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演讲:金融领域在拥抱AI机遇时,必须优先重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音符科技网

  10月18日金融一线消息,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以下简称‘大会’)10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市静安区举办。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清华大学管理实践访问教授 *** 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讲。

   *** 围绕“数字驱动时代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主题进行发言。他从全球经济1960年-2024年的产值货币价格等数据出发、就经济波动周期的规律及与货币发行的关联、大类资产(黄金、房产、债务、股票)表现差异,以及AI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影响等方面分享观点。

  他指出,AI应该是数字化影响经济以来更大的冲击,其应用领域广泛且成为市场追捧的投资对象,但同时也带来数据安全、审核缺位、估值模糊等问题,甚至存在“模型推理不精准”“难以控制行为边界”等核心挑战。因此,这要求金融领域在拥抱AI机遇时,必须优先重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尤其是政策与框架的稳定,以保障社保、养老等长期资金的财富效益。

   *** 建议,面对AI发展,需同步建立全社会参与的AI治理机制,明确数据使用标准与规则,防范数据造假与技术滥用风险;在财富管理领域,应聚焦债券、股票等核心资产,通过提升财富管理能力应对市场波动。

  最后,他强调,需客观认知AI的能力边界,在利用其推动行业变革的同时,确保技术始终服务于人类群体利益,避免“越权”与“作恶”。

  以下为演讲实录: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来参加大会跟大家进行交流,今天的题目是“数字驱动时代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AI的冲击是数字驱动以来更大的驱动。特别从金融角度,我们讲数据驱动技术革命的发展,说到底是我们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作为金融界尤其财富管理领域,要思考财富管理与经济的关系、历史变迁及未来在新技术挑战下的发展方向。接下来,我从另外的角度给大家提一些观察和思考。

  这页数据涵盖1960年-2024年全世界的经济总量,这是系统性的概括。通常有名义产值、真实产值、通胀。产值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活动的期间变动总量,货币是当期对应的发行货币总量,是存量数据代表。从图上可看到,总体世界在发展在进步。

  从变量角度看很有规律,名义增长率、真实增长率和通胀率满足费雪公式。每一年名义产值的增长,一部分是因为生产数量增加,比如去年生产1万辆汽车今年生产一万五千辆;另一部分是因为价格上涨,今年汽车价格比去年高,所以名义增长反映数量和价格的增长,价格增长就是通胀率。

  最下面偏红橙色的是真实产值增长率,它与通胀率共同构成名义增长率。蓝色的名义增长率有波动。总共64年大概有14次波动,平均约4.8年,接近5年一个小周期。这是全世界的情况,考虑到很多国家 *** 周期,美国约4年一个周期,中国5年一个周期, *** 周期普遍也在4-5年之间。经济波动可能跟 *** 周期有关,这是一个猜想;另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或识别存在自然周期,通常几年才能意识到问题并调整,最终数据呈现出这样的规律,值得思考。

  再看下面这张图,绿线代表的货币增长率与蓝线的名义增长率从直观看相当类似。货币发行波动可能一定程度上驱动了经济变动的周期。多数时候货币增长率有点超前于名义增长率周期,可能是为 *** 经济多发货币,再银行系统推动,进入传播到经济全系统,才完全体现其影响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

  我们观察到经济里有这样的现象,以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为例,下方列出伦敦黄金价格、以及房产、债券、股票的一些代表性国家加权而成了对应资产的世界指数。首先一个明显特征是黄线代表的通胀与下图中的黄金,60多年里有十几个周期几乎都是非常明显的对应关系,更大的一次是美国脱钩后引起的,现在又开始比较大。货币发行对经济 *** 周期产生影响,最终转移到价格变化形成通胀,进而引发黄金的反应。再看房产,从图中的世界房产指数,发现它变化幅度不大,总体有点偏正;债务幅度很小,初始值4%,最后3%;股票波动永远很大,高风险高收益,承担必要风险是社会获得回报收益很重要的源泉。

  作为财富管理,最重要的还是债券、股票。黄金太特殊,地产周期太长,作为有效的跨代投资只能是债券和股票。从投资管理角度讲,不怕收益低,考虑长期正收益的累积,哪怕固定收益几个百分点,最终也能提供相当大的总收益率;股票虽然风险大、波动大,回报应该会更可观,如果管理适当,风险也是可控的,要讲究提升财富管理。

  今天上午讲到社保、养老,中国已经到了重要阶段,应该更系统地推进,包括 *** 的经济政策等,我们也要强调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至少框架和政策的稳定性。如果框架不稳,会影响回报率时高时低经常变,尤其是因无法预期的因素产生改变,会对市场回报冲击很大,对养老基金不利,对财富效益的保持和提升也非常不利,这也是市场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

  下面是一些AI代表的数字化应用数据,很多行业现在都在积极应用AI,图中展示了各行业对AI投资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其中金融服务是更大的一部分。再看AI对美国标普500代表的资本市场的影响,左边的图显示,从整体看最近4年,非AI的标普500成分公司市值增长比较平稳,而AI公司的市值规模与占比迅速增加。而右边可以看到1985年-2025年更长时间内,标普500前10大市值公司的构成,前期数字化公司很少,可能IBM可以勉强算是,后来有微软,到2025年前10大公司中AI数字化相关的公司已有8家,而且在整个指数中所占市值比已达到40%,远高于此前20%左右,对指数所代表的资本市场影响力度更大。

  现在,我们面临新的革命和技术创新带来的格局改变,AI应用领域广泛,也成为市场追捧的投资对象,AI公司自身投资的资金占其运营现金流比重不断提高,下一张图从另一方面看这种投资的模式也出现圈内循环等新模式,AI相关公司的系统性资本开支都在迅速增加。OpenAI说花了3千亿买甲骨文的服务,甲骨文花了400亿买英伟达的芯片,英伟达又对OpenAI至多会投1千亿,这让我们金融市场的人都有些晕眩了。

  最终原始需求从英伟达1千亿投资启动,带动一圈发展,最后部分投资款会作为采购它产品,回到它自身创造新业绩,可能也将因此推高英伟达的估值了。我们相信AI能产生很多实际需求和业务,ChatGPT现在的半年收入是43亿美元,估值五千亿,43亿乘以2推算全年的收入对应5千亿估值,它的PS估值接近60倍,从这个角度理解对它未来成长的期望很高,如果实现这样的估值才并非很夸张。

  也许股票概念就是这样,原来估值是PE(市盈率),现在PE已不能完全适用。有的公司盈利扎实,有的完全没谱,甚至有些现在连PS(市销率)都没有了。我们做金融有时也有无奈,需要对这些无法精准预测的东西,给予尽可能客观全面的研究,简言之总得有个数给个说法,不然也没有更好的 *** 。创新始终是推动经济进步的动力,而早期支持它发展的资金承担了更大风险,当然也期望能获得对应的回报。

  大致回顾下,以前也有类似例子,铁路时代、无线电时代我没经历过,但个人电脑、互联网时代都经历过。2000年互联网泡沫高峰时,当时投资互联网公司的系统性投资金额也很惊人,但也不是所有都获得良好的回报。

  但客观看,互联网还是有价值的创新,多年以后我们一直在享受它带来的发展红利。世界经济在这过程中增长了很多倍,那些曾经的大数字也成了过眼云烟,如今新的科技进步带来新的估值,现在AI的估值比上次互联网时更“狠”。不过现在经济体量更大,两者间的比例关系倒也还说得过去。

  我们现在看AI,也注意到时有更具体的数据能观察到它的进步与有用性提高的,19年时AI只能完成一个3秒钟的简单任务,现在可以完成差不多正常需耗时1小时的复杂任务,它能帮助人们做更多有价值的工作,希望这样的进步会持续。

  国外大模型应用普及加速案例看,从 2024 年 10 月到 2025 年一年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以个人用户为主的某一海外API 调用的大模型相关 token 量,从至少 0.2 万亿/周增至接近 6 万亿/周,实现了 30 倍的增长,而国内大模型日均 Tokens调用案例看,其调用量(含企业用户)已突破了30万亿/日。可能越来越多人在应用它,它也在帮助人们做越来越多复杂的事情。现在有很多讨论,比如公域数据,私域数据安全问题,机器无孔不入,但也不知道机器是在学习还是捏造,应该谁来做审计呢?大模型也应用在美国的对冲基金行业,这里有一些他们自己报告,经济学家们统计的渗透率及对回报提高的数据。

  过去金融行业很讲信誉,还有审计公司把关,审计公司非常保守、严格,现在大家不太重视了,他们生意越来越难做,也养不起人了。将来谁来提供数据,数据造假也是问题,有时是有意的,有时是无意的。尤其是生成式 AI,能批量生成大量内容,可有时候连生成的是什么、准不准都搞不清。我那天看一篇文章,底下注了小字:本文包含人工智能的数据生成。这让人疑惑,文章是人写的、机器写的,还是混合的,混合比例多少,哪部分可信,哪部分不可信,很麻烦。AI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多问题。

  一方面担心人工智能是否真的可行,我原来不明白Transformer这个转换器怎么会这么神,它的核心逻辑,其实有点像统计学里的相关性分析,找数据间的关联,但未必能解释因果。我们用更传统的办法学习,而 AI 呢?原来靠 RNN 模型解决不了复杂问题,就发展出了 Transformer,把它分段线性化,解决计算量问题,否则海量计算根本做不了,这只是一种推断。

  可这种 “靠分段线性化实现的推断”,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它未来又真的能替代人类的思考吗?要知道,人类世界的所有知识,都是靠 “归纳法” 加 “演绎推理” 得来的,最终还能写成百科全书,用清晰的文字把逻辑说透。昨天另一个会议上,有嘉宾提了个好问题:原来大家都讲 “大语言模型”,现在怎么都简化成 “大模型” 了?“语言” 去哪了?我当时回答:最早是 “语言模型”,后来是 “大的语言模型”,再到后来简化成 “大语言模型”,现在说 “大模型”,其实也没什么错。

  仅靠一个系数就能代表知识,真的可行吗?真有那么吗?可能不行,原来大语言模型不行,后来加了推理模型,但本质上还是 “照猫画虎”, 看着像那么回事,实则可能张冠李戴、囫囵吞枣,只是意思相近,核心逻辑未必相关。

  而且不同来源的模型,训练的数据、遵循的规则都不一样,最后得出的推理结果自然也不同。昨天就有行业里的大师级人物,不认同这种 “靠模型堆砌做推理” 的方式。

  反映在学术上,如果用一套数据规则得出一个结论,换另一套数据后实际则是另一套规则的结论。而现在所谓的 AI 模型,往往是把这些不同规则下的结论‘简单叠加’。我想了个生动例子,中国居民人均收入4.1万块一年,城镇居民近5万块一年,农村居民2.3万块一年,两者一平均得出的数值谁都不代表,但说它完全没有代表性也不对,它处于两者中间,却又是不存在的数值,这本质上也折射出人工智能到底行不行的问题。

  另一方面,AI的发展迅速也伴随出现相应的风险,若其以后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或人类搞不明白它的行为,即便相信它没有恶意,也无法保证其不做我们不希望的事。我们现在应更多同步AI的治理组织,以及如何制定规则,这不是几个人能解决的,是整个社会需要考虑的问题。

  最后,用谁的数据,按什么标准选择数据都有待考量,现在数据造假也很厉害。大家都自豪地说中国电子支付好,刷脸就能解决,但央视报道中就有提到影像动化技术,一张照片动起来就能骗过人脸识别,完成支付,这就是一个小例子。

  在数据驱动的时代,面对未来的变化,我们如何应对,知道AI到底行不行,怎样保证它不越权、不作恶,为人类客观服务,需要考虑人类群体的观点,形成群体的控制能力,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方向。

  这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在多哈举行会谈,讨论延长停火等议题
  • 拉法口岸即将重新开放,20日起准许人员通行
  • 日媒称高市早苗几乎确定胜任首相
  • “中国天眼”首次捕获恒星黑子区射电暴信号
  • 沙漠点绿成金——“沙漠银耳”循环产业,综合效益倍增
  • 古特雷斯警告:联合国面临破产危机!提议将人员编制削减18.8%!美国是最大欠费国,拖欠超30亿美元
  • 张思南:美方极限施压引火烧身,中方精准打击美软肋
  • 伊朗外交部:伊核协议限制条款已到期终止
  • 成都小米SU7车祸后续!死者家属征集这些人线索
  • 男子疑站台抽烟错过车,12306回应:应立即联系工作人员,勿追赶拍打车门
  • 杨元庆发文悼念杨振宁:您的人生,是一个圆满的大圈!
  • 达卡国际机场货站火灾致机场航班暂停
  • 【决胜“十四五”】城市更新:绘就宜居城市新画卷
  • 北邮建校70周年:发布UNETS未来学习中心
  • 郑丽文接掌国民党主席,卢秀燕弃选陷困,党内危机怎么解?
  • 郝龙斌为什么输给郑丽文
  • 陈和生院士追忆杨振宁:两项贡献是上世纪物理学基石
  • 胡锡进:虽然郑丽文年轻时支持过“台独”,但她的政治观点在后来得以重塑
  • 赛旅融合赋能新城发展,第17届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正式开幕
  • 中信证券:重视钴和稀土的战略配置机遇
  • 湖南将发放1亿元消费券
  • 人类巨星陨落时:逝去与重生,杨振宁的三个面孔
  • 达博征服“皇后赛段”,环广西世巡赛竞争白热化
  • 上海“一网通学”平台上线,为市民就近学习提供便利
  • 跨屏带货,联通世界——三名“洋主播”扎根中国(我在中国·行耕记)
  • 优儿托育苏德中:未来三五年育儿与托育服务是非常重要的AI应用场景
  • 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就联合执政基本达成共识
  • 四川德阳市绵竹市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国际演艺大会及国际对话开幕,全球500家演艺机构共聚上海
  • 九轮点球大战分出胜负,“黑马”泰州队率先杀入“苏超”决赛
  • 郑丽文现身国民党中央党部谢票,呼吁民进党不要再打“仇中反中牌”
  • 政府关门18天,美国公务员有人靠兼职糊口,有人延迟还贷
  • *** 最新演讲:金融领域在拥抱AI机遇时,必须优先重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 赫尔松地区遭无人机袭击致2人死亡
  • “苏超”半决赛上演,泰州队点球大战击败南京队晋级决赛
  • 获刑12年!原金融办主任大搞P2P,虚构百家空壳公司,非法集资超10亿!
  • 往事|杨振宁的艺术收藏与翰墨情缘
  • 菲律宾南部发生5.6级地震,附近地区有震感
  • 独家|友人追忆杨振宁:他没能二度获诺奖是一个遗憾
  • 一图看懂丨大湾区文化周隆重开幕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