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加仓中国,资金为什么爆买港股

音符科技网

记者丨庞华玮

编辑丨张星

外资正持续加仓中国,南向资金疯狂扫货!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爆发式增长。Wind 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18 日,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流入超 9400 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有券商预计,全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有望超 1.2 万亿港元,将支撑港股行情向上。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尽管近期港股的表现逊色于 A 股,但是大多数接受采访的港股机构投资者仍更看好港股的投资机会。

从配置策略看,当前南向资金主攻两大方向:一是低估值、高股息类资产,二是科技类资产。

超 9400 亿港元流入港股

曾经,港股 " 一骑绝尘 ",今年上半年,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更大涨幅分别达到 33%、49%。

但 6 月中旬以来港股表现却略显逊色,在 A 股不断向上突破之际,同属中国资产的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行情表现却偏震荡,明显不如 A 股。

8 月 18 日,在 A 股高歌猛进,沪指突破 10 年高点之时,港股三大指数却冲高回落。

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 0.37%,报 25176.85 点,恒生科技指数涨 0.65%,国企指数跌 0.06%。

恒生指数已连续 3 日回调。Wind 数据显示,最近 3 日恒生指数累计下跌 1.71%,具体来看,8 月 18 日跌 0.37%,8 月 15 日跌 0.98%,8 月 14 日跌 0.37%。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近期南向资金却逆势而动,在港股回调时,南向资金买入港股的节奏反而加快。

尤其是在 8 月 15 日,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 358.76 亿港元,创历史更高单日净买入纪录。

Wind 数据显示,最近 3 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 382.97 亿港元,具体来看,8 月 18 日买入 13.86 亿港元,8 月 15 日买入 358.76 亿港元,8 月 14 日买入 10.34 亿港元。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18 日收盘,今年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 9403.07 亿港元,超过 2024 年全年,创历史新高。

拉长时间来看,2020 年至 2024 年,资本市场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额分别为 6721.25 亿港元、4543.96 亿港元、3862.81 亿港元、3188.42 亿港元和 8078.69 亿港元。

为什么南向资金加速流入?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胡墨晗指出,原因是港股市场相对偏低的估值优势,叠加利率下行带来的流动性宽松。同时,A 股市场活跃度提升后的流动性外溢,进一步强化了资金对港股高性价比资产的布局动力。

此外,港股市场有许多 A 股稀缺的资产,如腾讯、美团、阿里等大型平台公司。

" 南向资金流入港股的趋势具备周期性,目前还处于行业轮动,也就是市场流入的资金其实并不充分,导致市场只能去轮动到一些边际改善比较好的行业标的上去,并没有形成全面牛市。" 一位机构投资人士表示。

" 目前南向资金仍有增量空间,但增速料将放缓。" 胡墨晗说。

国泰海通证券也指出," 后续南向资金仍有一定增量空间,预计全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有望超 1.2 万亿元,或将支撑港股行情向上。"

买 A 股,还是港股

随着近期 A 股上涨,港股攻势放缓,资金是否会从港股回流 A 股?

事实上,自 6 月中旬以来,港股涨幅开始落后于 A 股。

直至最近的 8 月份,A 股市场仍然持续走强,相比之下,港股市场虽然也有所反弹,但整体涨幅仍不及 A 股,恒生科技指数更是明显跑输。

格上基金研究员托合江解释," 这种分化主要源于港股市场正处于半年报密集发布期,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导致资金流入相对保守。港股科技板块近期表现较为疲软,主要受互联网平台补贴战影响,资源倾斜削弱了 AI 投入的利好传导。"

不过,8 月 18 日,一位全球投资的机构人士表示," 近期 A 股大涨主要是因为港股大涨之后的一个补涨,但目前已经完成了大部分补涨。叠加 A 股估值仍高,虽然利率很低,但目前已经透支了融资杠杆,需要非常警惕。"

" 我们不会增加 A 股配置,反而会进一步增加港股配置,因为港股存在明确的轮动机会。" 上述机构人士说。

胡墨晗则表示,短期来看,A 股市场的快速上涨可能对港股产生一定的资金虹吸效应,A 股弹性或阶段性占优。

" 但中长期而言,港股的稀缺资产在无风险利率下行环境中仍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胡墨晗说。

富国基金基金经理宁君表示,虽然今年港股非常强势,A/H 溢价大幅收窄,但当前,港股的互联网行业仍处于机遇期,创新药、新消费龙头或未普遍高估,特别是外资对中国股票处于历史性低配状态,这种悲观预期的反转或将为港股提供持续动力。 

港股配置两大方向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港股投资者主攻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偏好低估值、高股息的资产,二是偏好高弹性的科技资产。

一位资深机构投资人士表示,南向资金中,保险资金关注高分红资产,而散户及私募为主的资金的主要扎堆方向还是短期边际改善的标的,比如新消费等," 但此类资产的不少个股估值已经透支了未来多年的业绩 "。

总体来看,机构投资者大多看好港股红利方向。

一位机构人士说," 我们的投资原则是坚持性价比,要求估值更低,增长预期更高,因为分红回购更高的标的将在下一轮获得更多估值修复补偿。"

国泰基金也表示,看好港股红利。原因是 " 长期资金配置资产荒,但 A 股红利股的股息率压降空间已经有限,相对而言我们更看好 AH 股溢价收窄下的港股红利 "。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机构在港股投资上是两手抓,采取 " 哑铃策略 ",一手低估值、高分红资产,一手高科技、高弹性资产。

" 在港股配置上,我们主要布局更具性价比的港股高股息红利资产,同时配置了一定悦己消费、创新药等具备长期成长潜力的赛道,以平衡组合风险收益比。" 胡墨晗说。

据胡墨晗介绍,其在最近操作上有一些变化," 在保持仓位大体稳定的同时,对涨幅已高的品种动态止盈、锁定收益。"

另一位机构投资者也表示,最近止盈了涨幅较大的部分港股股票,在回调中买入了低估值的互联网、消费和地产等。

格雷资产总经理张可兴表示," 今年我们对整个港股主要布局在互联网、新消费、传统消费,以及医药为主的方向。"

蓝成资产总经理刘剑锋表示," 我们在港股的组合,覆盖了市场多个行业资产,它们具有低估值和较好的成长属性。"

" 我们资产配置更大的变化在于,我们认可当前慢牛的节奏,增加了大金融和原材料方向的配置。未来在中报出来后,我们考虑增加创新药、AI、新能源阶段性拐点带来的机会。" 刘剑锋说。

" 当前港股核心资产的估值仍然很便宜,并且随着经济复苏和经济结构调整,港股仍有很好的成长增速,是抢占价值洼地的重要时机。" 刘剑锋说。

托合江则认为,港股市场的高股息和科技成长板块是中国的核心资产,具备稀缺性和配置价值。港股银行、能源、通信等高股息资产在利率下行资产荒背景下,配置价值凸显,获得南向资金净买入。而港股的科技、AI、创新药、新消费等领域具备稀缺性,也获得了南向资金净买入。

据托合江介绍,南向资金的配置策略主要围绕港股通标的中具备稀缺性、成长性及高股息率的行业展开。

" 近期金融板块配置力度依然较强,科技板块相比二季度有所回升,新消费板块随着股价回调有所下降。" 托合江说。

其建议,继续关注高股息板块和成长性确定的科技板块。

你投资港股了吗?看好哪些方向?

评论说说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万科企业:董事长辛杰辞职,黄力平接任
  • 复旦张江认购2.1亿元的结构性存款产品
  • 绿色动力环保股权激励计划获得北京市国资委批复
  • 10月13日投资早报|上纬新材核查完成今日复牌,北方稀土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272.54%到287.34%,今日一只新股申购
  • 中通快递-W于10月10日斥资789.23万美元回购42.31万股
  • 天成控股拟折让约13.79%发行最多6000万股配售股份 净筹571万港元
  • 人心不凉 | 世人皆知英雄栾留伟,也还有人记得一起牺牲的赵金
  • 年内约120家企业被立案、逾130家遭行政处罚!口碑榜舆情数据筛选如何锚定筛选标尺?
  • 10岁男孩被烟花击中头部身亡,14岁嫌疑人被告上法庭,最新进展
  • 飞往以色列途中,特朗普发声
  • 徒步热乱象:失温、迷路为何多发
  • “我要举报我自己!”
  • 财说丨净利暴涨近一倍,塔牌集团第三大股东为何计划减持?
  • 十大券商看后市|短期波动或为中长期布局提供“黄金坑”,不必悲观
  • 黄力平出任万科董事长,多方支持推进改革化险
  • 汽车早报|冯长军任东风汽车集团总经理 比亚迪中标新加坡L4级智驾巴士试点项目
  • 中信证券:低利率环境下能孕育出持续的科技股牛市
  • 含BA量超18%·AI巨头传奇进击|全市场唯一香港大盘30ETF(520560)今日磅礴上市!
  • 沪帅南渡,由杨掌舵珠海1600亿科技产业航母​
  • 水利部提前针对山西、河南、陕西三省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推动“十五分钟艺术圈”落地,“艺术天空”惠民活动归来
  • 万科:辛杰辞去董事长职务,选举黄力平为公司董事长
  • 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或利空消息_2025年10月13日_财经新闻
  • IPO周报|本周新股五连发,天天可打新
  • 股海导航_2025年10月13日_沪深股市公告与交易提示
  • 苹果沦落到要对标小米了
  • 住建部部长在学习时报撰文: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要识变应变求变
  • 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_2025年10月13日_财经新闻
  • 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涨幅扩大至1.6%
  • 华泰证券:风险事件扰动下的应对思路
  • 西湖边多次尝试拦阻路人,强行要求对方观看不雅视频!来杭直播男网红,被判七个月
  • “可怕的场景”美国一夜发生多起枪击案已致8死多伤
  • 寸土寸金的香港:油车是“重奢”,电车则属“轻奢”
  • 万辰集团业绩高增长冲刺港股:开店节奏急剧放缓,对手狂开超2万家
  • 特写|“能加个微信吗?”当500强高管们遇上上海AI
  • 金观平:为服务出口提供更多保险支持
  • 视频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在边境地区交火
  • 非车险业务“阴阳费率”将被严查
  • AI早报 | 马斯克 xAI 正开发“可用于游戏与机器人领域的世界模型”;滴滴自动驾驶获得D轮20亿元融资
  • 中金:中美关税“再升级”A股不改中期趋势 中国资产重估仍在延续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