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据公开资料报道,杨振宁上世纪40年代赴美留学任教。1957年,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与李政道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他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是20世纪物理学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奠定了后来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2003年起,杨振宁回国定居并在清华大学任教,在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1年百岁寿辰上,杨振宁曾深情提到已故同窗好友邓稼先,并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为题发表讲话。他说:“稼先,我懂你的‘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有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50年合了你这个‘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会满意。”
杨振宁的一生跨越两个世纪,连接中西文化,是探索未知的不朽传奇,是心怀家国的永恒回响。“宁拙毋巧,宁朴毋华”是他的治学态度,也是他的人生态度。他将自己的人生比喻为“一个圆”,从清华园出发,历经了世界舞台,最终归根故土。正如他最钟爱的杜甫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杨振宁的百年人生是一部闪耀在人类群星中的千古篇章。
物理学家戴森这样评价杨振宁:“他对物理学的贡献,是一只鸟的贡献。”杨老如同翱翔于雨林之上的飞鸟,以俯瞰全局的视野,洞察了物理学最深刻的规律。这只百年飞鸟划过的轨迹,不仅照亮了物理学的天空,更在每一个渴望探索的心灵中,种下了向往苍穹的种子。

2004年7月17日,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上,杨振宁扶着眼镜观看他为妻子和家庭 *** 的一段影片。
本文综合央视新闻 清华新闻网 公开资料 图片 视觉中国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