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浪仓石基金
在《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里,专门有一部分聚焦“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 这事儿不只是让基金行业多做某一类产品,更能帮普通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的收益,也是公募基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首先,监管会从“方向上”帮权益基金走稳。以后评价基金公司时,会更看重权益类基金的相关表现,比如权益基金规模、业绩好不好,用这种方式引导基金公司把更多精力放在权益投资上。另外,还会出台专门的指引,让公募基金能更合理地用金融衍生品做风险管理,这样基金经理做权益投资时,能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投资行为更稳。
其次,权益基金的“产品选择”会更丰富。一方面,会支持主动管理的权益基金搞创新,比如推出更多“管理费跟着业绩走”的产品 —— 业绩好管理费才高,业绩差管理费就低,这样基金和投资者的利益能绑得更紧。另一方面,会大力发展指数基金,不管是场内还是场外的都算,还会多做符合国家战略的主题指数基金,比如围绕科技、绿色发展这些方向的,让投资者能方便地布局自己看好的领域。甚至还会研究试点新的场外宽基指数基金,给大家多一种低成本投大盘的选择。
再者,好的权益基金能“更快和投资者见面”。以前买新基金可能要等挺久,现在有了新的注册安排:股票 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最快5个工作日就能完成注册,主动管理的权益基金和成熟的场外宽基指数基金,10个工作日内也能搞定,连有更低持股要求的混合、债券基金,15个工作日内也能注册。这意味着基金公司能更快把优质的权益产品推出来,投资者不用等太久就能上车。
最后,销售端也会“帮投资者选到好权益基金”。以后评价基金销售机构(比如银行、基金销售平台)时,不只是看卖了多少基金,更要看权益基金的保有规模、买了基金的投资者赚没赚钱、投资者持有基金的时间长不长这些。做得好的销售机构,在产品准入、申请新业务时会更有优势。同时也会引导销售机构,在内部考核时多关注投资者的盈亏情况,这样销售顾问就不会只推“好卖的”,而是更愿意推真正能帮投资者赚钱的权益基金。
这些措施从监管引导、产品创新、注册提速到销售规范,一环扣一环,都是为了让权益投资在公募基金里“扎稳根、长得好”。当权益基金能更规范、更多元、更贴合投资者需求,不仅能让投资者更大概率赚到钱,也能让公募基金真正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帮居民管理财富的作用 —— 这正是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