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行业 " 内卷式 " 竞争愈演愈烈,成为影响经济稳定运行的潜在风险。近期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明确指出,"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整治 " 内卷式 " 竞争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这两年,我国十几个行业出现不同程度的 " 内卷 " 现象," 内卷式 " 竞争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痛点。但应看清楚,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是需求不足,这是我们分析经济问题特别是看待 " 内卷式 " 竞争现象的一个大前提,绝不能将 " 内卷 " 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政客炒作的所谓 " 中国产能过剩论 " 相混淆,陷入西方政客的逻辑陷阱。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产能过剩的评判标准应着眼于全球整体需求,充分考虑世界市场、国际分工合作等多个维度。
从外部因素看,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压缩了我国所能利用的国外市场空间;从内部因素看,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尤其是消费需求不振,使得国内市场巨大潜力无法充分释放。在此背景下,一些地方 *** 和企业为了抢夺有限的市场和消费者陷入 " 内卷 ",集中表现为供给体系层次较低、" 僵尸企业 " 与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不畅以及不公平竞争等。因此,下半年有效整治 " 内卷 ",应注重从需求侧拓展海外市场和高端市场,从供给侧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根本上应从制度建设入手。今年以来,党中央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加大力度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持续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严厉查处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推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可以预见,随着这些政策举措逐步落地见效,我国将加快形成供需两旺、供需适配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也将为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注入更加充沛的活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