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普通的大学生宿舍,因一方屏幕的连接,可能悄然涌入数万名“隐形室友”。据报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宿舍作为“主战场”,投身直播浪潮。一些大学生主播不分时段、不顾他人感受地开展直播活动,引发不少关于“室友直播”的吐槽。
大学生通过直播展现自我、分享知识、探索职业路径、获取经济收入,原本无可指摘。然而,宿舍本质是学生共同生活和学习的集体场所,并非个人的表演舞台。长时间直播严重干扰室友正常作息和学习,镜头有意无意摄入室友及其私人物品,这不仅侵犯他人的休息权、隐私权,更破坏宿舍和谐、影响校园秩序,不能放任不管。

宿舍不应该是没有边界的直播秀场,高校应当承担起管理主体责任,尽快出台相关规定,明确直播空间和行为的边界,并在校规校纪、宿舍管理条例等规范中建立相应的监督与惩处机制。比如,应当明确直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规范直播行为和直播内容;对于影响集体生活、侵犯他人隐私、扰乱校园秩序的行为,依规处理。同时,学校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 行为观念,明晰镜头前后的伦理底线。
宿舍直播乱象背后,固然有部分大学生主播权利边界意识缺失、公私领域认知模糊的原因,一些平台监管的缺位与算法的推波助澜也不容忽视。有的平台为追求流量,对校园直播内容审核宽松,甚至通过算法推荐放大猎奇、窥私类内容,变相鼓励主播以“宿舍生活”为卖点博眼球。应进一步压实平台责任,完善内容审核机制,对涉及校园宿舍等私密场景的直播加强人工审核与巡查,及时下架违规内容,处理违规账号。算法推荐机制也需优化,避免为“蹭寝式直播”“窥私式内容”提供流量倾斜,从源头减少不良内容的传播激励。
对学生主播而言,更需正确对待直播,正确对待学生的主业。追逐流量与关注固然可以理解,但绝不能以侵犯他人权益为代价。与其将大好青春窄化为方寸屏幕中的浮光掠影,不如好好珍惜大学时光,把主要精力放在现实世界中深耕自我,积极拥抱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别让直播的喧嚣淹没教育的本真,别让流量的诱惑模糊青春的航向。唯有守住校园的宁静与纯粹,守住权利和自由的边界,才能让直播真正为青春赋能,让每个学生的权利都得到保障,让集体生活的和谐得以实现,让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