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突如其来的公告,将半导体与产品集成巨头闻泰科技(600745.SH,股价 46.48 元,市值 578.48 亿元)推上了风口浪尖。
10 月 12 日,闻泰科技发布公告披露,公司旗下贡献百亿元营收的核心半导体资产——安世半导体(Nexperia),突遭荷兰 *** 与法院的双重限制。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部长令,要求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 30 个主体对其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进行为期一年的 " 冻结 ",不得进行任何调整。
紧随其后,荷兰当地法院应安世半导体三位外籍高管的紧急请求,裁决暂停闻泰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董事职务,并任命一名拥有 " 决定性投票权 " 的独立董事,同时将闻泰科技方面持有的几乎全部股权交由第三方管理。
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领先的分立与功率芯片 IDM(垂直整合制造)龙头厂商,是闻泰科技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和业务核心。财报显示,仅 2024 年,半导体业务便为公司贡献了 147.15 亿元的营业收入和 22.97 亿元的净利润。
当日晚间,闻泰科技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闻泰科技作为安世半导体的合法股东,坚决反对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公司将运用一切合法合规的手段,坚定不移地维护自身股东权利和公司利益。相信公正的法律和市场规则终将得到伸张,当前不合理的干预是无法持久的。
此外,闻泰科技方面呼吁各方应尊重商业规律和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共生关系,停止将企业作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棋子。一个碎片化、政治化的全球供应链,最终将损害所有参与者的利益。
闻泰科技随后发表声明称,荷兰 *** 以莫须有的 " 国家安全 " 为由,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全球运营冻结,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而非基于事实的风险评估。此举严重违背了欧盟一贯倡导的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和国际经贸规则。公司对这种针对中资企业的歧视性待遇表示强烈 *** 。
安世半导体个别外籍管理层试图通过法律程序强行改变安世半导体股权结构,其诉求与荷兰 *** 指令高度联动,本质是借政治压力剥夺股东权利、颠覆公司合法治理结构。公司对此类以 " 合规 " 为名、行夺权之实的行为予以谴责。
闻泰科技作为长期战略股东,绝不会屈服于外部政治压力。我们已启动一切法律与外交途径,要求:
荷兰 *** 立即撤销错误指令;
停止对中国企业的系统性歧视;
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开放与合作。

安世半导体全球 30 个主体资产、 知产、业务一年内不得调整
根据闻泰科技公告,荷兰时间 2025 年 9 月 30 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率先对安世半导体下达部长令(Order),明确要求安世及其下属所有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等全球 30 个主体,对其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不得进行任何调整,有效期长达一年。
这道政令相当于将安世半导体的全球业务按下了 " 暂停键 ",任何重大的战略调整和资源调动都将受到严格限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部长令下达的第二天,即 2025 年 10 月 1 日,安世半导体的内部管理层出现了变动。
闻泰科技公告显示,公司的首席法务官、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运营官三位外籍高管,联合向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以下简称 " 企业法庭 ")提交了对公司的调查与采取临时措施的紧急请求。企业法庭反应迅速,未经庭审便直接下达即时生效的紧急措施,其中包括暂停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担任安世半导体控股公司执行董事及安世半导体公司非执行董事的职务。
经过荷兰时间 10 月 6 日的庭审,企业法庭于 10 月 7 日正式做出裁决,将临时措施进一步 " 加码 " 并延长至案件调查完成。
裁决核心内容包括:暂停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控股的非执行董事和安世半导体的执行董事职务;任命一位独立于安世的企业法庭指派的外籍人士担任安世半导体控股及安世半导体的非执行董事,拥有决定性投票权;将安世半导体的所有股份(减去一股)出于管理目的托管给稍后指定并公布的人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在 2019 年斥巨资收购的核心资产,早已成为公司最重要的业绩支柱。上述一系列操作,对闻泰科技而言无异于 " 釜底抽薪 "。
根据闻泰科技 2024 年年报,半导体业务(即安世业务主体)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中排名第三,在中国市场连续多年稳居之一,尤其在汽车半导体领域更是全球龙头之一。财务数据显示,2024 年,该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高达 147.15 亿元,净利润 22.97 亿元。
而在最新的 2025 年半年报中,半导体业务依然是公司在剥离产品集成业务后聚焦的核心,上半年实现营收 78.25 亿元,同比增长 11.23%,净利润 12.61 亿元,同比增长 17.05%,是公司利润的主要贡献者。

" 更大限度维护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 "
如今,对这一核心资产的股东权利被限制,创始人被排除在决策层之外,无疑将对公司的合并报表和未来盈利能力构成严峻挑战。但荷兰方面的双重限制,已对安世半导体的正常运营构成立即性挑战。
闻泰科技在公告中坦承,尽管安世的日常经营仍在持续运转,但受上述事件影响,短期内将面临 " 决策链条临时变更 / 延长、资源配置灵活度下降等情况,可能会对企业运营效率形成一定影响 "。
更深层次的危机在于对公司控制权的动摇。企业法庭的裁决导致闻泰科技的香港子公司裕成控股暂时失去了对安世半导体几乎全部的控股股东权利(如治理权和投票权等),公司公告称 " 对安世的控制权暂时受限 "。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闻泰科技强调公司的经济收益权仍不受影响,但在创始人被暂停职务、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部董事入驻的背景下,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战略规划和日常经营还能施加多大影响力,已成为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闻泰科技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并在复牌公告中披露了三方面的应对措施,力图展开 " 自救突围 "。
首先,稳定内外部经营环境是当务之急。闻泰科技表示,正 " 积极与供应商、客户保持密切沟通,全力维系员工队伍、生产秩序和销售渠道的基本稳定,缓解外部冲击 "。考虑到安世半导体在全球拥有超过 2.5 万家客户,其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工厂遍布多地,维持这条庞大供应链的稳定至关重要。
其次,寻求法律途径成为必然选择。闻泰科技称," 公司正在积极与国际律师事务所团队沟通法律救济方案及手段,将采取一切行动,更大限度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 "。
此外,闻泰科技也在积极寻求 *** 支持。公司在公告中提到,已 " 主动对接 *** 相关部门,争取支持 "。
尽管闻泰科技已明确应对方向,但公司仍在公告中审慎提示," 考虑到上述事项存在众多外部因素,不排除不可抗力、系统性风险或突发性事件的可能 ",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闻泰科技股票及可转债于 2025 年 10 月 13 日复牌,市场将如何评估此次 " 黑天鹅 " 事件的冲击,闻泰科技又能否在这场突围战中收复失地,仍有待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