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徽班进京”到“百戏入皖”,合肥如何与文化双向奔赴

音符科技网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那场由乾隆皇帝“万寿”庆典,“徽班进京”开启的传奇。

乾隆五十五年(1790)是乾隆皇帝的八旬“万寿”,清王朝从前一年就开始筹办庆典,来自各地的官员竞相献礼,以示忠诚。盐商江鹤亭在安庆组织了一个名为“三庆班”的徽戏戏班,由著名旦角演员高朗亭率队,首次晋京祝寿演出。谁也未料,这一支徽音,竟能震动京师,赢得“京都之一”的美誉。

清光绪年间茶园演剧图。微信公众号“安徽党史方志” 图

此后,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相继北上,终汇成“四大徽班”,占据京城舞台,也为日后“国粹”京剧的诞生埋下伏笔。而来自安徽的程长庚,以“徽班领袖”之姿,融汇创新,推动徽调向京剧演变,被后世尊为“京剧鼻祖”。

这便是“徽班进京”的壮阔序章。它不是一次偶然的献演,而是一场蓄势已久的文化输出,从安徽的沃土启程,最终融汇南北,响彻九州。

235年后,作为安徽省会的合肥,接过了那根穿越时空的文化接力棒。以“百戏入皖・星耀合肥”为名,广邀南北剧种,汇聚戏曲名家,让跨越数个世纪的戏曲回响,再次激荡于江淮大地。

9月28日,“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主题系列活动在合肥正式启动。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现场了解到,本次活动将一直持续至2026年春节,重点打造两个“百场”展演:一是邀请京剧、昆曲等全国各剧种代表人物来肥演出经典剧目百场以上;二是组织安徽本土戏曲在合肥集中惠民展演百场以上。仅国庆期间,合肥就已安排大小戏曲演出数十场,票价更低10元,更高不超过30元,真正实现文化惠民。

“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主题系列活动开幕式表演。郭如琦 摄

水袖翻飞,是唱念做打的千年风雅;锣鼓铿锵,是家国情怀的现代表达。昔日,徽班翘楚“出皖”北上,书写传奇;今日,合肥广迎“百戏入皖”。这座深植戏曲基因的城市,正以一座城的胸怀,为中华戏曲搭起一座贯通古今的绚烂舞台。

安徽有好戏,合肥欢迎您。

一座城的梨园往事

合肥的戏曲底蕴,远非泛泛之谈。

这座城市不仅是地理上的枢纽,更是戏曲文化交融与升华的重要舞台。从“徽班进京”的传奇,黄梅戏的经典铸就,到庐剧的声声传唱,再到历史上戏曲演出的持续繁荣,戏韵始终流淌在这座城市的血脉之中。

黄梅戏在合肥实现了艺术生命的升华。1953年,安徽省黄梅剧团在合肥应运而生,这标志着黄梅戏正式从民间小戏晋升为官方认可的地方剧种。更值得一提的是,黄梅戏经典巨作《天仙配》的早期改编、排演与轰动,正是在合肥完成。严凤英、王少舫等一代宗师的经典“七仙女”与“董永”形象,也正是在合肥的舞台上得以确立,并从此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不朽传奇。

可以说,合肥见证了黄梅戏从地方小戏成长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的艺术升华。

1960年黄梅戏老艺人丁永泉在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教授青年演员。微信公众号“安徽档案”图

与黄梅戏的经典化之路相呼应的是扎根合肥乡土的庐剧。作为安徽主要地方剧种,庐剧以其质朴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成为“合肥的文化名片”。著名庐剧表演艺术家丁玉兰凭借《借罗衣》等代表作,将合肥地域女性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她与庐剧相伴一生的艺术生涯,本身就是这座城市戏曲记忆的鲜活注脚。

合肥的戏曲传统,更体现在其源远流长的演出生态中。从乾隆年间花园街的徽班演出,到1913年方遇春建造戏院组建京、徽两班唱戏。从新民大戏院,到1953年在此基础上修建的合肥剧场,这座城市始终为戏曲提供着蓬勃生长的沃土。

据《合肥日报》报道,1958年3月,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在江淮大戏院连续出演了13场国粹精华,不少合肥市民从报纸上获悉这一消息后,千方百计托人购买演出票。那几天场内外围满了观众,看戏得提前许久入场,甚至连戏院门口张贴的海报前也被人围得密不透风。

梅兰芳和徽剧小艺人合影。微信公众号“安徽党史方志”图

上世纪末,合肥还举办了第三届中国京剧票友节,短短9天,举办了颁奖、演出等各种活动25场。著名“麒派”表演艺术家马少童、著名“梅派”表演艺术家李国粹以及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耿其昌夫妇等名角也来到合肥,为观众奉上了精彩绝伦的演出。

这份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如今的“百戏入皖”埋下了伏笔。

“百戏入皖”与一座城的文化胸怀

9月28日晚,“百戏入皖·星耀合肥”主题活动启动暨名家经典荟萃演出在安徽百戏城举行。6位“中华戏曲传承推介官”宣读艺术家宣言,来自京剧、昆曲、黄梅戏、越剧、豫剧、徽剧等九大剧种的9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同台献艺,以经典唱段联袂揭开这场全国性戏曲盛事。

活动现场9大剧种的梅花奖得主们渐次上演。赵瑞瑞 摄

活动现场,9大剧种的梅花奖得主们渐次上演,各展风华。昆曲名家单雯的《桃花扇》婉转清丽,豫剧名家刘雯卉的《穆桂英挂帅》铿锵高亢,黄梅戏名家吴美莲的《天仙配》嗓音清甜,台州乱弹名家鲍陈热的《做媒》极具张力,楚剧名家余维刚的《万里茶道·提壶邀月》细腻饱满,祁剧名家肖笑波的《杨门女将·探谷》铿锵激越,京剧名家蓝天的《智取威虎山》字正腔圆,越剧名家吴素英的《打金枝·闯宫》柔中带刚,徽剧名家汪育殊的《小宴》气势十足。从水秀江南到中原豪情,从徽风皖韵到浙东、楚地与潇湘,生旦净丑,唱念做打,尽显人间温情、千年戏魂。

本次活动不仅是戏曲艺术的集中展示,更成为一座城市文化气度的生动注脚。北方昆曲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杨凤一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深情讲述了她的戏曲情缘。从1979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到1982年进入北方昆曲剧院,再到如今守护昆曲舞台43载,她坦言:“戏曲舞台是很寂寞的,需要刻苦练功、不断付出。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份坚守源于对艺术的敬畏与热爱。”

启动仪式上的原创戏歌《我是戏曲人》,展现了当代戏曲人的坚守与热爱。郭如琦 摄

面对影视行业的高薪诱惑,杨凤一始终不忘初心。“当年拍一部电影能挣到十年工资,但戏曲舞台需要有人去坚守,去传承。”这份执着,让她毅然拒绝了所有诱惑,坚守在昆曲舞台。“我毅然决然地拒绝了所有的诱惑,守在舞台上43年,只为兑现当初的承诺。”

从舞台表演者到剧院管理者,杨凤一始终心系戏曲的未来。她特别重视青年培养:“年轻人一旦被重视了,他会百分之百地努力。在戏曲团体,一定要给青年人机会。”

在她看来,“百戏入皖”这样的平台,若能配合系统的导赏与推广,将极大助力戏曲走近年轻观众。“如果在演出之前能够有一些讲座,每个剧种先介绍一下自己的特色和历史,让青年人知道我进剧场该怎么看戏、看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

对“百戏入皖”活动,杨凤一给予高度评价:“这次‘百戏入皖’,联合这么多名家共同推动,影响力非常大,一定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她特别赞赏合肥对戏曲艺术的重视,“我很羡慕安徽给予戏曲演员很多的创作空间和优厚条件,让他们能够安心传承戏曲艺术。”

在她的观察中,合肥正展现出越来越清晰的文化自觉。她也表达了对合肥未来的期待:“我特别希望能够有机会再次来到合肥,与戏曲艺术家们共同宣传、推广作品。未来的合肥一定会产生更多细腻的作品。”

活动现场还同步推出“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舞台美术作品展,设置“戏曲服饰文化”“戏曲文创”“中国戏曲学院舞台模型”三大展区,多维展示戏曲艺术从传承到创新的生命脉络。

合肥不再只是戏曲的“故里”,更成为多元剧种交流碰撞、传统艺术破壁生长的“新舞台”。

戏曲+”,激活一座城的文化生态

本次活动远不止于剧场内的艺术盛会,更是一场以“戏曲+”为引擎、深度激活文商旅融合的城市生态实验。

合肥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阐述了核心思路:“我们做的‘戏曲+’这个概念,它其实就是一个文旅融合的整体路径。”这里的关键,不是将戏曲束于高阁,而是让其基因融入城市的“吃住行游购娱”,成为一种可感、可触、可消费的生活方式。

为推动“百戏入皖”的影响力从剧场辐射至全省,合肥文旅部门牵头打造了一张票根的跨域旅程。观众凭演出纪念票根或二维码,不仅能免费畅游合肥市内的40家主要景区,更能一路向山河进发,直抵黄山、宏村、西递、九华山、天柱山等安徽顶级风景名胜。这打破了传统演出活动的地域局限,将戏曲观众直接转化为旅游人群,实现“为一场戏,赴一座城;因一张票,游一片景”的引流效果。

社交媒体上的网友参与免票活动。微信公众号“合肥文旅”图

在住宿端,合肥文旅局联动全市14家星级酒店与8家精品民宿,推出了力度空前的折扣优惠,还可叠加免费洗衣、果盘、洗车等增值服务,旨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综合消费体验。

戏曲元素正悄然“钻进”合肥最富活力的商业脉搏中。据合肥市文旅局介绍,核心思路是“针对现有的AAA级景区商圈、文化场馆,加入戏曲元素,将其融入日常的消费产品”。

在罍街、淮河路步行街等特色街区,“非遗戏曲季”让黄梅戏、庐剧的旋律从中心舞台流淌至街边餐馆与文创小店,结合夜间经济,打造沉浸式戏曲主题消费场景。在包公园的“古风音乐嘉年华”,汉服巡游与戏曲互动相得益彰;津门水街的“盛世火舞 耀华夏”活动,则巧妙地将戏曲内核与现代表演形式结合,汇聚人气,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业态同步升温。

这种融合甚至延伸至大型展会。在“2025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大会”期间,观众凭戏曲演出票根购车可享专属折扣。合肥市商务局更面向戏迷连发三期新能源汽车消费券,实现“文化流量”与“商业销量”的精准转化。

合肥更借此机会,将戏曲打造为国际交流的“文化请柬”。文旅局正规划“在涉外酒店、机场入境大厅设置戏曲文化宣传区,播放戏曲视频”,并联合旅行社设计“入境游+戏曲”的特惠套餐,在双语的《合肥旅游指南》中增设戏曲文化板块。

同时,利用合肥举办国际展会的契机,“在活动中融入戏曲文化展示环节”,并计划赴上海、苏州等外籍人士聚集的城市进行专题推介,将“百戏入皖”的盛况与合肥的城市形象捆绑输出,吸引更多国际友人前来体验这场东方美学盛宴。

从“徽班进京”的文化输出,到“百戏入皖”的平台搭建,再到今日“戏曲+”的生态营造,合肥正以清晰的逻辑与开放的胸怀,证明一座城市如何通过文化引力,让古老戏曲在当代社会中,不仅被传承,更被需要、被热爱、被鲜活地延续。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调查!个人经营贷违规入楼市乱象仍存,中介:首年利率低至0.795%,无营业执照也能办
  • 海南华铁37亿合同蒸发四大疑问:订单到底何时取消、信披是否及时?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调突破7.1大关 创逾11个月新高
  • 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9万亿元 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
  • 大摩闭门会分享:我们对短期的考量,以及中国长期战略性抉择的一些路径判断
  • 从从容容游刃有余,中国女队横扫日本获乒乓亚锦赛女团冠军
  • 特朗普施压米莱:不能连任阿根廷总统,就撤走美国援助
  • 持续8个多小时!尹锡悦全程缄默,韩内乱特检组传唤调查结束
  • 认购金额超去年全年,险资频繁参与港股IPO,逻辑是什么?
  • 摩根大通警告:美国财政“慢性自杀”,美债已成全球定时炸弹!
  • 持续8个多小时、尹锡悦全程缄默,韩内乱特检组传唤调查结束
  • 上海唐镇42套法拍房成交!捡漏者每套“怒省”300余万元
  • 深圳初三女孩遭同班男生杀害案今日开庭未当庭宣判
  • 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9万亿元,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
  • 巴方说击退阿富汗塔利班袭击 阿方说双方交火导致平民伤亡
  • 迈瑞医疗拟赴港上市,“新加坡首富”李西廷海外“棋局”再落子
  • 工商银行与中国中化深化战略合作 银企协同服务高质量发展
  • 新凯来子公司启云方发布两款自主可控设计软件,中国EDA实现关键突破
  • 纳入上海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后,虹桥商务区将有哪些举措?
  • 何以为她丨罗马女导游:以热爱重启人生,用微笑连接世界
  • 新任云南省委常委赵月霞出任省委组织部部长
  • 车顶维权案当事人称特斯拉上诉了,此前其曾被判赔偿17万元
  • 因欺骗投保人 大连一保险从业者被禁业十五年
  • 金融人·事|城商行下乡,农商行进城
  • Instagram限制青少年观看内容,多国收紧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限制
  • 马达加斯加军方表示将与过渡政府共同执政
  • M2-M1剪刀差收窄至1.2% 多组金融数据释放经济积极信号
  • 嘉必优前三季度预计净利1.29亿元,同比预增53.77%
  • 5.4亿元资金抢筹三花智控,机构狂买金盘科技(名单)丨龙虎榜
  • 中国平安:洪小源、宋献中、陈晓峰获任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
  • 全国艺联清退516家影院,未按要求实际排映影片
  • 宁波华翔计划4000吨PEEK投产+机器人出货量将破千!
  • 数据复盘丨重组蛋白、高压快充等概念走强 68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 高能环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归母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15.18%
  • 10月15日金徽股份发布公告,股东减持861.25万股
  • 政府停摆半月还不妥协美国两党在争什么?专家解读
  • “A+H”再扩容!上海光模块龙头通过港交所聆讯
  • 突破4200美元,涨疯了的黄金还能买吗?
  • 投资收益、营收增长助力 ST八菱预计前三季度净利预增超六成
  • 京基智农(000048)股东深圳市京基时代实业有限公司质押3500万股,占总股本6.6%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