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调查:快速路上远光灯晃眼、电动自行车装射灯,光光相报何时了

音符科技网

漫画/李晓军

“明明是灯火通明的城市道路,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车灯还要调得那么亮!”提到车辆滥用灯光的问题,在北京工作的郑凯(化名)既郁闷又气愤。

郑凯每天晚上下班后从公司开车回家,都能碰到好几辆灯光刺眼的车——有的是开着远光灯的汽车,有的是车灯特别亮的电动自行车,“对面的车大灯亮了,我的眼前却黑了,几秒钟内几乎什么都看不清,万一这时候旁边有车并线或者前面有行人过马路,根本来不及反应”。

长期以来,机动车滥用远光灯、电动自行车滥用强光灯等不合理使用灯光的行为,持续影响驾驶员、行人等交通参与者的安全。相关数据显示,夜间交通事故中,与滥用远光灯有关的占比达30%至40%。

城市道路上的“光污染”乱象究竟有哪些具体表现?其带来的安全隐患有哪些?为何此类现象屡禁不止?为探寻这些问题背后的真相,《法治日报》记者近日直击城市夜路现场,展开亲身体验。

快速路上远光灯晃眼

郑凯家住北京市大兴区,公司在北京市朝阳区,每天通勤近30公里,大半路程在四环快速路上。虽然路灯照明充足,但他发现滥用灯光的情况并不鲜见。

10月13日晚上8点多,记者随郑凯驾车从其公司出发。刚驶入京密快速路,对向车道便出现一辆全程开启远光灯的车辆。“来了。”郑凯无奈地说。

记者看到,这辆车的远光灯全程开启,在强光的冲击下,仅凭肉眼已看不到该车辆,周围车辆的型号也难以辨认,更看不清辅路是否有车。随着距离拉近,远光灯形成的白色光团由小渐大,记者不得不移开视线。

“这种正面迎上来的远光很危险。”郑凯告诉记者,遇到这种情况,他只能放慢车速,眯着眼迎着光开。在周边环境复杂的临街路段,为防“鬼探头”(指视线被遮挡的情况下,行人或非机动车突然出现导致驾驶员无法及时避让的交通事故),他还需特别留意光源附近的动静。而远光灯车辆驶过后,由于光线骤变,眼前常会短暂发黑,“有几次,我被对向车辆的远光灯影响,差点出事”。

即便在照明良好的四环路上,仍有车辆开启远光灯行驶。后视镜反射的强光令记者难以直视,不得不偏头躲避。

“被远光灯跟车同样不安全。”郑凯一边抬手调整车内后视镜的角度,一边解释道,“无论是车内后视镜还是两侧后视镜,都会把强光反射到脸上,干扰会一直存在。”

他顿了顿,视线紧盯着前方,语气变得凝重:“这种干扰不仅仅是‘晃眼’那么简单,它还会打乱我们正常的驾驶节奏和注意力。平时观察后方和两侧路况只需扫一眼,注意力仍集中在正前方,但被远光灯跟车时,得适应一会儿才能看清周围,这时如果前车有突发状况,很可能来不及作出反应。”

电动自行车加装射灯

驶离快速路后,记者看到,电动自行车逐渐增多,强光车灯的侵扰不减反增。

行驶至一段路灯昏暗的道路时,远方出现两白一黄三个光斑,并快速逼近——是3辆外卖电动自行车。随着它们依次接近,本就不太明亮的场景显得更加昏暗,视野中只剩下刺眼的车灯。

突然,最前方的电动车灯光一晃,似乎准备横穿马路。郑凯迅速减速,闪远光灯并鸣笛示意,但对方并未理会,径直穿过。“这真的很危险。”郑凯心有余悸,“他们的灯太亮了,我甚至怀疑他们能不能看到我的提示。万一后面再钻出个行人,根本反应不过来。”

记者观察发现,虽然大部分电动自行车灯光明亮,但个别车辆的亮度仍然称得上“鹤立鸡群”——明显是加装了外置强光灯。郑凯调侃这些车灯为“灯光刺客”:“照明范围是大了,其他驾驶员的视野盲区也大了。”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郑凯不到30公里的回家路上,共遭遇14次不合理使用灯光的情况,其中电动自行车滥用强光灯达9次,远超机动车的5次。

公开报道显示,电动自行车灯光滥用已呈普遍趋势。在广东省广州市一项随机统计中,30辆电动自行车里,有26辆加装或改装了强光灯,占比超过86%。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改装车灯安装高度常达90厘米至100厘米,易对小型汽车和非机动车驾驶人造成直射眩目,严重影响安全视野。

滥用灯光成“斗气”工具

除了引发事故,不合理使用灯光还常被当作“斗气”工具,甚至成为冲突的*。

来自北京市石景山区的林同(化名)向记者讲述了他的经历:今年年初某个傍晚,他在城市快速路上正常行驶,左侧一辆SUV慢速前进。他打灯提速,在安全车距下完成超车,却意外触怒对方。随后,刺眼的白光经后视镜反射,直射他的双眼。“不夸张地说,我当时眼前一白,然后又一花,差点没看清路。”

林同回忆,当时仍有一定车流量,他无法立即变道,只好加速试图拉开距离,但后车紧追不舍,远光灯时开时关,最后持续开启。为避开强光,他不得不微微低头,调整视线角度,但强光仍通过两侧后视镜照射到他脸上。

“当时我马上想到网上说的‘魔法对轰’——绕到他后面开启远光。”林同坦言,但他最终克制住了冲动,“开车没必要斗气,太危险了。而且远光灯一开,影响的不只是前车,还会殃及无辜。”

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远光”“斗气”等关键词下充斥着大量相关内容和“对抗教程”,甚至有网友建议购买强光手电“以暴制暴”。

电商平台上,“电动自行车灯”“强光灯”等商品销量不俗。记者搜索发现,一款名为“强光外置爆闪流氓灯”的商品详情页中,商家赫然标注“瞬间致盲双眼(短暂性)”;另一款“超亮射灯”的宣传视频中,拍摄者宣称其亮度可与大车车灯“碰一碰”。

前述业内人士指出,盲目追求高亮度不仅不安全,还可能适得其反。过高亮度的外置灯可能破坏车辆电路稳定性,引发自燃;强光和爆闪功能更易导致对向驾驶员眩目,增加事故风险。爆闪功能下的短暂高频强光会加剧“瞬间致盲”效果,有时甚至影响使用者自身视野。在道路上,追求这种让对向驾驶员瞬间失明的亮度,本质上就是在制造“刺眼强光”,不仅不安全,还有巨大的公共安全风险。

记者注意到,交通运输部制定的《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中,已将“滥用远光灯”列为常见不文明行为。然而,现实中“光光相报”的恶性循环仍在继续。

“用远光对抗远光,何时才是尽头?”林同感慨道。

郑凯则呼吁,希望不合理使用灯光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治理,“别再让强光成为路面上的‘武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7日上涨
  • 赛富时CEO道歉 曾说特朗普应派国民警卫队去旧金山
  • 周五热门中概涨跌不一,阿里巴巴涨1.19%,台积电跌1.59%
  • “停摆”持续,特朗普政府再冻结110亿美元基建资金
  • 美元指数17日上涨
  • 国际油价17日微涨
  • 10月18日收盘:美股收高道指涨逾200点,因银行信贷担忧与贸易紧张局势有望缓解
  • 特斯拉:ISS再次完全忽视了投资和治理的基本要点 请支持特斯拉
  • Rani Thera.周五尾盘飙升258.9%
  • 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11月的预算将应对我们面临的全球挑战
  • 广告增长与利润率成为Netflix财报焦点
  • Hims & HersCEO已套现1100万美元持股
  • 英伟达周五尾盘上涨0.8%
  • 英特尔18A工艺获重大AI芯片客户
  • 湖南邵阳市资江学校西边围墙及部分操场发生坍塌,无人员伤亡
  • Truist Financial三季度净收入强劲增长
  • 美国运通三季度营收创纪录
  • 五三银行三季度实现强劲增长
  • 亨廷顿电话会议显示其业绩强劲增长
  • 因政府停摆,美国将安排核武器机构员工无薪休假
  • 油价周五小幅收高,但本周录得跌幅,市场关注冲突局势降温及供应过剩前景
  • 英国即将与白宫达成药品关税协议
  • 特朗普:会考虑克里姆林宫的俄罗斯-阿拉斯加隧道提案
  • 白宫预算主任: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暂停了110亿美元的项目
  • 英国安德鲁王子放弃王室头衔
  • 尾盘:美股继续上扬 市场暂时银行危机问题
  •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再度会面,就美供乌“战斧”等问题表态
  • 英国财政大臣:希望英国保持竞争力
  • 特朗普称赞泽连斯基的夹克“有型”
  • 泽连斯基:在俄袭击能源基础设施后 美能源公司“准备提供帮助”
  • 俄罗斯MOEX指数上扬 分析称地缘政治局势为首因
  • Salesforce向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推销AI技术 CEO支持特朗普言论引争议
  • 泽连斯基抵达白宫与特朗普会晤
  • 商业头条No.95 | 深圳半导体“惊喜”风暴
  • 金价跌超3% 受美元走强及贸易局势缓和影响
  • ChatGPT移动应用下载量增长及日活用户数均现放缓趋势
  • Instagram拟推新的青少年安全功能 包括阻止其与AI角色聊天
  • 下周三通胀报告前瞻:9月数据或揭示哪些信号?
  • OpenAI与博通、AMD达成合作,彰显人工智能市场增长潜力
  • 特朗普前助理博尔顿否认不当处理机密信息指控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