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稳坐中药股头把交椅的,正迎来自己的“至暗时刻”,一份“最差”三季报在资本市场引起震动,让13万的股民直呼“天塌了”。

10年增长神话宣告终结
片仔癀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4.42亿元,同比下降11.93%;归母净利润21.29亿元,同比下降20.74%,净利润降幅显著大于营收降幅,盈利能力持续承压。更值得关注的是,扣非净利润降幅高达30.38%,这意味着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正大幅下滑。

这也是近10年来,除新冠大流行影响外,片仔癀三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首次负增长。
聚焦单季度表现,通过季度数据推算,今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0.63亿元,同比下降26.12%;归母净利润6.87亿元,同比下降28.83%,两项核心指标同比降幅均扩大至25%以上,业务端压力不断加剧。
经营性现金流亦呈现断崖式下滑,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4.87亿元,同比下降62.53%。这意味着公司账面利润的“含金量”急剧下降,收入转化为现金的能力严重不足。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应收账款从年初的7.80亿元增至9.67亿元,增幅达23.05%,显示公司可能通过放宽信用政策 *** 销售,却埋下了回款风险的隐患。与此同时,公司存货持续增长,已超过60亿元,产品滞销风险凸显。
三大业务全线溃退
从业务结构看,作为公司压舱石的医药制造板块成为业绩下滑主因。
财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医药制造板块实现营收40.16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54.09%,但收入同比下降12.93%,毛利率同比减少7.51个百分点至59.38%。

其中,核心产品片仔癀系列的表现尤为低迷。前三季度,作为公司核心品类的肝病用药营收38.80亿元,同比下降9.41%,毛利率也同步降至61.11%,较上年同期减少9.68个百分点。
肝病用药品类长期以来都是支撑片仔癀高增长的关键,其营收占医药制造板块比重超95%,堪称半壁江山,如今这一核心品类业绩下滑,直接动摇了公司增长的根基。
值得注意的是,除核心医药制造业外,其他业务板块同样未能突围。
医药流通板块前三季度营收28.87亿元,同比下降8.45%,毛利率减少4.19个百分点至8.64%;化妆品业务营收4亿元,同比降幅高达23.82%,毛利率减少1.28个百分点至61.79%。
尽管公司此前推出美白、抗衰等系列产品,试图切入高端美妆市场,但受消费需求疲软与品牌认知度不足影响,高毛利优势未能转化为稳定增长动力。
多业务线同步下滑,使片仔癀整体经营陷入全面承压困境。

市值蒸发近1800亿
业绩下滑直接反映在股价上。2021年7月,片仔癀股价一度高达491.88元/股,市值接近3000亿元。而截至2025年10月20日收盘,其股价为187.09元/股,总市值1129亿元。

四年间,片仔癀市值蒸发近1800亿元。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其当前市值的1.5倍。
机构投资者也在撤离。三季报显示,代表北向资金的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在三季度减持了近900万股,减持比例高达45.43%。控股股东漳州国资方面也小幅减持了75万股。
管理层波动同样影响市场信心。2025年1月,片仔癀多位高管突然辞职,加之此前三年间多次管理层变动,使公司战略执行的连续性受到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治理体系也曾暴露出的深层漏洞。2023年,原董事长潘杰、副总经理刘丛盛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揭开了公司内部监管的短板。2024年,片仔癀子公司因采购违规被取消军队供应商资质,直接影响年营收17亿元的核心业务,这一板块的突然缺位让本就疲软的业绩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