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升级改版发布会暨学科年鉴数字化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会上,与会领导与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新版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https://www.eyearbook.cn)的正式上线,并就学科年鉴的数字化传播前景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季为民在致辞中指出,2024年12月启动年鉴数据库升级改版工作,历经近一年精雕细琢,最终实现三大突破:在内容建设上,追求系统性与特色性并重,对自1979年以来51种500余卷年鉴进行系统性数字化加工,让浩如烟海的学术资源触手可及、条分缕析;在功能设计上,坚持用户导向与创新引领并行,以知识服务为核心,对年鉴内容进行深度碎片化、结构化与再加工,实现学术信息的智能整合与精准推送;在学术价值上,注重存史资政与育才聚智并举,为当代中国学术史研究提供新史料、新视角与新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陈俊乾强调,以新发展理念推进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的改版升级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程。一是要严把年鉴数据库内容质量关和政治导向关,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精品”意识、责任意识。二是要推动年鉴数据库“走出去”,提升其服务效能和宣传推广,扩大数据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中国学术在国际舞台上的能见度。三是要增强年鉴数据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使其成为学术创新和决策咨询的支撑平台,为服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鉴分社社长张昊鹏现场还演示了新版数据库功能。他介绍,现在年鉴数据库的改版,实现了“数据库+零售”的平台合一,不仅能实现数据存储和管理、深度检索、数据分析等功能,还实现了对单本年鉴、单篇文章和重要条目的下载服务,扩大了年鉴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为读者提供了更便捷的知识服务,也使年鉴更具活力、更有生命力、更具创造力。新版数据库收录自1979年以来51种500余卷年鉴,涵盖8000篇学科综述、12300条学人信息、10万条大事记信息及157200条其他信息,还形成了“深入学习贯彻 *** 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哲学学术前沿”“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中国文坛大事记”等具有年鉴特色的子库产品,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绘制了丰富、全面、精准的数字学术地图。
此外,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陈俊乾、季为民等共同启动了新版数据库上线仪式。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迈入内容、技术、服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出版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