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市场的真相?大摩:OPEC增产有名无实、闲置产能更低、真实需求更强劲

音符科技网

  华尔街见闻

  摩根士丹利称,各机构对OPEC产量估算分歧达250万桶/日。若采用更准确数据,将揭示三大真相:OPEC增产只是配额追赶实际产量,并非真正新增供应;真实闲置产能仅约290万桶/日,远低于预期;全球石油需求被系统性低估。预计基于更强劲的潜在需求和有限供应增长空间,市场或在2027年下半年重新平衡,布油有望回升至65美元/桶。

  全球石油市场可能被“假数据”蒙蔽多年。摩根士丹利最新研报揭示,OPEC的增产或只是数字游戏,真实闲置产能远低于想象,而被忽视的强劲需求,正悄然改写油价未来的走向。

  10月18日,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士丹利最新研报揭示了石油市场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各大数据提供商对OPEC原油产量的估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分歧,差距高达250万桶/日。

  该行首席分析师Martijn Rats团队通过深入分析指出,如果采用更准确的产量数据,将得出三个颠覆性结论:OPEC的增产计划实际上“有名无实”、真实闲置产能远低于预期、全球石油需求比普遍认知更加强劲。

  研报称,首先,OPEC宣布的增产计划可能“有名无实”——产量配额的提升只是在追赶已经存在的实际产量,而非真正释放新增供应。其次,这意味着OPEC的真实闲置产能远低于普遍预期,目前仅约2.9百万桶/日,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最关键的是,如果OPEC产量确实被低估,而这些原油并未进入可观测的库存,那么只有一个合理解释——全球石油需求及其增长同样被系统性低估。

  大摩则据此调整了预期:尽管短期内供应过剩压力仍将推低油价,但基于更强劲的潜在需求和有限的供应增长空间,石油市场可能在2027年下半年重新平衡,届时布伦特原油有望回升至65美元/桶。

  OPEC产量数据迷雾:分歧达到创纪录水平

  研报称,石油市场的核心矛盾正在于一个日益棘手的难题——OPEC产量数据的可靠性。

  摩根士丹利追踪的六家专业数据提供商——Argus、美国能源信息署、Energy Aspects、国际能源署、Rystad和标普全球大宗商品——对OPEC原油产量的估算在2020-2022年期间误差仅为400-500千桶/日,但从2023年初开始出现分化,到2025年分歧已扩大至常态性超过1.5百万桶/日。

  更引人注目的是,当加入Petro-Logistics的数据后,分歧进一步扩大。2025年9月,更高估值与更低估值之间的差距达到每日250万桶——这一数字与大摩预测的2026年市场过剩量相当,绝非可以忽略的统计误差。

  在咨询了大量实物交易市场人士后,大摩得到的反馈出人意料:多数业内人士认为Petro-Logistics的估算“最为准确”。该机构专注于OPEC产量估算已超过45年,基于庞大的信息来源 *** 、卫星油轮追踪和 *** 报告,并提供透明的数据构建 *** 。

  大摩表示,如果Petro-Logistics的较高估算确实更接近真相,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市场对OPEC产能、需求和再平衡路径的理解。

  OPEC增产承诺的真相:配额追赶实际产量

  大摩称,OPEC今年的增产计划在这一背景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

  今年3月,OPEC宣布开始解除总计每日220万桶的减产配额,并在9月完成。随后,OPEC又开始解除另一层每日165万桶的减产,以每月13.7万桶的速度推进,按此速度将在2026年9月完成。

  这种快速解除减产的做法令人惊讶,尤其是在多数分析师(包括大摩)已经预测未来几个季度将出现大量过剩的背景下。然而,Petro-Logistics的数据显示:

这些产量实际上已经存在。2025年9月的产量数据已经超过了完全解除165万桶/日减产后的隐含产量水平。

  大摩表示,换言之,如果这一数据准确,OPEC解除减产并非真正增加产量,而只是让配额追赶实际产量。这一点已经有所体现:

3月至9月期间,虽然解除了250万桶/日的减产(包括阿联酋30万桶/日的基准调整),但OPEC实际产量仅增加了约85万桶/日。

  闲置产能远低于预期

  闲置产能是石油市场的重要“安全垫”,决定了OPEC应对供应中断或需求激增的能力。

  大摩认为,如果OPEC产量确实比多数数据提供商显示的更高,那么其闲置产能,以及未来的供应增长潜力很可能也更低。

  研报指出,利用国际能源署对OPEC产能的估算,结合Petro-Logistics的最新产量数据,当前OPEC的闲置产能约为2.9百万桶/日,处于历史上相对较低的水平。

  大摩通过数据指出,290万桶/日的闲置产能,仅占全球石油消费的约2.8%,且历史上健康的闲置产能通常在400-500万桶/日。

  大摩认为,这对中短期供应前景具有重要意义。从长期看,OPEC国家可以通过进一步投资扩大产能,但在2026-2027年的时间框架内,现有闲置产能基本决定了可能的产量增长空间。

如果这一缓冲空间确实有限,市场对OPEC大规模增产能力的预期可能过于乐观。

  真实需求可能被系统性低估

  大摩在研报中强调,最重要的发现是:如果OPEC产量确实更高,这可能意味着石油需求,以及需求增长比普遍认为的更加强劲。

  表面上看,Petro-Logistics对OPEC产量的更高估算似乎对油价不利,毕竟这意味着更多供应。但这忽略了一个关键动态:这些额外的石油去了哪里?

  在全球层面,进出口相互抵消,因此只有两种可能:1)被消费了,即需求也被低估;2)被储存在我们无法观察到的设施中。

  大摩的分析表明,不可观测的储存不太可能是完整解释。自2023年初以来,IEA与Petro-Logistics对OPEC产量估算的累计差异达到8.2亿桶原油,相当于全球可观测原油库存总量(56亿桶)的15%,是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两倍。

  大摩认为,如此大规模的库存在如此短时间内积累,石油市场不可能不注意到。OECD国家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就有可靠的库存数据,非OECD国家的卫星数据也已相当成熟。这些因素表明,这8.2亿桶中的大部分并未被储存,而是被消费了。

  研报称,这一推论并非纯粹臆测。油市规模庞大,确实存在多个数据盲区。

  目前IEA与Petro-Logistics对OPEC产量的估计差异约相当于全球石油需求的1%。考虑到俄罗斯以及中东、非洲大部分地区的石油消费数据报告有限,约1%的需求被“遗漏”完全有可能。

  事实上,仅各数据提供商对2025年上半年全球石油液体需求的估计,Argus为10230万桶/日,而标普全球大宗商品为10500万桶/日,差距也达到270万桶/日。

  需求增长趋势可能更为强劲

  大摩指出,更关键的是,这种产量估算分歧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扩大的趋势。2023年之前,IEA与Petro-Logistics的估算差异很小且相对稳定。但自2023年初以来,这一差距以每年约36万桶/日的速度扩大。

  研报称,如果这些石油的大部分被消费而非储存,这就提出了一个假设:石油需求增长可能也更高,可能也是每年36万桶/日。

  两个背景信息支持这一假设:

  之一,炼油利润率表现强劲。今年炼油利润率通常保持强劲,虽然大部分可归因于炼厂关闭、停工和物流问题,但在当前利润率水平下,炼厂有充分动力尽可能多地加工原油并转化为成品油。这种市场状况在历史上不太可能出现在需求“疲软”而非至少“合理”的情况下。

  第二,全球炼厂开工率增长放缓异常。除了约每日100万桶的直接原油使用外,炼厂加工量构成了“原油需求”的绝大部分。数据显示,新冠疫情前的10年(以及更早的20-30年),炼厂开工率以每年约100万桶/日的稳定趋势增长。然而,自2023年初(正是OPEC产量估算开始分歧的时点)炼厂开工率的增长趋势大幅放缓至每年仅54万桶/日。

  大摩:油市短期承压,中期再平衡

  大摩承认,以上分析并非精确科学,但在数据如此分歧的情况下,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短期承压:非OPEC产量正经历大幅扩张期,OPEC也在向市场增加供应(尽管可能少于配额显示的量)。

  同时,随着夏季强劲的旅行需求结束,需求通常在这个时期走弱。这些因素结合仍然指向石油市场出现相当大的过剩,大摩估计2025年四季度约为每日200-250万桶,2026年上半年增至约300万桶/日。

  鉴于最近非OPEC供应增长和全球库存增加略强于预期,大摩进一步小幅下调了近期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

  中长期前景改善:大摩表示,上述讨论的真正意义在于此后的时期。

  非OPEC增长可能在2026年一季度后结束。大摩此前研究识别出2025年有大量新油田投产,但2026年的清单要短得多。如果OPEC产量确实已经较高,预计2026年OPEC产量也将大致保持稳定。这意味着当前强劲的供应趋势不应被简单外推。

  但需求趋势可能不同。如果上述讨论有效,这表明潜在需求趋势实际上相当稳健。如果2026年上半年的供应过剩导致油价进一步下跌,这将有助于缓和通胀、支持全球经济,并可能提振石油需求。与供应趋势不同,需求趋势可能可以向前投射。

  这种因素组合指向一个可能在2026年上半年非常大、但之后缓慢开始再平衡的供应过剩。大摩预计石油市场可能在2027年下半年前后重回平衡状态,并据此引入65美元/桶的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

  ~~~~~~~~~~~~~~~~~~~~~~~~

  以上精彩内容来自追风交易台。

  更详细的解读,包括实时解读、一线研究等内容,请加入【追风交易台▪年度会员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新浪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68116人死亡
  • 因饮用水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规范,云南宣威市多所小学被罚
  • 我们一般人要如何理解杨振宁的科学成就
  • 欧科亿:原材料涨价对公司有积极正向影响
  • 复旦发文缅怀杨振宁:曾与师生畅谈物理的诱惑,激励后学不断求索
  • 会员权益加码!美团“18神券节”升级为“18会员惊喜日”
  • “招惹委内瑞拉就是在招惹古巴”
  • 陈震首次还原撞车事件
  • 香港中环突发大火:一大楼陷入火海,棚架被烧毁坍塌
  • 3.31亿元、整栋上架!富力地产此前收购的万达系酒店正陆续被拍卖
  • 茅台生肖酒将首次推出“日期酒”:可自选日期,整箱购无需预约抽签
  • 章建平,加仓寒武纪!
  • “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CGT)市场创新运用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 港中大校长卢煜明:杨振宁是无数科学家景仰的泰斗
  • 语录|杨振宁:用科学与热爱写就的 “共同途”
  • 报告:2025年惠民保新增9款产品,市场增速为2.96%
  • 捕捉新兴产业成长机遇,关注上证580ETF易方达(530100)投资价值
  • 肖远企:人工智能推动金融最大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可以期待
  • 孙悦文已任海口美兰区区长候选人,前任区长4月突发疾病去世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圆满收官:潘基文、陈成川,陈文辉演讲,国际合作共促全球繁荣
  • 丘成桐悼念杨振宁:希望未来设立一个以杨振宁命名的奖项来纪念他
  • 物理学大师杨振宁远去,国内已有十余所高校发文怀念
  • 福建沿海出现大风天气,15条客渡运航线、30艘客渡船停航
  • 昆明市延安医院因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等被医保局处罚
  • 大理网红“歪脖子树”疑遭恶意锯断,当地回应
  • 霍尼韦尔能源与可持续技术集团孙建能:公司所有新产品的开发、战略和产品的设计,都应以可持续为导向
  • AI全面落地、全域协同发力,天猫双11如何讲述电商“新故事”?
  • 高市早苗能否当选?日本首相指名选举三种可能结果
  • 财政部官宣,多个行业增值税优惠政策即将取消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影响扩大 核安局、法院大量员工被迫休假
  • 特朗普:将大幅降价!巨头股价暴跌
  • 微博日活用户达2.61亿,金橙V创作者总量达12.5万
  •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设杨振宁先生缅怀室
  • 传华为云多名高管被问责,因业务造假与经济舞弊
  • 百年辉煌其命惟新!上海美术馆三个楼面举办广东美术大展
  • 西湖大学缅怀杨振宁,施一公曾撰文称是他的敬慕者和追随者
  • 杨振宁逝世,他与叶嘉莹跨越文理的“终极对话”至今仍在回响
  • 官方工作组介入“赤裸小孩”事件,当地披露:涉事夫妻双方均拥有高学历
  • 聚焦复杂脊柱疾病,一项中国原创医学技术正从上海走向全球
  • 好评中国|不忘百万三峡移民,用奉献托举时代丰碑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