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获悉,“扎根传统·经典临摹”——第三十届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篆刻展昨天在上海文艺会堂对外展出。这是一场从两千多件作品通过竞赛选 *** 的展览,不仅展示了上海青少年书法的扎实功底,更折射出海派书法教育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探索与思考。
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近500人参与的展厅中,弥漫着墨香与期待,一幅幅作品前,青少年们或聆听专家点评,或相互交流。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展览的主题“扎根传统·经典临摹”明确指向书法学习的根基。在2072件投稿作品中,最终39件作品获奖,95件入展,142件入选。这些数字背后,是上海青少年对传统书法的理解与诠释。

指导教师现场导览
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篆刻展自上世纪90年代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十届,成为上海更高规格的青少年书法展示平台。从最初单纯的竞赛展示,到如今集展览、教学、点评、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教育平台,这一赛事已超越了传统的比赛范畴。

晁玉奎、潘善助为一等奖作者颁发证书
一等奖获得者许家赫在开幕式现场分享了他的学习经历,他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从汉印入手系统学习篆刻技艺,通过反复临摹领悟传统精髓,并逐步拓展至古玺领域,深入探索其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
优秀指导教师代表朱震宇发言提到,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篆刻展为发掘和培养书法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提出以“传统筑基、五体涉猎、个性深研”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旨在通过系统训练帮助学生建立从临摹到创作能力的闭环。
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方坤表示,本届展览是一场汇聚上海市青少年书法力量的盛会,三十届不仅意味着一份坚守,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帮助青少年在书法起步阶段从经典中汲取养分,是为其未来艺术道路奠定坚实根基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此次在组织与评审机制上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在信息登记环节,首次要求作者先扫描二维码获取作品编号,再填写投稿信息,从而确保了数据采集的准确与高效;其次,在评审机制上,为体现公平公正,防止打“人情分”“师生分”,书协首次采用本地与外地评委联合评审的模式,展览还首次对决赛面试环节进行直播。
据悉,本届展览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青少年书法工作委员会承办。展览将持续至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