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开幕式及主论坛在黄浦江畔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约500余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主题,通过开幕式、主论坛、5场平行分论坛及多项配套活动,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在15日上午的交流活动中,西南林业大学外籍专家克秀莎(Kseniia Kirianaki)谈及关于大家对于中国看法的改变。

克秀莎此次在世界中国学大会研讨的题目是关于新媒体评论区中外国人对于中国的看法的,她认为这些评论能基本反映大家的真实看法。“这些评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日常生活的评论,包括中国的美食和城市;另一类是深度的评论,关于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她发现,大家一般会将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些内容当作是现代中国的,而不是古代的,并且也有一些浪漫化的倾向。
在克秀莎看来,目前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印象也有变化。很多人很疑惑,她的中文说得这么好,为什么不去做外贸生意,但在她看来,如果学汉语只是为了做生意,那是很浪费的,她还是更愿意做一些翻译和调研的工作。所以她认为,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和好感也慢慢开始从经济方面转向文化方面。
从她自己的经历来看,一开始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吸引了她,她从2011年开始学习中文,并且已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时间。现在她更喜欢的却是现在的中国,比如她特别喜欢讲普通话、用中文写作和在中国旅游等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