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亿天价索赔,中企在非洲也不容易

音符科技网

作者 | 凌川儿

编辑 | 江江

近日,一起 800 亿美元天价的申索诉讼案,将远在赞比亚的数座红褐矿山,带回到了国内大众关注的目光中。

这是赞比亚历史上更大规模的环境保护诉讼之一。

9 月 15 日,赞比亚谦比希矿区周边 100 余名居民仍正式向两家涉案中企——赞比亚谦比希湿法冶炼公司(Sino Metals Leach Zambia)和中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NFC Africa Mining)提起集体诉讼,这两家公司是中国有色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中国有色矿业 ")的子公司。

这些居民要求中国有色矿业设立环境修复托管账户,并存入 800 亿美元的巨额资金,由赞比亚 *** 管理用于环境修复与全额赔偿,同时还额外要求 2 亿美元作为紧急救助及健康 / 环境评估基金。

800 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首先,赞比亚全年 GDP 约为 260 亿美元。也就是说,这个赔偿数相当于赞比亚整整 3 年的 GDP。

赞比亚 GDP

其次,全球矿业史上更高赔偿纪录也不过 230 亿美元(巴西萨马科矿坝溃坝事件赔偿)。

可以说,赞比亚这次对中企的赔偿要求让无数人大跌眼镜。

9 月 18 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此提问,赞比亚北部 200 多名居民对两家中国企业提起环境诉讼,涉及金额达 800 亿美元,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据了解,有关事故发生后,相关企业积极担责,主动配合赞比亚 *** 开展处置,并对受损的民众进行赔偿,相关的工作成效明显。

一家中国企业究竟在非洲经历了什么?

怎么回事?

抛开后续外界各方的质询和纷扰,我们先回顾一下整个事件。

尾矿坝,一般而言,是采矿业常见的大型专用堤坝,用以存放矿石经过选矿或冶炼后,所产生的泥浆废料。

2 月 18 日当天,因防渗膜被盗割,以及连日强降雨的影响下,谦比希铜矿一个尾矿坝出现决堤,数以百万吨计的有毒废料流入了当地的卡富埃河水系。这是一条在赞比亚有着 " 生命之河 " 之称的主要河流,是赞比亚全国约六成人口的主要水源。

9 月 18 日,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就公司旗下赞比亚谦比希湿法冶炼有限公司尾矿坝溃坝事件作出澄清和说明

事发次日的凌晨三点半,坍塌事故发生不到 24 小时内,垮塌和泄漏的缺口已被封堵。

中国企业同步联系赞比亚 *** ,调配资源,进行抢险,并开始恢复水质,以及对下游受灾农户民众进行了赔偿。

到了 8 月 7 日,赞比亚 *** 以新闻发布会和视频直播的方式通告,受污染的水体水质 pH 值已经恢复正常、重金属含量亦在下降,且在 2 月 24 日时供水就已全面恢复,并且 " 没有发现因为污染导致的大病,也没有人因为污染死亡 "。

其后 9 月 10 日,赴事故现场视察调研的赞比亚副总统,对谦比希湿法及时的事件处置方式及环境治理成果表示肯定。

不难看出,谦比希铜矿尾矿坝决堤泄漏事故发生后,尽管相关的信息通报和澄清,在遇到此次集体诉讼舆情发酵才得到公开。但作为涉事的企业方,中国有色矿业对于事故的反应和处理,做到了及时且快速。

谦比希湿法冶炼有限公司

但形成反差的是,据称当地一百余名民众(据了解实际授权仅 11 人),向赞比亚首都卢萨卡高等法院提交的诉讼文件里,他们指控事故对社区健康构成威胁,要求两家铜矿拥有者公司,将 800 亿美元存入由赞比亚 *** 管理的账户,作为包括 " 环境修复 " 与 " 全面赔偿 " 在内的担保金,并且,还需设立一笔 2000 万美元的紧急基金,以提供受灾民众 " 即时且迫切 " 的援助,并进行全面的健康与环境评估。

在 9 月 18 日公开的一份澄清公告里,中国有色矿业回应称,上述申索缺乏依据,针对该索赔事件,公司已聘请当地专业律师团队积极应对," 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狮子大张口的策略

内陆国家赞比亚拥有着丰富的铜矿资源,是非洲大陆位居前列的主要铜生产国,国家的经济也和铜产业深度绑定着。

长期以来,中资能源和矿企在赞比亚矿业加工领域的参与极为广泛且深入,其中就以中国有色矿业持有主导权的谦比希铜矿为典型代表。

盐财经通过查询相关公司官网信息得知,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赞比亚铜行业私有化以来,中国有色矿业有限公司是首家投资该国铜资产的中国企业,公司控股股东则为国资委直属的大型央企中国有色矿业集团。

中色集团在非洲的矿山和冶炼厂数据 / 数据来源:兴业证券

具体到这次赞比亚农民提起诉讼的对象,赞比亚谦比希湿法冶炼公司和中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两者都是中国有色矿业有限公司控股和管理的子公司,主要资产即包括谦比希铜矿、谦比希湿法冶炼厂在内的多个项目。

而涉事的谦比希铜矿,位于赞比亚铜带省卡鲁鲁西市,是中国在境外建成的之一座,也是迄今为止更大的一座有色金属矿山,过去被称为 " 中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

回顾谦比希铜矿的历史开发过程,按照中国有色矿业相关负责人在多年前受访时所概括的," 我们是把别人不要的一座死矿变成了一座活矿 "。

时间回到 1998 年,中国有色矿业通过国际招标,以 2000 万美元的竞购成本、1.6 亿美元的复产建设投入,收购已停产的谦比希铜矿,到 2003 年 7 月,谦比希主矿成功建成复产。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运营,有公开资料称,包括开采和冶炼在内,谦比希铜矿的年总产能已超过 3 万吨,这主要都是通过铜精矿的开采和湿法冶炼的途径,来进行金属铜的生产。

如今,作为港交所上市公司,中国有色矿业方面在今年 8 月末披露信息称,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益超 17.52 亿美元,同比下降 12.9%;净利润为 3.7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5%。

2025 年上半年 , 中国有色矿业实现收益超 17.52 亿美元

如果真的要赔 800 亿美元,那么,相当于中国有色矿业 20 年不吃不喝的总收入。

显然,这个要价失去了公平。人们纷纷表示,它属于典型的 " 狮子大张口,漫天要价 "。

不仅如此," 百余民众 ",实际授权仅 11 人,不少人指出,他们能否代表广泛民意也值得怀疑。

因此,必须要看到,所谓 800 亿美元的天价索赔数额,结合赞比亚相关环境保护法例来看,或许并不具备充分的现实法律依据,却具有相当的象征意义。

从传播层面角度出发,"800 亿美元 +2 亿美元 ",这样的数字组合,更像是一种策略性的舆论武器。

简单来说,就是尽可能放大提起诉讼方向 *** 和民众表达诉求的声量,最终,使得这起诉讼因吸引眼球的索赔金额,得到更多的国际关注。

一旦有了关注,若处理不当,将对当地司法体系积攒形成难以消化的政治和社会压力。同时,因谦比希铜矿矿坝倒塌而生的这起大型环境诉讼,恐怕也将难以逃脱被打造成 " 典型案例 " 的命运。

无论最终 800 亿美元的索赔金额,将有多少落到实处,在经济损失之外,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仍要被套以如限制出口、停产甚至吊销许可证等惩罚措施,而在外部因素介入之下,更多的不确定性会把中国有色矿业拖入被动的治理局面。

潜藏危机爆发

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现实背景是,在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赞比亚,人力资本积累并不那么充足。

具体到矿业领域,相关的专业人才更为缺乏,且由于地处内陆、远离出海口的缘故,赞比亚本国和当地民众想要科学实施和推进大型矿业项目的发展,有着诸多不利条件的限制。

这次泄露事故的具体地点,发生在赞比亚第二大城市基特韦附近。在这座位于赞比亚中北部的铜城,挖掘形成的地面坑洞和由弃置矿土堆成的 " 黑渣山 ",已经成为当地司空见惯的大地景观。

基特韦附近的中金属浸出扎比亚矿业尾矿坝的决口 / 图源:视觉中国

在城市人口比例已经超过 40% 的基特韦,同样不在少数的,还有那些以不法手段盗矿,再通过黑市交易转卖的偷矿者。

盐财经通过查询往昔当地报道留意到,自中资企业进入赞比亚铜矿业市场后,一直以来,这些灰色群体抢劫、滋扰中企,甚至发生冲突的治安事件,时有见诸报端。

可以说,关于就业率的民意不满、 *** 之间的对峙、地下交易的兴盛 …… 各项挑战相互交织在赞比亚的铜矿头顶,也让中国矿产企业远赴非洲海外投资的高风险,在其中逐渐得到显现。

至少,对于这次的事件主角谦比希铜矿,防渗膜等作业材料被盗是酿就悲剧的直接原因之一,事故同样是过往种种潜在危险因素爆发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 4 月下旬时,中国有色矿业披露了一份《2024 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对相关污染排放防治、安全管理体系等已提出风险预案,文件提到,赞比亚地区的洪涝灾害可能会破坏采矿设备和基础设施,要通过挖掘截水沟、使用潜水泵排水等方式应对;针对尾矿库,公司还要求各附属子公司常态化开展环保风险排查工作,密切监测周边土壤状况,确保不会出现污染问题。

并非出于苛责,面对垮塌过的矿区,既然工作计划和目标都已提出,除了在信息透明化方面需要反思之外,为落实这些措施,企业还需做得更多。

而另一边,中企矿业公司在海外遭遇 " 盗采 "" 抢劫 " 或其他类型事故,并非孤立。

去年,紫金矿业就发布公告称,公司位于哥伦比亚的金矿遭当地黑帮挖洞盗采,数量难以统计,一度登上热搜;

今年 7 月,另一家中资矿企在津巴布韦的矿产,也遭当地团伙抢劫。

需要认识到,当出现意外和事故,在事发国家其他别有用意的投资参与方造势操纵下,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将有概率会被重新定义,被误解为资源掠夺者,进而削弱整体中资企业在海外的信任基础。

是故,中资矿企汲取到更为宝贵的教训在于,如何将环境风险、社会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方面考虑在内,建立严格明确的投资风险评估制度,保证尾矿坝安全和生态恢复完全达标,是维护自身信誉和形象、规避赔偿和停产等损失的关键工作组成部分。

赞比亚基特韦附近的中金铜矿采矿区入口 / 图源:视觉中国

这也折射出,在中资企业出海,特别是能源矿企在海外开拓发展这一重要课题之下,该行业高度依赖大量劳动力,投资方通常面临着远超事前评估的复杂状况和多变形势,不能掉以轻心。

以谦比希铜矿尾矿为例。今年 8 月,美国驻赞比亚大使馆就发出健康警示,对该地区 " 水源与土壤的广泛污染 " 表示关切,还下令撤离其位于铜带地区更大城市基特韦及周边地区的工作人员。

尽管其后,赞比亚 *** 发言人对此回应称,事故目前对公共健康已无严重影响,并表示," 今天没有必要按下‘恐慌按钮’来惊动全国及国际社会 ",但无疑,关于事故的走向和后续整治重点,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都落在了涉及高额赔偿金的集体诉讼上了。

封面及头图均为顾芗 · AI 制图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观察|孟加拉国也想买中国歼-10战机,可能性有多大?
  • 美股财报季开局亮眼 或创四年来最佳表现
  • 郭富城官宣三胎产女,晒女儿正面照报喜,他现身接宝宝回家一脸疲态
  • 北京前三季度GDP为38415.9亿元,同比增长5.6%
  • 朝鲜射导弹,韩媒向中国外交部提了这个问题
  • 梅忠堂任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常委、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党委书记
  • 橡树资本等三家机构加入路劲境外债权人小组,小组持有份额超6亿美元
  • 中原银行管理层调整 上半年高管薪酬减少236.4万
  • 日本迎来史上首位女首相,经济政策将走向何方?
  • 江西前三季度GDP为25680.2亿元,同比增长5.4%
  • 中再产险总经理:服务企业“走出去”,我国保险业存在保险供给不足、服务能力不强等挑战
  • 观察|数据驱动?模型驱动?什么是决定机器人发展的关键变量
  • 观察|上海经济数据里的“大城韧劲”
  • 114亿美元最大BD金额,信达生物冲刺全球TOP级,为什么股价却跌了?
  • 豫园股份(600655)4名股东合计质押1.97亿股,占总股本5.06%
  • 泰凌微:国家大基金计划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 NBA各队为何要对勇士心存忌惮?首秀开门红就是答案
  • 时空科技:拟收购嘉合劲威100%股权,股票明起复牌
  • 中国广核(003816):中标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294.17万元
  • 光迅科技(002281):中标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635.50万元
  • 同花顺: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5.29%
  • 现货白银日内跌破48美元/盎司
  • ST诺泰第三季度营收4.79亿元同比增13.8% 净利润增9.3%
  • 康众医疗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降79.4%至109万元
  • 601068,午后急速涨停!算力概念牛股辈出,14股上涨空间获机构看好
  • 嘉益股份:与主要客户的交易模式主要为FOB
  • *ST铖昌: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65%
  • 又见股东甩卖,安诚财险3.9亿股遭摆上货架!“新任”董事长:会把风险防控和合规经营置于首位
  • 沪苏浙交界的这座小镇,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广纳民意大舞台
  • 国际化野心不减?信达生物拿下巨额BD,总额114亿美元创纪录,股价不涨反跌
  • 13天9板!600403,三季度经营数据出炉!
  • 斯菱股份拟每10股派息2元 并转增4.5股
  • 众望布艺:杨颖凡辞任董秘,财务总监鲍航接任
  • 纽泰格拟每10股派0.55元现金红利
  • 盈新发展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
  • 申联生物:股东UBI拟减持不超3%股份
  • 揭秘涨停 | 深海科技概念股封单资金超5亿元
  • 珀莱雅业绩高增长终结,赴港IPO前高管忙减持
  • 拉卡拉: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1亿元 同比增加17.46%
  • 大族激光: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75亿元 同比增长86.51%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