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约 13 日在荷兰启动代号 " 坚定正午 " 的核演习,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表示,他可能会向乌克兰提供 " 战斧 " 导弹。由于俄情报部门认定,乌方曾可能制造某种 " 脏弹 "," 战斧 " 导弹被俄方等同于能发射 " 脏弹 " 甚至核武器。如果美方向乌克兰提供 " 战斧 ",将被俄方视为俄乌战争进入事实上的 " 核阶段 ",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警告,俄方可能将很快公布一款新型武器,外界认为这将用于威慑北约。
除了核威胁,俄乌能源战打得也异常激烈。而且美国近期一直深入参与帮助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设施发动远程打击,以削弱俄罗斯经济命脉,迫使俄罗斯坐到谈判桌前。这也引发俄罗斯猛烈报复,欧洲多国也感受到无人机的身影。俄乌打打谈谈,事实上又到了只打不谈的阶段,战场的厮杀不断升级,不打出结果恐怕各方都难以收手。
北约与俄核威慑升级
北约代号 " 坚定正午 " 核演习于 10 月 13 日在荷兰启动,14 个北约成员国参加,将使用位于荷兰、比利时、英国和丹麦的基地。71 架军机将参演,包括轰炸机、战斗机和加油机。北约官员说,演习将模拟可能动用核武器的场景,但实际参演的武器装备不包括核武器。
" 坚定正午 " 演习为北约例行年度演习,已经举行超过 10 年。虽然北约称该演习不针对任何国家或事件,但北约秘书长马克 · 吕特说,该演习 " 向潜在对手表明,我们将会也能够保卫所有盟友免受任何威胁的侵害 ",北约必须确保自身的核威慑力量可靠、安全和有效。

美国在欧洲部署了约 100 枚 B61 核炸弹。
这显然是向俄罗斯释放的信号。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副主席康斯坦丁 · 科萨切夫 13 日警告:此类演习 " 明显表明北约并非都是防御性,而是进攻性的联盟 ",核武器实力向越来越大的空间扩散,包括溢出北约国家范围之外。

俄国防部展示的在总装车间的 " 海燕 " 核动力*。
面对美国 " 变脸 " 和北约施压,俄罗斯即将亮出新的撒手锏。日前,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方可能将很快公布一款新型武器,目前相关测试进展顺利。央视军事观察员魏东旭认为,普京所提到的新型武器有很多可能性,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它足以震慑俄罗斯的对手。魏东旭还给出两种可能性:一是射程近乎无限的 " 海燕 " 核动力*,二是 " 锆石 " 高超音速*家族或有新成员。

" 锆石 " 导弹脱离护卫舰垂直发射装置瞬间。
" 海燕 " 射程或超过 2 万公里,可以长时间低空飞行。" 锆石 " 最快飞行速度可达 9 马赫,射程为 1000 公里左右,已被部署在俄罗斯护卫舰和攻击型核潜艇上。这两款武器均被视为对美国及北约的潜在威慑。值得注意的是,魏东旭的这一分析,也被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所引述。
俄方警告 " 战斧 " 与脏弹挂钩
美国总统特朗普 12 日表示,若俄乌冲突无法解决,他可能会向乌克兰提供 " 战斧 " 导弹。此外特朗普还表示,乌克兰方面希望获得 " 战斧 " 导弹,这将提高其作战能力。
" 战斧 " *是美国制造的亚音速远程*,通常从舰艇和潜艇发射,主要用于海军部署,也有陆基型号,其更大射程超过 2000 公里,射程可从乌克兰覆盖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由于乌克兰不具备发射 " 战斧 " 导弹的能力,需要由美军派人员及设备到乌克兰具体操作,也等于变相的美国 " 参战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就警告,如果美国向乌克兰提供 " 战斧 " 导弹,将进一步损害俄美关系," 破坏俄美关系中刚刚出现的曙光 "。

" 战斧 " *。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 12 日表示," 战斧 " 无法改变前线战局。但正如俄总统普京此前所说,这种远程武器的特殊性是,它可以是非核武器,也可以配置核武器。佩斯科夫还强调,根据俄情报部门此前掌握的信息,乌方曾可能制造某种 " 脏弹 "。试想一枚远射程导弹朝俄方飞行,而且可能携带核武器,俄罗斯该如何研判," 海外军事专家 " 应该明白这一点。
" 脏弹 " 本质是填充放射性同位素与常规*的混合装置,通过引爆扩散放射性物质,可对大面积区域造成持续性核污染。佩斯科夫对 " 战斧 " 导弹可能携带 " 脏弹 " 或者核武器的判断,无疑在释放一种信息:如果乌方拥有了 " 战斧 ",俄方将视为其拥有核能力,如果乌方发射 " 战斧 ",俄方也将对等同级别反制,这无疑将再次升级俄乌战争的烈度。

" 战斧 " *。
俄罗斯军事观察家、退役上校米哈伊尔 · 霍达廖诺克日前提出,如果美国真向乌克兰提供了 " 战斧 " 导弹,俄罗斯可以采取两种应对手段,作为阻止战争危险升级的最后措施:之一种方案是俄罗斯大规模打击乌克兰 *** 机构所在的街区,即乌军政领导层的办公地点。在泽连斯基发出威胁后,基辅的相关街区应在近期受到大规模打击;第二种方案是将俄罗斯战略核力量转入更高级别战备状态,并实施发射搭载核弹头导弹的演示性打击,也可对世界大洋水域或陆上无人区发射战略导弹,甚至可在敌人领土上方的高空实施小威力(或根据形势需要改为大威力)核爆炸。
俄乌能源战无休止延烧
" 战斧 " 之所以让俄方头疼,还在于其主要用途。乌克兰肯能用其袭击俄能源设施。俄乌之间的能源战持续升温,双方在战场之外的攻防,已蔓延至燃料与天然气基础设施,造成区域内接连的能源短缺与经济震荡。
距离乌克兰边境约 1450 公里的俄罗斯乌法炼油厂于 10 月 11 日发生火灾,乌克兰安全部门称这起事件是由乌方无人机攻击所致,这已是该设施一个月内第三次起火。 *** 流出视频显示,爆炸后浓烟直窜天际。这是乌克兰在短短一周内对俄罗斯能源设施发动的第 4 次攻击,延续今夏以来的高密度行动,使俄境内部分地区出现汽油短缺。
乌克兰特种部队,日前还对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地区一处天然气处理厂及输送站发动袭击,这座输送站年处理能力高达 5000 万吨。乌军高层称,乌克兰在 9 月份袭击了俄罗斯 70 次,这些攻击的目的是削弱俄罗斯军工体系及燃料供应链。

俄能源设施遭到无人机袭击。
俄罗斯近来也加大对乌境内能源设施的轰炸与无人机攻势,导致乌克兰多地出现严重停电。乌克兰能源部表示,敖德萨州约有 24 万户家庭在 11 日失去电力,首都基辅则有超过 80 万名用户一度停电。俄方的攻击重创乌克兰天然气生产,使其被迫转向昂贵的欧洲进口。乌克兰能源部透露,乌克兰正在与多国谈判,计划于冬季来临前将天然气进口量增加 30%。
能源战对俄乌双方的代价都非常高昂。业界消息透露,乌克兰为度过冬季,可能需额外进口超过 40 亿立方米天然气,估算成本达 20 亿美元,这还不含设备修复开销。随着 11 月寒冬逼近,国内天然气需求将急速上升,进一步推高进口压力。
能源战也重击俄罗斯经济命脉。2024 年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达 1530 亿美元,占预算收入的 40%,如果俄罗斯石油设施受重创,俄罗斯的军事能力也将随之遭严重打击。根据市场测算,近期乌克兰袭击已导致俄罗斯约每日 110 万桶的炼油能力停产,相当于全国炼油总产能的 17%。

乌克兰敖德萨地区遭无人机袭击起火。
而最近几个月来,美国一直在暗中帮助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设施发动远程打击,以削弱俄罗斯经济,迫使俄罗斯坐到谈判桌前。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熟悉这些行动的乌克兰和美国官员的话说,美国情报部门帮助乌方袭击了远离前线的俄罗斯重要能源资产,包括炼油厂。按照这些官员的说法,美方 " 密切参与了行动规划的全过程 ",如确定飞行路线、飞行高度、打击时机等,使乌方的远程单程攻击无人机得以突破俄罗斯防空系统。
由此看来,俄乌战争因为美国及其所在的北约的深度参与,已经越来越变得不可控制,并试探到核战边缘。对俄罗斯而言,如何保护好能源设施,及利用新型武器威慑住北约,成为打赢这场复合战争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