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期采访了解到一则上市公司高管“反向打工”的趣事:副总裁、前董秘邓惠霞近3年内先后6次增持公司股票,累计增持金额近600万元,相当于其公告平均年薪的10倍。投资者称赞她为“中国好董秘”。
邓惠霞为何接连增持自家股票?“反向打工”式增持背后有何故事?联创光电有何魔力让高管既投身工作,又投资买股?日前,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的联创光电总部采访。
公司高管10倍年薪“押注”自家股票
得知记者来意后,邓惠霞趁着忙里偷闲的功夫,招呼记者在茶桌前落座,用一口流利的“广普”与记者攀谈起来。
联创光电于1999年由江西省电子工业局整合旗下部分优质资产成立,主营业务为光电子器件等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江西省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核心企业,公司2001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据公告,邓惠霞于2022年10月之一次增持,其用自有资金299.89万元增持了11.43万股公司股份,增持价格为26.237元/股。
公告称,增持是基于对公司内在价值的认可、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长期投资价值及战略规划的认同。这并非一句空话——在随后2年半时间里,邓惠霞先后“自掏腰包”完成了5次增持。
从之一次增持的26.237元/股,到最近一次的55.71元/股,邓惠霞累计增持金额约600万元,相当于其在公司平均年薪的10倍,这一连续增持行为也被众多圈内人戏称为“反向打工”。
“要想让市场能够接受,肯定首先要自己能接受,如果自己都不觉得公司好,投资者凭什么会觉得你公司好?”邓惠霞的回答言简意赅。
但事实上,邓惠霞这笔以数倍年薪“押注”自家股票的投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未达到预期回报。联创光电的股价在2024年二、三季度震荡下行,更低跌至21.4元/股。据此估算,其当时浮亏超百万元。
“增持后公司股价不涨反跌,是否感到慌张?”面对记者的提问,拥有丰富投研从业经历的邓惠霞直截了当回答:“没有,完全没有!我对公司价值非常有信心,相信公司股价一定会实现价值回归。”
转折发生在2024年9月。当月,A股市场在政策“组合拳”发布后迎来历史性大涨,科技股首当其冲。随着联创光电股价的节节攀升,邓惠霞持有的公司股票市值早已实现翻倍。
今年7月,已由董秘转任公司副总裁的邓惠霞再次出手,用自有资金以55.71元/股的价格增持了6300股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为35.1万元。截至目前,其持股数量已达19.2万股。
“聚变”转型浮现“硬科技之光”
好公司、有价值、很低调——这是邓惠霞2021年底刚来公司时的之一印象。“公司之前一直比较低调务实,导致企业价值并未很好地传递给投资者,股价和市值也长期处于低位。”邓惠霞说。
作为江西老牌上市公司,此前联创光电业务主要以智能控制器产品、背光源产品、LED器件、电线电缆产品等为主。随着光电显示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于2019年起围绕“进而有为,退而有序”战略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将高温超导和激光产业作为公司未来的核心主业进行培育。
在邓惠霞看来,董秘不仅需要熟悉资本运作,更得了解行业逻辑。上任董秘后不久,曾在、国融证券任职的她便一头扎进了生产车间。“我相信很少有董秘会去生产车间里待上一个礼拜时间,就为搞清楚自家激光产品和超导设备等核心技术优于市场的竞争力。”
在2022年10月邓惠霞之一次增持前,联创光电控股股东江西省电子集团为维护全体股东利益,以共计2048.68万元增持公司股票97.4万股。
“很多人觉得公司是卖‘铲子’的,但我觉得我们卖的是做‘铲子’的原材料。”邓惠霞介绍,当前AI、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均需以大量且低成本能源为支撑,而可控核聚变能提供几乎无限的清洁、安全和经济实惠的能源,被称为人类的“终极能源”,联创超导公司的高温超导技术恰恰是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高温超导技术正逐步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
走进南昌高新区瑶湖西岸,占地5.3平方公里的瑶湖科学岛正拔节生长。作为江西打造中部科创高地的“头号工程”,联创超导与中核集团合作打造的“星火一号”核聚变项目便坐落于此。
这座三面环湖的生态半岛,承载着革命老区科技突围的雄心。“星火一号”可控核聚变项目经过两年方案优化,目前已正式从方案论证阶段转入实体化运营阶段,环评及各项审批工作已于今年4月陆续展开。
据了解,“星火一号”的战略定位是利用现有成熟技术,通过采用“聚变—裂变”混合技术,在全球率先实现能长时稳定运行、氚自持且能发电演示的聚变实验装置,成为突破聚变关键工程技术的绝佳途径,推进聚变能源利用商业化。
业内人士介绍,美国核聚变公司CFS与联创超导的业务领域存在较高相似性,二者均聚焦超导产品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研发及应用,虽然目前仍处于亏损阶段,但CFS估值已超百亿美元。
整体归母净利润水平再创历史新高,激光业务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400.58%,联创超导中标商业航天电磁弹射磁体项目,可控核聚变高温超导磁体研发稳步推进……今年上半年,联创光电实现营收16.48亿元,同比增长6.51%;实现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15.18%。
“耐心资本”引领价值发现
邓惠霞的“反向打工”式增持也引起了市场“正向回应”。“中国好董秘!”“一路增持,这是将薪酬全变成股票了”“更加坚定了我持股的信心”……在 *** 平台上,股民对于其增持行为纷纷给予积极评价。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真金白银的付出往往比口头承诺更有说服力。高管多次“自掏腰包”投入,远超“象征表态式”增持,折射出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坚定看好,也是最有效的市值管理手段。
从亏损超百万元到实现价值翻倍,邓惠霞的连续增持是一个缩影,折射出当前资本市场从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到价值重塑的积极变化。
与此同时,作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硬科技”企业正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已超过四分之一,明显高于银行、房地产行业市值,市场结构正从“传统周期主导”向“科技+创新双擎驱动”转型。
以耐心强信心,以信心增耐心。记者注意到,在联创光电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同样不乏连续增持者。
*** 息显示,2024年2月,某业界知名人士以持股432万股新晋公司第八大股东。此后,该知名人士连续六个季度增持公司股票。2025年半年报显示,其最新持股来到1243.7万股,稳居公司第二大股东。
“虽然我的增持行为可能无形中起到了背书作用,但是我是不是为了给公司背书才去增持呢?显然不是,这是我自己的钱,我肯定是对公司的发展以及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才这样做。”邓惠霞笑着说。
今年9月,联创光电与多方共同投资设立了商业航天产业运营公司,将高温超导磁体技术与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相结合,持续拓展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应用领域。
联创光电董秘周家禾表示,未来合资公司组建后将采用“超导磁悬浮与电磁推进+运载火箭”的技术路线,致力于推动我国低成本“航班化”航天发射能力的提升。
“我觉得公司目前的价值还是被低估的,未来随着公司产品应用场景多点开花,公司价值还会不断提升。”邓惠霞表示。
“推进高质量发展是突围向上的根本出路。”联创光电董事长伍锐表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气象,公司将坚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走高端装备、自主产权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作者:王凯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