全球大类资产波动,截止当日海外收盘,股债汇齐齐下跌。不过与特朗普4月份宣布全面对等关税相比,当日美股、美元指数、原油跌幅小于4月,中概股、铜价跌幅大于4月。
如何看待新一轮中美摩擦升温?与今年4月、18-19年有何异同?如何影响接下来的A股运行及行业配置?

(一)这大概率仍是一次典型的“TACO交易”
“TACO交易”特指因特朗普 *** 在贸易政策中反复无常的态度,而引发的市场交易策略。
与25年4月份相似,我们认为这大概率又是一次典型的“TACO交易”,即短期的威胁不代表终局,仍需观察下一步的斡旋形势。
1.今年4月中美关税升级已经证明,美方威胁的100%关税水平其很难承担且失去了经济学意义,此举更像是谈判前的极限施压
截止最新表态,特朗普演讲时提到“Haven‘t Cancelled Meeting Yet”,较当日推文表述有所缓和。考虑到今年4月份也出现过类似短期反复的陈述,投资者对此已习以为常。

事实上,在今年已经过去的四轮会谈之前(25年5月日内瓦会谈,25年6月伦敦会谈,25年7月斯德哥尔摩会谈,25年9月马德里会谈),都出现过双方制裁升级的局面。为争取谈判筹码,谈判前的制裁升级较为常见。5月日内瓦会谈前是关税不断加码、6月伦敦会谈前是围绕昇腾的制裁、7月斯德哥尔摩会谈前是围绕俄罗斯/伊朗石油问题的威胁与指控、9月马德里会谈前是围绕科技实体清单的制裁。9月以来,中国对美国挑起制裁的应对逐渐强硬、实质性反制措施不断出台。


2. 如果大概率是TACO交易,那么短期下跌就提供了买入的好时机
4月以来,全球TACO交易多次出现,包括特朗普威胁加关税后不断延期、威胁开除鲍威尔但又马上反复、威胁对铜加关税但又豁免精炼铜等等。事后来看,由TACO交易带来的下跌,往往是较好的加仓时机,无论是股市还是商品。
我们简单复盘4月以来两次关税方面的“TACO”交易:一是4月3日的全球对等关税,二是5月底威胁对欧盟加关税。在特朗普“威胁”后,股市可能有单日较大幅度的下跌。但“TACO”后,往往能于当日反弹,并较快的补缺口。此外,这几次的经验来看,特朗普从威胁到反复的间隔时间并不长,即下跌窗口期也有限。

(二)如果顾虑当前A股估值较4月更高,可以参考19年相较于18年的情况
在25年4月点评《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中,我们提到,与18-19年的中美贸易摩擦相比,25年中美境遇已“今时不同往日”。中美经济形态及政策储备空间明显异位,这也为后续中方坚决反制提供了底气。
当前的市场环境与4月份的不同是——国内“宽货币+宽财政”的双宽基调更加明确,投资者相较于4月那一轮的“TACO交易”记忆犹新,已有应对经验;但差别在于股票市场攻守易势,当前估值水平较4月有所抬升。

事实上,在18-19年贸易摩擦升温的过程中,19年5月关税升级时期A股的估值水平也高于18年下半年。但考虑到:
①18年底国内政策基调转向,民企纾困、宽货币宽信用,19年宏观对冲信心增强;
②19年新一轮科技创新的产业周期逐步成型,4G向5G时代切换,国产替代半导体、无线耳机消费电子、5G基站建设加速。
因此,从市场表现来看,与18年初次受到关税冲击、持续阴跌不同,19年5月虽然A股的估值较18年下半年已有明显抬升,但指数层面已经适应冲击并明显脱敏,在个别摩擦节点股市甚至不再下跌、反而阶段性上涨。


且中期产业趋势更加明朗的行业,例如无线耳机渗透率快速提升带动的消费电子、5G基站加速建设受益的PCB、科技封锁受益的国产替代半导体、信创受益的国产软件,即便在19年春季躁动阶段已有一波明显的估值抬升,但在19年5月之后股价走势也更多定价产业逻辑,与贸易冲击脱钩。




(三)基于跌破20日线的复盘,这次如果判断是TACO,那wind全A指数在20-30日线之间有支撑
如果下周市场出现短期波动,指数再次下探20日均线,短期走势如何看待?
根据我们前期的报告《6轮牛市99次跌破20日均线后是如何演绎的?》,牛市中Wind全A指数跌破20日均线的情形并不罕见,历史上一共出现过99次。随后的复盘经验显示:
1.跌破20日均线后,市场在T+5、T+20、T+60、T+180胜率分别为60%,67%,79%,92%。即短期消化后,市场大多会重回涨势;
2.跌破20日均线后,平均回调天数在6.4天,平均调整幅度为2.9%,即继续下跌空间有限;
3.少数情形下(11/99次),如果出现贸易摩擦/外围波动/监管政策收紧等进一步的利空事件,指数在跌破20日均线后有可能继续下跌,平均再回调11个交易日,平均回调10%,也不会结束牛市的进程;
4.因此,如果我们判断这次大概率是又一次的“TACO交易”,那么Wind全A指数在20日-30日线之间应该存在支撑,短期不必过于恐慌。


(四)4月行业轮动复盘以及对当前的判断
落实到结构,如果此次关税反复对股价形成冲击,行业轮动可能如何演绎?应该抄底哪类资产?我们复盘4月脉络得到一些经验借鉴。
用几句话总结4月行业轮动经验:行业轮动分为两阶段:先交易不受关税影响的错杀品种(内需/非美出口链)、后交易关税高相关品种(国产替代/对美出口链)。无论是哪个阶段,关税交易带来的行情持续性均不强,但基本面向上品种会是好买点。
之一阶段:4月大盘砸坑后率先反弹:不受关税影响的错杀品种——内需、非美出口链。
4月3日/7日大盘砸坑后,市场率先交易与关税无关的品种,多数品种在几个交易日内补上缺口:一是内需品种,如即买即退(免税)、渠道红利&大单品(零售)、清明数据&博弈政策 *** (旅游/酒店/商超);二是非美出口链(海风/摩托车)。红利品种始终较稳健。
但是,这种估值驱动的交易持续性不强,诸多内需品种在上涨仅在周度级别。基本面处于向上周期的品种股价可以走趋势,典型如零食、摩托车、海风。对于这类品种,前期砸坑是绝佳买点。


第二阶段:中国对半导体制裁&美国对多数经济体90天豁免:关税交易开启——国产替代链&对美出口链。
至4月10,特朗普宣布对多数经济体暂停关税90天(含中国主要出海地东南亚),由此出海品种、尤其是海外产能对美覆盖度高品种迎来反弹。
4月11日,中国发布对半导体产品的“原产地”认定规则,A股的国产替代品种,如模拟、石英、科学仪器、车规存储等迎来反弹。
但是,中美博弈之下,关税与制裁均常有反复、使得基本面变化难以外推,关税交易的持续性不强。在此背景下,同样是基本面向上品种能持续上涨。典型如部分对美品牌出海龙头,4月初的砸坑几乎是全年的更佳(且为数不多的)买点。
总结来看,无论是之一阶段的内需/非美出口链、还是第二阶段的国产替代/对美出口链,单纯进行关税交易的持续性均不长、而处于基本面向上周期会是好的买点,无论是内需的零食、非美出口的海风/摩托车,还是对美品牌出口的龙头,均可在砸坑后走趋势性行情。


参考4月行业轮动,短期内需+红利板块的防御属性增强,半导体自主可控预期升温,而中期趋势上依然把握科技的产业趋势。如果本轮因为流动性冲击等风险出现短期急跌,最建议配置的依然是国产替代相关的AI算力芯片、半导体设备、半导体光刻机产业链、AI端侧应用等行业。
(五)最后,目前主线板块的偏离度情况及下周的跟踪要点
最后,我们在周报《如何区分主线是调整还是终结?20250914》中提出均线偏离度指标,以衡量主线行情趋势的强弱:均线偏离度=ln(Close)-ln(ema20),数值近似代表偏离百分比。
其中,入场、离场对应的参考阈值为:入场时不追在偏离度过高(>15%)、追在偏离度适中(5%-15%),止损时均线上方无需担忧、刚刚跌穿均线建议坚守(偏离度在-5%~0%)、大幅跌穿均线建议离场(偏离度<-5%)。
截至周五,科创芯片、光模块、PCB、创新药、有色金属、电池均值偏离度分别为5.9%、-2.5%、-1.7%、-3.6%、10.4%、4.6%,主线趋势多数保持健康,仅创新药自9.23起陷入横盘震荡(20日有10日及以上收在均线下方)。
如果中美地缘扰动下周冲击主线趋势,若下周部分主线跌破EMA20,可能意味着趋势短期陷入震荡,不过历史经验显示此后20个交易日的跌幅很有限(-0.5%)。
复盘历史主线行情,若均线偏离度下穿-5%,则T+20的平均收益为-0.50%。
其中,放眼到季度来看,产业趋势才是中期主线行情的决定因素,因此,若下周自主可控相关的科技行业出现股价冲击,例如科创芯片快速下跌至EMA20附近(目前均线偏离度5.9%),则中期维度上提供了难得的买点。
从2012年以来产业主线的规律看,陷入震荡/短线杀跌后并不代表趋势的彻底结束,只要产业趋势仍在,主线历经横盘消化后依然有创新高的机会:如下图,复盘历史主线行情,若均线偏离度下穿-5%,T+60的平均收益+5.25%;若主线陷入震荡,T+60的平均收益+9.63%。







二、本周重要变化
本章如无特别说明,数据来源均为Wind数据。
(一)中观行业
1.下游需求
房地产:截止10月10日,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成交面积累计同比下降5.57%,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成交面积月环比下降49.71%,月同比下降30.09%,周环比下降56.78%。国家统计局数据,1-8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3.98亿平方米,累计同比下降19.50%,相比1-7月增速下降0.10%;8月单月新开工面积0.4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9.84%;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0309.19亿元,同比名义下降12.90%,相比1-7月增速下降0.90%,8月单月新增投资同比名义下降19.95%;1-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7304亿平方米,累计同比下降4.70%,相比1-7月增速下降0.70%,8月单月新增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98%。
汽车:乘用车:9月1-2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7.6万辆,同比去年9月同期增长0%,较上月同期增长12%,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654万辆,同比增长8%;9月1-27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10.3万辆,同比去年9月同期增长1%,较上月同期增长16%,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014.5万辆,同比增长12%。新能源:9月1-27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103.9万辆,同比去年9月同期增长9%,较上月同期增长17%,全国乘用车新能源零售渗透率58.5%,今年以来累计零售860.9万辆,同比增长24%;9月1-27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115.4万辆,同比去年9月同期增长12%,较上月同期增长21%,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渗透率54.9%,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009.8万辆,同比增长31%。
2.中游制造
钢铁:螺纹钢现货价格本周较上周跌1.55%至3246.00元/吨,不锈钢现货价格本周较上周涨0.80%至13566.00元/吨。截至10月10日,螺纹钢期货收盘价为3103元/吨,比上周下降2.02%。钢铁网数据显示,9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日均产量214.20万吨,较9月中旬上升3.93%。8月粗钢累计产量67180.57万吨,同比下降2.80%。
化工:截至9月30日,*价格较9月20日跌540.54%至6884.50元/吨,甲醇价格较9月20日涨16.60%至2232.50元/吨,聚*价格较9月20日跌28.07%至4796.00元/吨,顺丁橡胶价格较9月20日跌223.89%至11435.70元/吨。
3.上游资源
国际大宗:WTI本周跌3.25%至58.90美元,Brent跌3.53%至62.09美元,LME金属价格指数涨1.00%至,大宗商品CRB指数本周跌2.20%至292.76,BDI指数上周涨1.84%至1936.00。
炭铁矿石:本周铁矿石库存上升,煤炭价格上涨。秦皇岛山西优混平仓5500价格截至2025年9月22日涨2.60%至694.00元/吨;港口铁矿石库存本周上升0.17%至14026.00万吨;原煤8月产量上升2.50%至39049.70万吨。
(二)股市特征
股市涨跌幅:上证综指本周上涨0.37%,行业涨幅前三为有色金属(申万)(4.44%)、煤炭(申万)(4.41%)、钢铁(申万)(4.18%);跌幅前三为传媒(申万)(-3.83%)、电子(申万)(-2.63%)、电力设备(申万)(-2.52%)。
动态估值:A股总体PE(TTM)从上周19.64倍上升到本周19.65倍,PB(LF)从上周1.81倍保持到本周1.81倍;A股整体剔除金融PE(TTM)从上周29.27倍下降到本周29.24倍,PB(LF)从上周2.52倍下降到本周2.51倍。创业板PE(TTM)从上周55.74倍下降到本周54.55倍,PB(LF)从上周4.48倍下降到本周4.39倍;科创板PE(TTM)从上周的108.78倍上升到本周104.86倍,PB(LF)从上周5.66倍下降到本周5.46倍;沪深300 PE(TTM)从上周13.68倍上升到本周13.71倍,PB(LF)从上周1.44倍保持到本周1.44倍。行业角度来看,本周PE(TTM)分位数扩张幅度更大的行业为公用事业、石油石化、建筑装饰。PE(TTM)分位数扩张幅度最小的行业为电力设备、传媒、医药生物。此外,从PE角度来看,申万一级行业中,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建筑装饰、公共事业、交通运输、环保、社会服务、家用电器、农林牧渔、食品饮料、通信、非银金融估值低于历史中位数。房地产、电子、计算机估值高于历史90分位数。从PB角度来看,申万一级行业中,石油化工、基础化工、建筑材料、建筑装饰、交通运输、房地产、环保、美容护理、社会服务、家用电器、轻工制造、纺织服饰、商贸零售、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医药生物、传媒、银行、非银金融估值低于历史中位数。电子估值高于历史90分位数。本周股权风险溢价从上周1.56%上升至本周1.57%,股市收益率从上周3.42%保持至本周3.42%。
融资融券余额:截至10月9日周四,融资融券余额24455.50亿元,较上周上升2.15%。
AH溢价指数:本周A/H股溢价指数下降到118.52,上周A/H股溢价指数为116.05。
(三)流动性
9月1日至9月5日期间,央行共有6笔逆回购到期,总额为26633亿元;6笔逆回购,总额为11370亿元。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含国库现金)共计4263亿元。
截至2025年10月10日,本周下降1.71BP至1.4850%,SHIBOR隔夜利率上升0.10BP至1.3190%;期限利差本周下降1.97BP至0.4719%;信用利差下降2.85BP至0.4813%。
(四)海外
美国:本周无重要数据公布。
欧元区:本周无重要数据公布。
日本:本周三公布8月经常项目差额(季调),前值为18828亿日元,今值为24635亿日元。
标普500上周跌2.43%收于6552.51点;伦敦富时跌0.67%收于9427.47点;德国DAX跌0.56%收于24241.46点;日经225涨5.07%收于48088.80点;恒生跌3.13%收于26290.32点。
(五)宏观
PMI及大项:中国9月PMI为49.80%,前值为49.40%;9月PMI(生产)为51.90%,前值为50.80%;9月PMI(新订单)为49.70%,前值为49.50%;9月PMI(产成品库存)为48.20%,前值为46.80%;9月PMI(原材料库存)为48.50%,前值为48.00%。
三、下周公布数据一览
下周看点:中国9月进出口数据,中国9月社融数据,中国9月CPI、PPI指数,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日本8月工业生产数据
10月13日周一:中国9月进出口数据;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
10月15日周三:中国9月社融数据,中国9月CPI、PPI指数,日本8月工业生产数据
四、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使得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超预期上行,进一步造成全球通胀再度出现大幅上行压力;
海外通胀反复及美国经济韧性使得全球流动性宽松的节奏低于预期,特别是美联储降息节奏、美债利率下行幅度低于预期;
国内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使得经济复苏乏力,上市公司盈利水平较长时间处于底部徘徊状态,进一步带来市场风险偏好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