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供养人员呈上升态势

音符科技网

作者 | 之一财经 陈益刊

今年 *** 工作报告在部署 2025 年 *** 工作任务时明确提出要 " 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 ",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我国财政供养人员规模的广泛关注。然而,受限于相关统计数据未公开披露,相关研究和讨论长期围绕在推测层面,缺乏基础的事实性数据支撑。

近期,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张军、马欣榕、刘志阔在《经济学 ( 季刊 ) 》发表《中国财政供养人员规模估算与结构分析》一文,对 2004 年至 2020 年间我国财政供养人员的总体规模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基础性的测算和分析。根据估算,若考虑所有工资福利列入 *** 财政预算范围的人员,近年来我国财政供养人员的总体规模仍呈现上升态势,2020 年达到约 6846 万人,但增速已趋于平缓。

上述文章作者之一的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刘志阔告诉之一财经,相比于关注财政供养人员规模的具体数值,其结构上的变化趋势更加具有研究价值和政策意义。财政供养人员构成中,占主要比例的是在职的编制内人员,而近些年国家通过深化机构改革、优化编制管理等措施,严控编制内人员规模,从最新的估算数据来看,在职的编制内人员稳中有降。

比如,根据税务总局今年 6 月披露的《中国税务年度报告 2024》,自 2018 年国税地税机构合并以来,全国税务系统在职人员呈现出总量精减、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在职人员总量由 2018 年底的 74.02 万元下降至 2024 年底的 65.04 万人,降幅达 12.13 个百分点。

2023 年 *** 中央 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精减中央和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 5% 的比例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

刘志阔指出,研究结果显示,2004 年以来,我国财政供养人员规模的增长其实主要源于离退休人员和编外人员数量的上升。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和人均寿命的延长,离退休人员占财政供养人员比重不断提升,到 2020 年增至近四成。同时,2013 年以后编制外人员呈现一定增长势头,尽管总体规模不大,但到 2018 年其数量已较 2004 年增长一倍。从层级结构来看,中国财政供养人员三分之二集中在市县及以下的基层 *** 。

更为重要的是,财政供养人员在全国各地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供养率(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比重)在地区间呈现 " 西高东低 " 特征,人口流出地区供养率相对偏高,而人口流入的东部地区财政供养负担反而较轻。

这也使得不同地区间财政供养人员出现富余和紧缺并存的不平衡现象。比如,2021 年全国政协委员李冬玉就曾以西部某县为例称,该县 2019 年常住人口仅有 3.02 万人,但有财政供养人员 6000 余人," 官民比 " 达到了 1:5。而之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一些经济强镇发现,尽管一些镇的经济总量超千亿,受制于镇级编制,不少岗位人员紧缺。

刘志阔表示,正是由于财政供养人员在空间配置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衡,一些人口大量流入的地方出现 *** 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因此在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方面不应简单采取 " 一刀切 " 的策略,财政供养人员的分配与考核应以人均指标为依据,提高常住人口和公共服务的匹配效率。与此同时,在财政供养人员退出通道相对不畅的现状下,新增人员配置不宜只着眼于短期需求,而应充分考虑更长的周期,对增配决策保持高度审慎,确保队伍结构可持续。

他认为,在当前国家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的政策导向下,未来几年财政供养人员数量预计将保持总体稳定,不会出现快速增长。而要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规模,首先需要推进 *** 职能转变,进一步明确和优化 *** 与市场的职责边界。同时,应当加强各项改革的协同,如考虑适当精简行政层级,合理调整优化行政区划,提高行政效能。此外,可以根据地区间实际情况的差异,因地制宜地简化机构设置,适当统筹精干人口小县行政事业单位,减少重叠的行政管理,减轻财政负担。

近些年部分地方开展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压减财政供养人员。

比如,近日湖南省财政厅网站披露的《郴州财政:拧紧 " 节流阀 " 过好紧日子》一文称,郴州市建立 " 人员编制动态监测 + 财政支出刚性约束 " *** 制,推进机构精简和人员减压,着力破解财政供养负担重、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难题,以经费杠杆倒逼机构精简与人员优化。2023-2025 年,全市撤并机构 112 个,精简人员 3021 人,节约开支 1.2 亿元;2024 年底市直编外人员较 2023 年 5 月减少 544 人,年节支超 2000 万元。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上期所原油期货夜盘收涨0.34%
  • 美联储官员Musalem称可能支持再次降息 政策路径未预设
  • 欧洲央行管委Kocher:下次调整利率时降息或加息的可能性相当
  • WTI原油期货收涨0.14%
  • 金价高位震荡 交易所提示风险
  • 资金情绪持续谨慎 市场出现风格切换迹象
  • 券商三季度业绩或延续高增长 机构建议关注板块布局机会
  • 经济日报:低价不是真优势,低成本控制能力才是竞争磐石
  • 白银重挫逾6% 贵金属市场大涨过后整体回落
  • 非洲记者盛赞阿克苏电商!水果不尝太亏,“甜蜜”卖向世界
  • 【理响中国·一线探新】手绘|在林区唱响富民之歌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0.14%,本周累计上涨1.83%
  • 铜金高涨推升业绩 紫金矿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5%
  • AI应用与市场拓展双轮驱动 寒武纪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逾23倍
  • 新能源车险打前阵 险企“出海”巧布局
  • 欧洲央行官员一致认同当前政策处于良好位置 但对未来走向看法分歧
  • COMEX黄金期货收跌0.85%
  • 特朗普延长一项汽车关税优待措施 对进口卡车和巴士征收关税
  • SRF使用量突然飙升 美国市场敲响流动性警钟
  • 首批基金三季报出炉 科技成长主线成配置焦点
  • 信贷市场“雷声”阵阵 美国银行业危机“魅影”再现
  • 波音据悉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支持 下月起提高737飞机产量
  • 特朗普见泽连斯基,排除美俄乌三方会
  • 标普将法国信用评级下调至A+ 展望稳定
  • 经济日报金观平:统筹“两只手”持续发挥合力
  • 人民日报刊文:博物馆人工智能热的思考
  • 人民日报头版: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支撑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征收25%关税
  • 雅万高铁为区域互联互通注入新活力
  • 中国锂电池出口管制,美企面临能源重压
  • 10月18日隔夜要闻:美股收高 金价走低 瑞银上调全球股票评级 泽连斯基愿意接受双边或三边会谈
  • 美国联邦航空局允许波音公司增加737 Max的产量
  • 礼来和诺和诺德下跌 特朗普表示希望GLP-1减肥药价格为150美元
  • 现货黄金跌1.8%,一度跌穿4200美元
  • 欧洲主要股指收盘普跌
  • 泽连斯基称愿意接受双边或三边会谈 特朗普称俄乌冲突应结束
  • 泽连斯基称愿意接受双边或三边会谈,特朗普称俄乌冲突应结束
  • 10月18日外盘头条:特朗普政府再冻结110亿美元基建资金 ChatGPT下载量日活增长放缓 英美将达成药品关税协议
  • 泽连斯基:已与特朗普谈及远程武器,但不愿进一步置评
  • 10月18日美股成交额前20:英国批准解除对谷歌的限制措施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