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生活在未来》:科技发展新时代,个体如何安放自己

音符科技网

近日,科幻作家、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得者宝树推出了新作《你已生活在未来》。小说出版后,宝树与科幻作家韩松、动画导演兼自媒体人“努力的Lorre”等做了一场对谈,揭示了科技幻想背后的人性叩问与现实隐喻。

科技现实与近未来叙事

《你已生活在未来》责任编辑心愿提到,宝树在写作这些故事时并未预设统一的主题,而是从现实生活中的技术萌芽中汲取灵感。

书中13个故事涵盖基因编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数字人格、智力药物等领域,但宝树并未陷入纯粹的技术畅想,而是将科技作为谜面,探讨人性深处的困境与选择。

韩松分享道,这是科幻文学作家都倾向于选择的叙事路径,科技可以改变人的肉体,改变人的本质,改变人性,写作者要关注的是人在这个巨大的变化里面怎么爱、怎么面对婚姻家庭。除了人所面临的困境,科幻小说中对于机器人、生化人,游戏里面的NPC,还有各种变异的人类也颇具看点,对于这些形象的塑造体现着写作者的功力所在。韩松也认为,宝树的作品像现代版《聊斋志异》,让机器人、AI、冷冻人这些“异类”充满人情味,却又令人警惕技术背后的伦理深渊。

分享中,宝树与Lorre都提到“近未来”这个概念。

Lorre谈道,书中涉及的许多东西离我们并不远,比如基因检测、虚拟现实,“科幻作家们相当是做一个思想实验,借助小说把科技的发展推向更高远的未来,设想科技造成怎样的局面,是否具有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比如在《相亲》的这一篇中,“我”面对让自己心动的秦娜,最终选择了拒绝,在冰冷的基因评级的规则下,基因等级成了爱情跨不过去的门槛。

宝树也认为,书中的许多故事,比如人体冬眠、AI写作……这些都已经有低配版本或社会案例,作者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拓宽想象的空间。

书中的《流年》与《度假》两篇均以“人体冷冻”技术为背景,却走向截然不同的情感结局。《流年》讲述一位丈夫因绝症冬眠,每年仅苏醒一天与家人相见。责任编辑心愿形容其“叙事基调有一种悠远的哀伤”,技术并未带来治愈,反而导致夫妻疏离、母子隔阂,最终主人公在治愈后却无法适应新世界。

韩松认为《流年》是书中更具电影感的一篇:“男主人公跟女主人公的意识、思想的差距是巨大的鸿沟,故事中的女性已经进化到神一样的阶段,但她在更底层保留一种人性,就是她对她的过去恋恋不舍。”Lorre则指出其中蕴含的中国式情感逻辑:“妻子一直为丈夫保留着他冬眠前的那套住宅,这是一种怀旧的情感……只有中国人有这种家庭情结。”

在未来的故事中寻找现在的答案

宝树介绍,自己近年来在创作上的思考与转向,便是希望能够关注到“个体在一个科技发展狂野诡谲、价值观分崩离析的新时代,如何找到和安放自己的生活意义”。这也贯穿于他的写作中,在《真爱》里面,“我”和薇娅跨过虚拟与现实的壁障,最终走到一起并举办了盛大的婚礼;而在《我的高考》中,“我”最终选择逃避现实,进入虚拟世界,去寻找自己熟悉的生活和爱人。

与会嘉宾们也关注到《我的高考》中对于智力药物和社会公平的讨论。《我的高考》一篇以“聪明药”为切入点,讽刺了内卷化教育下的功利主义,主人公服用药物后一夜读尽图书馆藏书,却并未用于个人利益,而是试图构建一个更公平的社会体系。韩松评价道:“他探讨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的智力提高之后,相应的道德水平要提高。他要去创造更美好的社会结构。”Lorre认为这一设定别出心裁:“一般人吃药飞升后先想怎么娱乐自己、统治天下,但作者让主人公思考对社会最有益的事情。”

《人人都爱拍电影》和《未来故事》两篇则聚焦AI创作技术带来的社会冲击。韩松指出,宝树的叙事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他讨论了这会带来什么样的伦理后果,人和人之间可以互相用电影这个形式来攻击,用作武器,进行隐私的披露。”

宝树在《未来故事》中更进一步,设想大公司垄断AI创作权后,人类写作者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责任编辑心愿介绍,这是宝树最新完成的一篇,反映了他作为作家对AI技术的深切忧虑:“文学不仅仅是文化产品,更是联结人与人情感的纽带……如果AI提供文化产品,个体是否被排除在社会关系网之外?”Lorre从行业角度补充道:“动画行业非常期待AI完成‘中割’环节,但如果大公司控制AI模型,人类只能被动接收内容,那就像《黑客帝国》中的人肉电池。”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中秋节当日预计超2.9亿人次出行假期客流持续高位运行
  • 欧洲议会通过决议,允许暂停或永久中止部分国家免签待遇
  • 特朗普谈美墨加协议:可以重新谈判或另起炉灶
  • 中国电影:从票房经济加速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变
  • 戴蒙称摩根大通在人工智能上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
  • 甲骨文股价下跌 5%,报告称其使用英伟达芯片的云业务利润率微薄
  • 特朗普称停薪员工能否获得补发工资要看是谁
  • 科技界亿万富豪投资人布拉沃:人工智能领域估值已陷入泡沫
  • 全现金买家主导美国房地产市场
  • 午盘:美股转跌 道指下跌约200点
  • 纽约联储调查: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上升
  • 决定2.0竟是一条广告代言,拿捏流量还得是詹姆斯
  • 白宫威胁停摆期间不支付被休假员工工资
  • 青春激荡山河,奋斗火炬照亮复兴之路
  • 郑州女子游大连,8分钟劝回欲跳海男子: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你要想喝酒我们陪你喝
  • 珠峰暴雪中,向导一人一狗带上百人撤离,本人回应
  • 男子网上刷到有人晒份子钱、陪嫁,通过对话找到大致位置偷走38万元,失主曾考虑是熟人作案
  • 科技股单日市值波动超千亿美元,互联网泡沫担忧升温
  • 空客A320首超波音737,成累计交付最多飞机
  • CFA一级考试通过率降至43% 而终级关卡却被AI模型轻松拿捏
  • 摩根大通称AI相关债券已达1.2万亿美元 超越银行成投资级市场最大板块
  • 摩根大通副董事长Scher将于明年退休 曾助戴蒙扩大华府影响力
  • 美国政府停摆或阻碍IPO 市场复苏进程
  • 光明日报:北京市文旅局回应网友喊话,统一预约平台值得期待
  • OpenAI与人工智能驱动型商业的角逐
  • 亚马逊物流配送扩充设备选择,为多元化车队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 欧元区财长将探讨如何推动欧元稳定币发行
  • 高盛: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黄金价格将达4900
  • 味好美公司第三季度业绩,重申全年指引
  • 利纳马将收购乔治费歇尔旗下莱比锡铸造厂
  • 白宫威胁不向联邦雇员补发政府停摆期间的薪水
  • 赫克拉矿业宣布蒙大拿州利比勘探项目取得进展
  • 西藏定日县嘎玛沟徒步游客已得到妥善安置
  • 捷豹路虎遭网络攻击停产数周后宣布复产计划
  • 渤健与卫材推出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皮下注射剂型
  • 四季度,险资看好这些方向
  • 险资频现大型港股IPO,选股逻辑更重什么?
  • 联华电子9月营收同比增长5.2%
  • 台风“麦德姆”已致越南3人死亡4人失踪
  • 标普500指数持续创下新高,回调时该如何投资?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