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XREAL创始人徐驰:“百镜大战”背后,更要关注“水下的战争”

音符科技网

界面新闻记者 | 查沁君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AR眼镜,一度被创业者们调侃为“地狱级别难度”的赛道。过去十年,几乎所有硅谷科技巨头都曾下注其中,但除了核心供应商高通,没人真正从中挣到钱。

“如果一个行业,连顶尖科技巨头连续十年都做不成事,那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它特别难,门槛高到可怕;要么它压根就是个垃圾行业,没人能挣钱。”XREAL创始人徐驰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称。

这番判断并不夸张。AR不是一个可以靠资源堆出来的行业,它牵涉到显示、光学、芯片、操作系统、感知交互、内容生态等复杂体系。即使是手握数千亿现金流的巨头,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把这条技术链闭合。更何况终端产品要进入消费市场,还要过“实用性”和“刚需性”两道门槛。

但即便如此,行业却从未真正熄火。巨头没退场,创业者也不断涌入。徐驰认为,“因为大家始终相信,这是一个对的赛道。”

在他看来,这个赛道让人兴奋的点在于,“它一定是替代手机的下一个终端”。

约20年前,多点触控的引入催生了智能手机,带来了人与信息之间的全新连接方式。如果AI是下一轮人机交互变革的起点,那么它所需要的新终端,也许会从“手”转向“眼”和“口”——对话、视线、环境感知将成为主流交互方式,而眼镜将是合理的载体。

AI的爆发式进步,或许为这个苦熬十年的行业打开了一条解法之路。

“对比两三年前和今天,更大的变化就是AI。”徐驰直言,“它让我们突然意识到,AR更大的痛点——3D交互效率低、信息筛选困难——可能被AI彻底解决了。

于是,一个表面上“失败”的行业,突然被重新点燃。2024年初至今,一场热闹的“百镜大战”悄然打响。华为、百度、小米、阿里等科技巨头均已入局AR/AI眼镜领域;海外,Meta与Ray-Ban联手打造时尚与功能兼具的智能眼镜,引发一波小热潮。

不过,在徐驰看来,这场“百镜大战”更多是一场“幻觉式繁荣”。

“它只发生在中国,只集中在CES,很多厂商只是复制Ray-Ban Meta的做法,真正底层的技术并不理想。”他认为,这波热潮终将冷却,但不会消失,AI的到来反而让真正具备底层构建能力的玩家,迎来了厚积薄发的机会。

以下为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与徐驰的对话,经编辑有删减:

AR眼镜还处于上半场的上半场

Q:XREAL又做芯片又建厂,如今随着小米、华为等大厂入局,并且开始像你们一样做很重的话,是不是意味着你们的核心能力可能会削弱?

徐驰:对大厂来说,这点钱不算什么,无非是他们比我们慢个两年,三个月就能出成果。在这样的赛道上,拼的长期能力创新能力。关键在于,等他们赶上我们这代芯片时,我们有没有下一代产品?

这个行业还远未到终局现在AR眼镜很像智能手机的上半场——甚至是上半场的上半场。我们碰巧入局够早,十年前就扎进这个行业,又碰巧擅长这件事。如果哪个大厂跳进来就能轻易颠覆行业,那我们活该被淘汰。

现在还没到华为、小米发力的时候。如果你去2012手机行业或者过去两年的智能汽车行业,小米、华为进入赛道往往是行业从上半场进入下半场的标志。

眼镜行业远没到那一步,它未来的的市场规模可能接近手机份额,但现在还只是百万级。这个行业没有神话,不可能从百万级一下跳到人均一个。

Q:怎么判定市场能够接近手机规模?

徐驰:现在手机或整个信息世界被压缩在二维屏幕里,但真实信息本该是三维的,如果有一天能有真3D的呈现平台,让人类更高效地和信息互动,这必然更符合逻辑。

之前没实现,是因为技术迭代是跨越式、非线性的。10年前我们就觉得,信息呈现方式一定会催生出替代手机的新终端,就像手机替代电脑。不同媒介在不断被替代,大趋势是终端离人越来越近,而眼镜可能就是比手机更近的东西。

最近更让我们激动的是AI的成熟落地。AI越来越聪明,不仅能提升交互效率,还能预处理大量信息,硅谷大厂都在这块砸钱,大家都认为这是最可能替代手机的终端。

Q:和英伟达、寒武纪,光学蔡司、莱卡比,你们自研的芯片和光学供应链护城河足够深吗?

徐驰:当年也有人问过特斯拉和苹果:手机行业有诺基亚、摩托罗拉,苹果凭什么成?汽车是百年供应链,特斯拉这些新兵凭什么匹敌?

小公司的优势可能在于更灵活,对行业细节的判断更精准,做决策更坚决。

Q:消费者对AI眼镜的需求是不是已经从尝鲜变成了实用?

徐驰:远远没有,今天这个行业还没有密室逃脱的份额大,大众用户对这事的了解程度远没有剧本杀的受众大,说明我们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中国市场比较好的是,大家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非常高。今天AI眼镜很可能是这些可穿戴设备里面最有热点的,但我们需要把这些热点转化成更好的体验。

Q:去年XREAL和Google宣布达成合作,后者在这个产品线投入的权重大概是多少?

徐驰:今年Google I/O有25%的时间在讲XR,大模型也融入了这个系统。Android XR现在有两千多人在做,所有Google软件都在为XR做适配,所以这对Google是战略上非常重要的一环。

Google的联创们也认为,通用AI Agent会是眼镜端最重要的,他们对这个行业有很强的执念,觉得10-15年前技术和AI都不成熟,且高估了自己对供应链的掌控能力。

这次他们选择不下场自己做,而是和合作伙伴一起,把不擅长的交给我们,我们不擅长的,比如生态和规则定义,交给他们,这样有机会让整个生态快速统一、去碎片化。

Q:真正的AI智能眼镜应该是什么样的?

徐驰:今天的AI眼镜得分级,现在最多算L2,只能说是智能眼镜,甚至开玩笑说可能是“AI弱智眼镜”。它现在更像个5岁小孩住在眼镜里,真正有用的AI眼镜,应该是住在你眼镜里的助理,心智和智力得是20多岁的成年人。

去年年底我试了Google早期眼镜的demo,明显感受到这是从L2向L4、向自主化迈进的过程。

Google I/O里提到对未来AI Agent能力的期待是三个P:更个人化(personal)、更主动(proactive)、更强大(powerful)。要做到更个性化、更主动,拿在手里的手机其实不合理 —— 只有戴在眼前,它才能看到你看到的,才能主动自发地互动。

所以趋势很明确:新的AI会催生出新终端,而新终端一定在你面前。

“百镜大战”看似热闹,实则“尚未及格”

Q:怎么看待当下的AR眼镜赛道?

徐驰:今天这个行业还处于上半场,就像iPhone出来前的手机行业、早期的新能源车行业,这时候只能靠产品教育市场。

消费电子的上半场偏电子,重硬科技和创新;下半场偏消费,重营销、差异化和用户洞察。现在行业甚至还在电子行业的更上半场,所以只能靠技术创新。

Q:你在今年初称要在小米入场之前做好准备,它的产品发布符合你最开始的期待吗?   

徐驰:我说的小米入场,得像造车那样真心打磨一款产品才算,现在这还不算。目前大家更像是在复制Ray-Ban Meta眼镜,做个中国版尝试。

小米的眼镜在蓝牙、拍照、待机等是目前所有同类产品里优化得更好的。但即便优化到这个程度,作为科技尝鲜者可能会买,可普通大众对它的期待还是会有落差。

这就是行业现在更大的问题,这种落差不是靠小米在现有层面打磨就能弥补的。

Q:小米、华为只是试水AI眼镜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徐驰:如果我是大厂,现在战略优先级肯定在新能源车。但等眼镜被证明能替代手机,他们一定会入局。参考汽车行业,他们可能要等到2027、2028年,产品形态、技术路径确定后再进场。

Q:怎么看待所谓的“百镜大战”?

徐驰:现在“百镜大战”看着热闹,但得关注“水下的战争”。如果大家都只是在供应链里攒设备、搞点差异化,这行业还差得远——所有加起来能卖过一百万就不错了,说明供应链都没成熟。

现在终端搞得五花八门,其实很多竞争都在表面,大家在用打下半场消费电子的心态(偏营销)打上半场的仗。这个行业还有太多技术要突破,先过了及格线才行。

真正驱动行业成熟的是水下的技术创新。“百镜大战”只在中国和CES上演,厂商争相复制Ray-Ban Meta,只是阶段性的虚假繁荣。

Q:具体指哪些技术创新?

徐驰:理想中大厂真正下场,AI眼镜得回归70%的AI能力+ 30%的眼镜配合能力。

现在的AI不够智能。全球在多模态上遥遥领先的是Google,他们用Gemini训练时,把Youtube的所有语料都用上了。如果只用文本语料,AI就像个睿智却失明的人;但有了Youtube上的空间化物料(游戏视频、分景视频等),AI的认知维度会完全不同。

再看眼镜本身:得先做好一副“好眼镜”—— 待机时间够长、佩戴舒适;显示要自然;编程时不会因光栅、光波导出问题。

Q:不成熟的核心是在AI还是硬件?

徐驰:很难说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但有一点明确:AI会催生一波新的可穿戴设备。现在,不管是相机、眼镜还是耳机,新出AI相关设备没有让人觉得“不一样”,这就说明行业还不成熟。

行业刚起步时,从来都是软硬件联合研发的。我们跟Google合作,不是它做好软件我们去适配,而是双方都不知道边界在哪,我们得一起协同打磨。

我们现在就是想先做出一个百万级的爆款。这个事,行业里除了Ray-Ban Meta靠补贴冲量,其他中国公司都没真正做到过。

Q:上半场最难或者说最欠缺的点是什么?

徐驰:几乎全都欠缺。对比两三年前,现在更大的变革就是AI,3D化交互效率低的问题,可能会被AI彻底解决,最后一块拼图也快拼上了。

Google为什么先出大一点的头盔,再慢慢做AR眼镜、AI眼镜?因为AI眼镜对重量等要求太苛刻了,可调整的空间很少,必须打磨到足够好才能出来。

现在XREAL的壁垒,确实在AR眼镜上。但如果有一天我们想在AI眼镜上建壁垒,难度肯定比在AR眼镜上大。现在的AI眼镜没什么壁垒,芯片、方案都是现成的,大家拿模块攒一攒就能做。但真要是这样就能成,那市场早就是华为、小米的了。

这行业现在特别像当年的智能音箱,入局的玩家都像一部分硬件厂商,一部分互联网(AI)厂商。如果现在行业就成了,那游戏也就结束了;要是体验不够好,可能就成了第二个智能音箱行业;要是体验好,也会被几个巨头瓜分。

Q:上半场最焦虑的是什么?资金、技术,还是未来硬件落地的不确定性?

徐驰:按雷总的话来讲,上半场的创新行业里,节奏感特别重要,每一步都不能踩空,得在对的技术环境、对的市场氛围里做。两年前我们制定目标时,想着先做好便携大屏,这市场天花板是千万级;但做空间计算必须跟生态伙伴共创,当时最焦虑的就是“万一Google不跟我们玩怎么办”。

Q:上半场到下半场的核心拐点的因素是什么?

徐驰:至少得是千万级规模,体验得足够好,让消费者愿意买单,还不能靠补贴。时间节点可能在2027、2028年。因为20年前iPhone出来,20年后新终端崛起,也算一个技术周期的轮回。

Q:下半场的竞争核心会变成什么?

徐驰:半场技术创新,下半场用户认知和品牌力那时候比的你是不是用户心智首选。更多大厂入局之后,会开始拼渠道、拼营销,也一定会有持续的研发,但可能会变得更加多元化。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特朗普:以色列已同意初步撤军线
  • 以总理:将确保哈马斯解除武装
  • 热点问答|关于“20点计划”,哈马斯到底回应了什么
  • 厄瓜多尔撤销加拿大DPM公司金矿项目环境许可
  • 美国众议院共和党人计划在政府停摆期间远离华盛顿特区
  • 哈萨克斯坦青年与龙舟的“不了情”:赴华“取经”架起文化桥
  • 泽连斯基签署多项针对俄罗斯制裁令
  • 国庆假期霍尔果斯跨境自驾游持续升温
  • 南友高速发生山体滑坡致双向车道阻断,正开展紧急处置工作
  • 明尼苏达州批准收购案,贝莱德基础设施业务获助力
  • 以色列和哈马斯代表团将于5日在埃及举行间接会晤
  • 美国得州一卡车停靠站发生枪击,致两儿童死亡
  • 通讯丨从厨房到小巷,新加坡与中国游客同迎黄金周
  • 泰勒・斯威夫特新专辑《The Life of a Showgirl》:展现流行天后巅峰实力
  • 全球媒体聚焦丨外媒:国庆假期“中国旅游市场蓬勃发展”
  • 以色列放缓加沙攻势 准备实施特朗普和平计划的第一阶段
  • 台风“麦德姆”趋向粤西沿海,广东累计转移151352人
  • 文化强国建设绽放新光彩(新时代画卷·决战决胜“十四五”)
  • 德国政府据悉计划上调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
  • 特朗普:哈马斯必须迅速行动
  • 特朗普:感谢以色列停止轰炸 不会容忍哈马斯拖延时间
  • 考古现场,如何“搬”进博物馆(文化中国行·华夏博物之旅)
  • 越疆科技副总裁曾宇突发疾病去世
  • 三亚大悦城致歉
  • 主任胡磊,顶风接受宴请,被明察暗访组当场发现
  • 广东湛江吴川国际机场10月5日航班全部停运
  • 现场互动活动导致顾客不慎摔倒,三亚大悦城发布情况说明
  • 受台风“麦德姆”影响,海南南渡江大桥、海文大桥临时交通管制
  • 三亚大悦城回应“商场天降‘红包雨’致人群拥挤受伤”
  • 热点问答|高市早苗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三问
  • 记者手记|多线布局促中哈物流合作稳步向前
  • 中信建投:全球储能需求共振,带动板块进入新周期
  • 春秋航空回应“明年拟赴港上市”:目前暂无相关计划,有重大事项将依法依规披露
  • 陕西旬阳29岁男子婚礼当天跳河,当地辟谣“新郎跳河后母亲跟着跳下”
  • 乌称苏梅州客运列车遭袭事件导致1人死亡
  • 消息称德国政府将上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期
  • 通讯|《哪吒2》登陆拉美捕获当地民众的心
  • 河北秦皇岛市昌黎县海域发生2.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南京队主场作战晋级“苏超”四强,现场观众人数再创新纪录
  • “我开上了国产大飞机”(从一线看高质量发展这五年)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