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郁忆杨振宁:他是一名“保守的革命者”,负责任地推动进步

音符科技网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23岁的杨振宁作为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留学,1948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革命性思想,并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同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很多天才跟普通人的距离很远,但杨先生可以说是一个正常的天才,他在物理学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日常生活中也很为别人着想,是一个可敬的长者。”中科大上海研究院维尔切克量子中心副主任、原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施郁曾详细梳理过杨振宁的科学贡献,2004年到2005年,他在杨振宁身边工作,“那时候我一方面做自己的科研,也跟他有很多交流,有时候在他的办公室讨论。他的办公室墙上有一张用镜框裱起来的小报纸,上面写着 ‘为有牺牲多壮志’。”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那张报纸报道了上世纪70年代杨振宁访问中国,“因为他是那个年代之一个回中国访问的华人。”

杨振宁身居海外多年,但始终心系祖国。1971年中美关系刚有解冻迹象,他写信给父亲杨武之表达回国探亲的意愿,杨武之将这一消息报告国务院后获批准。当年7月,他回国访问,从挚友邓稼先那里获知中国原*是自力更生制造的,他激动涕零。返美后,他到多所大学演讲,影响极大,掀起大批华裔学者访华热潮,被誉为架设中美学术交流桥梁之一人。

此后数十年,访学交流、资助学者、科研搭台,杨振宁为促进我国科教事业发展奔走献策。1997年清华大学成立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应邀担任中心名誉主任,并于1999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他致力于人才引育和学科建设,借有生之年倾毕生所学,帮助清华大学发展。

施郁回忆起在杨振宁身边工作的场景,“那时候每周五晚上都会有一个不局限在物理领域的宽泛通俗的报告会,杨先生都会过来。”施郁说,在科学上,杨振宁是一个“保守的革命者”。

这样的评价来自杨振宁的老朋友、物理学家戴森(Freeman Dyson)在1999年的一个著名演讲,其提到:“杨教授是继爱因斯坦和狄拉克后,20世纪物理学的卓越风格大师……向费米学到了最多的物理……他是保守的革命者。”

施郁解释,之所以称杨振宁为“保守的革命者”,是因为对于物理上的旧知识,“他并不是一定要推倒重来,一下子否定过去,而是不知不觉地、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去改变。”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场论、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等物理学多个领域取得诸多成就,以“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和“杨-巴克斯特方程”为代表的学术成就是人类科学殿堂中璀璨的明珠。“他和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中有可能宇称不守恒,但也是尝试了在守恒的情况下是不是也能够解决问题,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再试试不守恒。”

“杨先生做出了非常伟大的贡献,但他曾经讲过,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不要整天想着一下子惊世骇俗,他说过,做研究不要整天想着做大问题,还是要从小问题做起。”施郁说,杨振宁从物理现象和自己的物理思想出发,做出深刻发现,不赶时髦、不随大流、不落俗套,这些精神对于后来的科研工作者都是具有建设性的启发。

施郁还说,“杨振宁先生不仅是物理学上保守的革命者,而且在社会改良上也是一位保守的革命者,他以为中国负责的态度,以偏保守的方式,一步步推进中国向好的方向进步,向富强的方向前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大理网红“歪脖子树”疑遭恶意锯断,当地回应
  • 霍尼韦尔能源与可持续技术集团孙建能:公司所有新产品的开发、战略和产品的设计,都应以可持续为导向
  • AI全面落地、全域协同发力,天猫双11如何讲述电商“新故事”?
  • 高市早苗能否当选?日本首相指名选举三种可能结果
  • 财政部官宣,多个行业增值税优惠政策即将取消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影响扩大 核安局、法院大量员工被迫休假
  • 特朗普:将大幅降价!巨头股价暴跌
  • 微博日活用户达2.61亿,金橙V创作者总量达12.5万
  •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设杨振宁先生缅怀室
  • 传华为云多名高管被问责,因业务造假与经济舞弊
  • 百年辉煌其命惟新!上海美术馆三个楼面举办广东美术大展
  • 西湖大学缅怀杨振宁,施一公曾撰文称是他的敬慕者和追随者
  • 杨振宁逝世,他与叶嘉莹跨越文理的“终极对话”至今仍在回响
  • 官方工作组介入“赤裸小孩”事件,当地披露:涉事夫妻双方均拥有高学历
  • 聚焦复杂脊柱疾病,一项中国原创医学技术正从上海走向全球
  • 好评中国|不忘百万三峡移民,用奉献托举时代丰碑
  • 博世舒适科技关宇:这个世界最大的趋势就是智能和绿色,它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它就是未来
  • 新一任党主席呼之欲出,郑丽文稳定领先郝龙斌,朱立伦表达恭喜
  • 生态环境部出席二十国集团环境与气候可持续部长会议
  • 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
  • 三大影后聚首,撕得这么难看
  • 杨振宁今日辞世,这位“老海归”开拓了报国的定义
  • 官方辟谣:“山西突发3.9级地震,街面一片狼藉!”与事实不符
  • 7年180场活动,行知读书会守住阅读的温度
  • 全国五省市九区县在沪齐聚,发布“重走行知路”地图
  • 科学家中的科学家,杨振宁影响了什么
  • 从币圈走向华尔街,“预测市场”主流化?
  • 告别杨振宁:我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增加了中国人的自信心
  • 波黑塞族共和国国民议会提名新任代理总统
  • 优儿托育苏德中:未来三五年育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AI应用场景
  • 杭州飞韩国一航班因锂电池自燃备降,亲历者:客舱都是烟,行李架被熏黑
  • 一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生态突围”
  • 立短谋长擘画光明未来——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经济工作述评之五
  • AI智能体试水“抢购物券”,手机厂商转向:不拼参数拼应用
  • 韩国四大集团CEO同赴海湖庄园,特朗普再设鸿门宴?
  • 这一次以足球之名造访上海,波尔和樊振东火锅话友情
  • 特朗普改口了
  • 我的铁路风景丨那张旧时车票
  • 对话ISSB主席特别顾问张政伟:中国正在进入可持续信息披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朱立伦恭喜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