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就“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发出倡议。

为了推动汽车行业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9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下称《倡议》)。
对于《倡议》的总体原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强调,“不利用大企业优势地位侵害供应商利益,共同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的发展生态,共同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指出的是,针对此前供应链企业对于账期起计、付款方式等方面的顾虑,《倡议》都相应作出了详细规定。
针对订单确认,《倡议》提出,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应通过采购订单确认订货日期、零部件名称及规格、数量、交货周期等事项,已生效的采购订单如需更改或撤销,应由双方协商一致。
对于支付与结算的时限,《倡议》要求,整车企业支付账期自供应商交货并通过整车企业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60个自然日。
对连续性供货(月度供货次数2次以上)的非中小企业,考虑汽车流水线生产特点和行业实际,可采用一定时间内集中对账方式,账期自双方对账日起算(最长不超过60个自然日),且集中对账频次不少于每月1次,核定自上一对账日以来验收合格货物的数量及对应账款。
就支付方式,《倡议》鼓励使用现金(银行转账、电汇等)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如乙方为中小企业,倡导全部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
主管部门对本《倡议》给予了高度肯定。
据工信微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这次发布的倡议中,明确了货物交付验收、账期起计、对账结算、款项支付等要求,如,明确货物验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倡导供货双方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每次合同签订的有效期不少于1年。这些都将对促进汽车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整车企业也对《倡议》作出了积极响应。
东风汽车紧跟《倡议》发文称,作为中央直管的特大型汽车企业,东风汽车将以切实行动践行央企责任,进一步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不断优化产业生态,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此前,一汽、东风、上汽、小鹏、小米等17家重点车企陆续作出“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的公开承诺,以响应《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加速产业链 *** 效率,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今年7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开通了“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和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等问题。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不长,产品结构、市场规模和产业形态还在快速变化,供应链体系还不成熟。整车企业延期支付货款,将增加供应商经营压力,直接影响企业投入,不利于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下一步,我国将多措并举推动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