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渡!争渡! 人形机器人如何从技术突破向量产过渡?

音符科技网

  ◎记者 何治民 周亮 李五强

  2025年,被行业内视为人形量产元年。如何进一步实现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商业落地,成为业界与大众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

  近日,由上海证券报社、广东省机器人协会主办,和广发基金共同协办的上证投资汇活动在广州举行。与会嘉宾以“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机遇”为主题,围绕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商业落地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共同探讨机器人产业链核心技术发展趋势,把脉行业前沿发展机遇。

  与会嘉宾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技术突破向量产过渡”的关键期,量产的关键在于通过核心零部件国产化与规模化,解决人形机器人的成本与可靠性问题。在应用层面,短期应聚焦工业场景开展验证,长期需依托生态协同与技术迭代,逐步向家庭场景渗透,最终让人形机器人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突破: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

  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落地的背景下,相关核心零部件正迎来国产化机遇。

  据昊志机电董事长汤秀清介绍,公司已实现减速器、低压驱动、力矩传感器、编码器等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并完成相关专利申请,核心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其中,谐波减速器产品传动精度比国际主流产品提升近一倍、振动幅度比国外产品降低30%以上。

  过去11年,昊志机电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坚定投入研发。“公司减速器产品已于今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放量,预计明年会有更大突破。”汤秀清说。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非夕科技深耕的重点方向。”非夕科技副总裁陈仙勇告诉记者,非夕科技通过“自研+国内供应链协同”模式,已实现减速器、力控传感器、电机等关键部件的技术突破,目前机器人整机零部件国产化率达90%。

  一项创新成果要从“实验室样品”到“量产产品”,其研发团队往往需要跨越多重关卡。

  “最初我们聚焦如何实现技术突破,突破后便思考如何实现超越;做到超越后,又开始琢磨如何保障性能稳定、推进量产。每一道都是必须跨过的坎,关关难过关关过。”汤秀清坦言,技术突破后,材料一致性、装配工艺等环节仍可能导致产品良率波动,需通过反复迭代优化来解决。此外,下游主机厂硬件方案尚未定型,且客户需求存在显著差异,这种高度定制化的开发模式,进一步制约了量产效率。

  在董事长孙志强看来,零部件企业与整机厂、下游场景企业应形成“专注分工+协同攻坚”的生态:一方面,零部件企业应聚焦核心技术,避免跨界做整机分散资源;另一方面,整机厂需与零部件企业深度协同,如瑞松与国产传感器厂商合作时,将机器视觉算法数据开放给供应商,帮助其优化传感器的动态响应性能。

  非夕科技也选择了向外借力。据陈仙勇介绍,针对3C电子精密装配、汽车制造等复杂场景对精度、稳定性的高要求,公司联合国内供应商开展了定制化开发,通过真实场景迭代验证,解决精度不足、寿命短等痛点。

  成本:规模化落地的关键

  在人形机器人走向大规模量产的过程中,成本是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广东机器人协会执行会长任玉桐告诉记者,当前,在单台人形机器人的成本结构中,运动系统的成本占比更高,达到40%至50%,主要包括电机、减速器、关节模组等。其中,电机系统约占整机成本的25%,减速器系统约占整机成本的10%。

  “根据功能复杂度、负载能力等定制化需求差异,公司自适应机器人的价格为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陈仙勇告诉记者,公司产品还属于发展早期,待后续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批量落地时,成本将进一步优化,产品价格也会有更强的竞争力。

  家具制造是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典型应用场景。董事长李茂洪向记者表示了对人形机器人量产的期待:“作为制造企业,我们希望购买的机器人能在一年半到两年内收回投资成本。期待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尽快降下来,让企业能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更好的产品。”

  与会嘉宾认为,在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商业落地之前,产品技术和软硬件水平仍有待提升。任玉桐认为,在技术层面,当前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的感知能力、智能水平、可靠性和续航能力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整机的协调性。

  陈仙勇认为,泛化能力是衡量人形机器人智能水平的关键指标,是指机器人须具备环境感知、自主学习、任务规划及动态部署的综合能力,可在不同场景、不同任务之间自由切换,能适应复杂、非结构化的实际场景需求。“当前人形机器人的泛化能力通过模型优化已得到大幅度提升,但距离千行百业及家庭等实际场景的需求仍有显著差距。”

  场景:先工业后家用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场景规模化应用路径,业内已基本形成“先工业,后商用服务,再家庭”的共识。

  一般来说,结构化的工业场景要求机器人具备精细化操作能力,而家庭场景更复杂,对机器人泛化能力的要求更高,对机器人自主推理决策能力、柔性操作能力有比较大的挑战。

  正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公司现有优势产业的应用融合。利元亨研究院院长杜义贤告诉记者,相较于传统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在复杂操作场景下的多元感知优势更突出,应用潜力巨大。

  在杜义贤看来,人形机器人要真正落地工业场景,关键在于“智能体”与“工艺知识”的深度结合。利元亨正将这些工艺知识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结合,为人形机器人赋予通用智能,再叠加专用场景知识,将有效牵引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杜义贤给出明确预期:“若能实现智能化人形机器人与产业场景的有效结合,预计不需要三年时间,就能看到大量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投入工作。”

  里工实业总裁李卫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定工业场景中的行业通用机器人将在1至2年内突破技术瓶颈,具备跨工厂、跨地域的通用性。

  人形机器人未来以何种路径进入家庭场景,业内尚未形成共识。李卫铳认为,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前,可先参照汽车自动驾驶的级别“分级分类”,明确不同级别的能力边界,同时配套完善相关信息安全、伦理法律等体系,系统推进人形机器人步入家庭场景。结合行业实践,他预计3至5年内可实现低级别家庭服务机器人落地,满足紧急呼叫、简单物品搬运、定时提醒(用药、体检)等基础功能;自主决策、复杂场景交互等更高级别的功能,需更长时间进行技术迭代与生态完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急速深V后买什么?
  • 政策与资金面双轮驱动,金融科技景气度向上!金融科技ETF(159851)逆市上涨,近20日吸金超17亿元
  • 糖尿病共病高血压显著加剧认知障碍风险
  • 国际商业数字技术盘中涨超10% 正式收到阿联酋SCA无异议函
  • 重庆“虎”陆克华被公诉:担任处长开始腐败,或涉“广阳岛事件”
  • 中国移动:9月16日起,对部分国际漫游套餐产品实施调整
  • 我国成功研制首批基孔肯雅热病毒标准物质
  • 央行或在四季度重启国债买卖,总量宽松可期
  • 王小梅评《妥协与对抗》︱知识人的“战争”
  • 父亲去世后,我找到他教过的70个学生
  • 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为何西安银行逆势上行49个基点?
  • 又创新高!现货黄金年内最高涨近40%,黄金股票ETF净值大涨,还能买吗?
  • 映恩生物-B盘中涨超8%创新高 近日获纳入港股通标的名单
  • 龙宇股份涉重大违规,退市不影响股民索赔!
  • 波兰军方:波空域屡遭无人机等飞行物侵犯,正在识别并摧毁
  • 阿里再出“核武器” 高德发力线下到店领域
  • 国际银行业联合会总裁:银行业正在见证一场数字革命,重塑运营模式
  • “反内卷”政策显效,PPI同比降幅3月以来首次收窄
  • “高德扫街榜”攻入点评领域, 同日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
  • 博雷顿盘中涨近14% 近日获调入港股通标的名单
  • 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加速创新拓宽边界以新质服务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 最高法发布反垄断典型案例,涉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等
  • 浪潮数字企业早盘涨超9% 公司云服务业务增长势头显著
  • Lumos鹿明机器人与厦门港务发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委内瑞拉总统:将坚定保障国家和平与安全
  • 479元:苹果为iPhone17系列等推斜挎挂绳,10种颜色
  • 光大期货有色金属类日报9.10
  • 台湾陆委会称“中共对抗战毫无贡献”,国台办驳斥
  • 国台办批赖清德加码交“保护费”、当“提款机”:祸及当下,贻害子孙
  • 阿里巴巴4连升,股价创近4年新高
  • 再添4处!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已达42项
  • 什么情况?药捷安康-B盘中暴涨超47%!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买盘汹涌,溢价率一度飙至0.6%
  • 圣诺医药-B盘中涨超9% 本年内股价累计涨幅已超530%
  • 光大期货软商品类日报9.10
  • “宇宙行”争夺战:农业银行与工商银行的现实与预期
  • 海博思创等在安徽成立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出资额10亿元
  • 京东集团-SW盘中涨超5% 与锦江酒店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青春遇见讲台|裸辞追寻“教师梦”,一名“95后”的选择
  • 化工板块深度回调,大跌背后或藏转机!“反内卷”政策显效,PPI首现重要信号!
  • 网易云音乐盘中涨超5% 机构料在线音乐业务将保持增长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