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卫东
全新MG4上市后的首张销量数据出来了。
据统计,新车9月共交付11790台,跻身新能源轿车销量总榜第12名,具体到各细分市场,位列紧凑级轿车(含燃油)榜第10,新能源紧凑级轿车榜第5,纯电紧凑级轿车榜第3。

上市首月销量破万,是用户市场认可全新MG4的初步反馈,这也为新车在后续持续扩大市场基本盘打好了基础。回顾以往同样打响销量头炮的车型,如星愿(20038台)、秦L(18021台)、理想L6(12965台)、问界M8(12116台)、小鹏MONA M03(10023台)等等,如今都已是各细分市场有热度、有流量、有销量的热门车型,如今,全新MG4也将开始追击,向更高的销量和同级销冠发起挑战。
在这张成绩单的背后,我们需要思考和回答一个问题:全新MG4,为什么火了?
原因一:解决了市场新刚需
从宏观维度看,全新MG4的走红,得益于市场需求升级和利好消费政策共同驱动所致。
首先,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延长至2027年,叠加地方补贴和厂家限时优惠,降低了购车门槛。举个例子,全新MG4 437随心版将437km纯电续航拉入7万元内,530安芯版将530km纯电续航和半固态电池降到了10万元以内,对比同样具备500km+纯电续航的车型,新车至少将消费门槛拉低了3-5万元。

其次,“家庭第二辆车”需求增加,用户更青睐日常通勤经济的纯电车,同时,购车群体平均年龄不断下探,年轻用户更看重精品化、个性化。
像早期的飞度、POLO、骐达等,更高年销曾分别达到了12.9万台(2018年)、18万台(2015年)、15万台(2012年),这类两厢车在过去之所以能持续热销,原因就是能解决普通家庭用车的基本刚需:外观个性、好开好停、能耗不高,关键价格比三厢车和SUV更实惠。
如今,到了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消费市场,用户对两厢小车的基本需求变了,准确说是变得更高级和实用了,两厢车不再是能遮风挡雨的代步工具,而是希望体验如高速领航、泊车辅助、手车互联等智能化功能,这是当今年轻用户对智能精品新能源小车的新刚需。

基于升级的市场需求,全新MG4配备了支持高速及高架路段的导航辅助驾驶,能自主上下匝道、变道、超车、巡航等;配备了可根据不同场景泊车的辅助泊车功能;配备了联合OPPO开发的智行手车互联系统,能语音备车,能深度融合车机手机应用,这些,都被整合到了不到10万之内。
原因二:纯电续航比竞品长100km起
在两厢纯电+10万级细分市场,全新MG4的核心对手有两个,海豚和吉利星愿。
前面提到,此次新车的核心竞争力,是将437km和530km纯电续航的门槛做了大幅下降,所以和两位新老销冠相比,11790位用户选择MG4的理由,无疑正是看中了新车在此处的优势。

具体来看,全新MG4 530智趣版指导价9.68万元,比海豚420km自由版、星愿410km探索+版分别便宜3000元和1000元。
但电池容量较两台竞品,分别大了8.78kWh和13.74kWh,对应到CLTC纯电续航,全新MG4分别有110km和120km的较大优势,这意味着新车不仅能多跑1-2天,补能频率也被进一步拉低。
一般来讲,电池容量和电机功率越大,理论上能耗也会增加,为什么新车的能耗只比海豚高了0.7kWh/100km?答案其实在热管理。

聊到热管理,不得不搬出特斯拉这位“老师”。特斯拉之所以在能耗管理方面有优势,核心不止是电机和工况有精细化标定,还在于其针对热交换中枢的管径,做到了极致。
从技术的角度上看,这套管径越薄,冷媒通过的速率就越大,散热性能便越好,电池放电也就越稳定,但越薄的管径意味着加工焊接难度变大,所以其材料上选择了有特定分配比的铝镍合金,这也是特斯拉技术专利中的其中一项。

同样的思路,全新MG4选择用铝稀土合金,在铝的基础上增加了镧、铈两种稀土元素,让热交换中枢核心部件的熔点和抗拉强度满足焊接要求,冷却效果保证后,也就兜底了电池的整体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MG4搭载42.8kWh电池的版本,纯电续航为437km,百公里电耗为10.4kWh,海豚搭载45.12kWh电池的配置版本,纯电续航有410km和420km两种,百公里电耗分别为11.3kWh和11.2kWh,可以说在续航和能耗上,新车都要更强一些。
原因三:空间更大,智舱智驾好用
从参数看,全新MG4的车长为4395mm,车宽1842mm,车高1551mm,轴距为2750mm,海豚在轴距、车长和车宽方面,均低于全新MG4,虽然车高有19mm优势,但后者采用了CTB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这对舱内的竖向空间会有一定的正向优化。
因此在乘坐空间方面,海豚的二排膝部和头部空间会稍显局促,同时,由于有98L后备厢额外空间的加持,所以全新MG4能支持更丰富的载物需求。

作为后驱车的星愿,在车头也有额外储物空间加持,容积达到了70L,所以就空间和储物实用性来看,星愿和全新MG4相对更有优势。
智能座舱方面,新车首发搭载了OPPO智行手车互联系统,硬件部分采用高通8155芯片,支持兼容ios、安卓等主流手机操作系统,功能方面支持语音备车,即通过移动端语音指令,车辆提前执行空调、导航等任务信息,车端也不用预装生态应用,移动端数据软件可以直接流转至中控屏,OTA后还将解锁感应控车卡片和接力导航等功能。

辅助驾驶方面,海豚智驾版全系支持高速领航,星愿不支持高速领航,且只有探索版和探索+版配备全速自适应巡航,全新MG4并未全系配备高速领航,只有530智趣版和半固态安芯版支持。
在硬件部分,海豚比全新MG4 530智趣版多了6颗摄像头和2颗毫米波雷达,芯片算力多了4TOPS,从辅助功能来看,两款车都支持自主上下匝道、超车、变道、辅助泊车等,但落到整车质价比的维度上看,两台车价差3000元,海豚的优势是全系有辅助驾驶,MG4则是在此基础上,多了110km的纯电续航和手车互联座舱优势。
原因四:高配平价,有性价比
前面分析了一条市场宏观因素,两条产品力因素,而最核心的因素,其实还在于全新MG4的定价策略足够吸引用户。

单从电池和续航的配置就不难看出,全新MG4的纯电续航起步就超过了400km,价格门槛降到了6万级,530km的纯电续航和智行手车互联,价格门槛降到了10万内。
可以说它的竞争力策略,就是通过高配平价和同级主流车型竞争,比销冠更卷,就至少能成为一个小爆款。
如果拆分各个配置版本细聊,MG的SKU思路是,用437km解决纯电两厢车的“短续航”,用530km续航和智舱智驾,丰满产品综合竞争力,按照之前官方披露的小定结构来看,选择入门款仅占10%,而更高配车型占比超过了50%。

因此,MG4为用户市场提供了两个极致性价比的选择思路,将颜值、空间和续航作为刚需的用户,不到7万就能体验到,在此基础上愿意尝鲜智能科技,同时希望拥有更长的纯电续航,尤其在北方地区,希望电池能慢些掉电的用户,不到10万就能体验到。
写在最后
上市首月销量便破万,这个成绩证明全新MG4确实火了,但能不能在接下来维持每个月都破万,甚至挑战更高?从产品力上看,市场已经给出了初步投票结果,从渠道规模上看,目前MG在全国拥有近400家经销商 *** ,结合超过1000家上汽养车网点等动作判断,MG4稳住月销10000+台,大概率能够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