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怪兽充电(EM.O)因一场“舍高求低”的私有化争议再度成为市场焦点。公司董事会正式拒绝高瓴资本每股1.77美元的溢价收购要约,转而推进与信宸资本及管理层组成的财团以每股1.25美元的低价方案推进私有化。这一决策不仅引发中小股东对权益保护的质疑,更折射出共享充电宝行业深陷增长停滞与战略转型的双重困境。
高瓴溢价40%要约遭拒,管理层“低价联盟”显露控制权野心
根据怪兽充电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13E3文件,怪兽充电董事会正式拒绝高瓴资本于8月提出的1.77美元/ADS(美国存托股份)溢价私有化要约,将继续坚持此前与信宸资本及管理层组成财团的1.25美元/ADS私有化方案。
这一决策的底层逻辑或许在于管理层对控制权的坚守。怪兽充电采用AB股股权架构,2024年底时,怪兽充电管理层虽仅持股18.7%,但掌握64.5%的表决权,而高瓴资本的表决权占比仅有5.3%。
行业寒冬下的财务危机:营收暴跌36%,毛利率腰斩
怪兽充电的财务表现早已亮起红灯。2024年全年营收从2023年的29.59亿元暴跌至18.94亿元,降幅高达36%;净利润由盈转亏,净亏损0.14亿元。更严峻的是,公司毛利率从2020年的80.38%逐级递减至2024年的42.59%,反映出行业价格战与成本攀升的双重挤压。
股东权益争议:低价私有化是否损害中小投资者?
怪兽充电的决策引发市场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质疑。2024年年报披露怪兽充电每ADS拥有约1.63美元的现金资产价值,而信宸资本与管理层财团的私有化报价仅1.25美元,甚至低于公司账上的现金价值。
此外,信宸与管理层财团的1.25美元报价不仅低于公司现金资产价值,更较上市发行价8.5美元缩水85%。
截至2025年10月16日,其股价维持在1.30美元以上,但仍远低于发行价和现金价值。
行业终局猜想:共享充电宝是“伪需求”还是“流量金矿”?
怪兽充电的私有化争议,本质是共享充电宝行业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的终极拷问。当租金水平告别“1元/小时”时代,用户规模突破5亿人却面临毛利率腰斩,这一赛道是否已触达天花板?
截至目前,怪兽充电董事会对拒绝高瓴要约的详细评估过程仍未披露,市场正密切关注其是否出具独立董事公平性意见,以保障少数股东权益。这场控制权与估值的博弈,或许只是共享经济寒冬中之一声崩塌的回响。
注:本文结合AI生成,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