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机场口岸是全国更大的空港口岸,进出境旅客总量一直稳居全国空港口岸首位。2025年前8个月,浦东机场海关共监管进出境旅客2520.97万人次,同比增长20.73%,更高日峰值突破12万人次;监管国际中转旅客338.93万人次,同比增长26.16%,其中,国际转国际旅客135万人次,同比增长31.28%,创历史新高。
9月11日,由中宣部组织的“活力中国调研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上海浦东机场及上海浦东机场海关区域,实地探访上海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高效发展与创新建设。

2025年9月11日,上海浦东机场海关旅检业务运行指挥中心 本文图片均由 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摄
创造智慧监管新体验
为高效推进智慧海关建设,航空口岸“智慧旅检”项目持续聚焦旅检业务的智慧化发展,不断加大前沿尖端科技创新应用力度,推动旅检业务体系不断迭代升级。
9月11日上午,记者走进上海浦东机场海关旅检业务运行指挥中心看到,浦东机场海关旅检监控指挥平台远程掌控旅检全要素信息,并开展多维度预警,通过视频监控、远程支持、融合通讯等功能模块,构建起高效指挥中心。
浦东机场海关旅检处处长夏谦介绍,旅检业务运行指挥中心是浦东机场海关旅检处的“最强大脑”,植入了打私、卫生检疫和运控管理三大智能重点板块。
“在海关旅检工作前期,会应用空港旅客信息管理与风险分析、智慧人像、先期机检等系统,通过智能提炼风险要素、组合风险特征、评估风险等级,开展分析和决策,实现了高风险人员智能筛查、AI画像、存疑行李智能追踪。”夏谦介绍,这已成为旅检空港口岸打私工作的重点。
在卫生检疫方面,上海海关也应用空港口岸疫情输入风险追踪评估模块,通过大模型自动生成航班风险监测计划、航班消毒预案,辅助检疫医师及时掌握航班风险信息,指导现场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染病监测和检疫查验工作。
而在旅检业务运行指挥中心门外,一台智能协运机器人正准备进行跨区域监管物品的点到点运输任务。

智能协运机器人
现场上海海关关员告诉记者,智能协运机器人是一款融合自主导航、多模态识别与多功能协运能力的智能设备。其核心应用场景在海关旅检现场。“目前设备已在浦东机场T2航站楼中转通道投入使用,可在无人模式下将监管物品转运至T2到达指定查验区域,协运机器人智能转运布控行李物品,在确保行李安全隔离的前提下,实现旅客‘免提协运’,解放双手。”
在现场上海海关关员的模拟演示中,智能协运机器人可以在起始点放入监管行李;运行过程中,借助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导航技术,实现精准定位与自主避障;到达T2入境查验指定地点,查验关员取出监管物品,机器人将自动返回起始点,运送任务结束。
实现离境退税海关“秒核验”
随着出入境旅客量不断增加,浦东机场于今年上半年在人工退税窗口旁增设离境退税海关核验自动终端,帮助离境旅客*理退税手续。

上海浦东机场离境退税海关验核自助终端机区域
上海浦东机场现场海关关员介绍,上海海关首创境外旅客离境退税“即买即验”新模式,提升候机购物新体验。10秒就能完成验核确认手续,让境外旅客在离境口岸隔离区享受到“即买即验”优质服务。
记者在上海浦东机场离境退税海关验核自助终端机器上看到,现场外籍旅客把护照放在机器上扫描、上传退税单和*、核验商品,机器就会打印出退税回执。现场海关关员介绍,现场会有一张回执单打印出来,旅客可以在机场登机口旁边的退税点去领钱。“很多旅客把(护照)拿在手上就会很快,海关验核不超过10秒钟,一般旅客5分钟左右可自行完成操作。”
“外籍旅客涉及退税,所以在离境退税这一块,海关对外籍旅客的服务就特别凸显了,目前300人的航班海关环节作业时长已经压缩到了30分钟之内,提升了50%,以前是一个小时。”夏谦告诉记者。
“我觉得非常方便。”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Alina购买了两件衣服,刚刚自助完成商品退税。

上海浦东机场离境退税海关验核区域
据上海海关介绍,上海是全国首批离境退税试点城市,上海海关自2015年7月1日起开展退税商品口岸验核工作,验核量常年居全国之一,约占全国验核量的50%。2025年前8个月,上海海关共验核离境退税申请单达8.68万票,同比增长1.82倍,相比去年全年总量增长53.35%,退税2.03亿元,同比增长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