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牧草“芯片”:一棵苜蓿的科技兴农实践

音符科技网

呼图壁县位于新疆*自治区中北部,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呼图壁”一词源于蒙语,寓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在这里,看似平凡的一株紫花苜蓿,正成为破解草畜矛盾、改良盐碱、沙化土地的“绿色芯片”。

“大田出题目,小田做试验,小田指导大田。”新疆呼图壁苜蓿科技小院的师生们用十几年时间,让节水灌溉、沼液还田、沙地种植等技术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今年正值新疆*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近日,由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主办、新疆科协承办的“丝路聚英才,助力辉煌70周年”中央媒体专题调研采访活动在新疆多地启动。澎湃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呼图壁苜蓿科技小院用科学的力量,让荒漠绽绿、牧民增收,更让科技兴疆的梦想照进现实。

张树振和小院导师在苜蓿示范田指导工作。本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张依琳 图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

新疆呼图壁苜蓿科技小院,作为中国科协、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三部委于2022年7月批准建设的科技小院之一,承载着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

这座位于呼图壁县种牛场农八队的小院,由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牵头,联合新疆呼图壁种牛场有限公司、中广核呼图壁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小院拥有试验与示范用地13340平方米,科研教学用房4570平方米,配备现代化实验室4间、大型农机设备10余台,成为新疆草业科研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科技小院的首席专家、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张树振副教授,长期致力于草业科学研究,特别是在苜蓿栽培、节水灌溉及土壤改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作为山东人却选择留在新疆,一干就是十二年。“新疆地大物博,草原美丽,又是重要牧区,深深吸引了我。”张树振说。

张树振深知,在新疆这片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是关键。因此,自科技小院成立之初,张树振便带领团队,瞄准农业绿色发展的痛点难点,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攻关。如今,他身兼自治区优质饲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承担着节水灌溉与水肥管理的关键任务。

张树振介绍新疆呼图壁苜蓿科技小院情况。

在呼图壁科技小院的示范田里,一项名为“两灌一保”的沙地种草技术正在创造奇迹。这项技术的诞生,源于一场失败的教训。

“我们曾信心满满带着新品种和地下滴灌技术去南疆沙地种植,结果一场风沙过后,苗全死了。”张树振回忆道。团队发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沙地地表温度中午可达60摄氏度以上,苜蓿幼苗极易被烫死;而传统喷灌又会导致沙子覆盖苗体,加剧死亡。经过八年反复试验,团队终于研发出“两灌一保 沙地种草”技术——采用微喷与地下滴灌两种灌溉方式接力,配合保护性播种。

微喷在苗期降低地表温度、固定沙粒;待苜蓿生长后切换至地下滴灌,促使根系下扎。保护播种则采用小麦等作物为苜蓿幼苗遮阴固沙。这项技术使沙地苜蓿保苗率从40%提升至90%,节水25%。目前已成为南疆防沙治沙与饲草生产的关键技术。

针对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粪污污染问题,张树振团队研发了紫花苜蓿沼液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沼液水肥一体化施用减少畜禽粪污并提升紫花苜蓿产能与品质,团队实现了“以废促产”——种植的有机饲草平均亩产提升了10%-20%,苜蓿蛋白含量显著提高,病虫害发生率降低30%以上,土壤有机质提升10%以上。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粪污污染问题,还显著降低了化肥使用量。目前,呼图壁种牛场近3万亩苜蓿地已全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每年节约水资源30%以上。

苜蓿地下滴灌水沼液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田。

在新疆的扎根与传承

在新疆开展科研工作,自然环境是首要挑战。

张树振和他的团队经常需要在高温、干旱、风沙等恶劣条件下工作。据团队成员回忆,在研发“两灌一保”技术时,他们曾在沙漠中连续奋战数日,反复试验不同灌溉方式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我们发现的都是产业中的真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得到农牧民的认可,是最有成就感的事。”张树振说。他的足迹遍布天山南北——从伊犁昭苏的天然草原到巴音布鲁克的高寒牧场,从和田洛浦的沙地苜蓿田到呼图壁的节水灌溉示范区。

然而,技术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初期,当地农牧民对新技术持怀疑态度,担心投入大、风险高。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团队摒弃了传统的教室讲课模式,转而采用“示范田+现场会”的方式。“我们先建成示范田,成功后再开现场会,让农民亲眼看到效果。”张树振介绍,渐渐地,新技术得到了农牧民的认可和接受,推广范围不断扩大。

苜蓿试验田

苜蓿科技带来的不仅是生态效益,更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

科技小院的技术成果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以苜蓿种植为例,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当地形成了种养加一体化的绿色产业模式。新疆呼图壁种牛场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小院紧密合作,共同推进苜蓿产业的发展。同时,小院还积极与地方 *** 合作,开展盐碱地改良、退化草地原状覆播草原生态修复等项目。

“苜蓿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从张骞出使西域时传入中原。”张树振说,“如今我们通过科技让这棵古老的牧草焕发新生,既改良了土壤,又生产了优质饲草,还为国家的‘藏粮于地’战略贡献了草业人的力量。”

新疆呼图壁苜蓿科技小院不仅注重技术研发,还高度重视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工作。小院成立以来,已举办饲草生产技术培训15场次,如今小院已累计培训农牧民1000余人次,推广技术4项,辐射带动苜蓿生产2万余亩。张树振和他的团队经常深入到农牧民家中,与他们拉家常、交朋友,通过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各族农牧民共同学习、共同劳动、共同受益,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面对未来,张树振和他的团队计划进一步研发智能化灌溉系统、精准施肥技术等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如今,小院常驻16名学生,他们的脸被晒得黝黑,却掌握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大自然是最疗愈的。看到农牧民的生活一天天变好,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张树振说。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开盘:美股周一高开 市场关注银行并购与AI行业交易
  • 波兰法院延长拘留“北溪”爆炸案嫌疑人40天
  • 公安部交管局:预计7日返程交通流量将大幅增加
  • 高盛上调英伟达目标股价,看好其近期合作前景
  • 威瑞森任命前贝宝首席执行官丹・舒尔曼为新任首席执行官
  • 原县委书记李志伟,被严肃处理
  • 中秋发钱又摆宴,花费2000万!河南矿山老板:让员工给父母敬杯酒,比省钱更值
  • 女生称在常州太湖湾音乐节被安检强制脱衣,媒体:要安全不等于要侵权
  • 以外交部称新一批171名“全球坚韧船队”活动人士被驱逐出以色列
  • 女子被假费玉清骗走上千万,费玉清方回应
  • 新一轮楼市政策叠加促销活动,国庆中秋假期多地房产销售涨幅明显
  • 美国战争部长自曝:特朗普在白宫吼我,因没做好事
  • 以色列代表团抵达埃及,将与哈马斯谈判
  • 盘前:纳指期货涨0.70% AMD飙升34%
  • OpenAI再联手芯片巨头:有望最高获AMD 10%股权,共同部署6GW算力
  • 大阪世博会展出“国瓷(清代)精品技艺展”
  • 三名解答免疫系统如何受控的科学家获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预计美政府停摆2-4周|国庆大咖谈
  • Fifth Third将收购Comerica 成为今年美国银行业最大并购案
  • 我的新疆日记|巴基斯坦博士阿巴斯的新疆日记
  • 三位诺奖新得主,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带来“革命性希望”
  • 一边喊繁荣 一边催降息:特朗普政府的“分屏式”经济叙事
  • 西藏定日县受降雪影响350名游客已安全返程
  • 印尼学校建筑物倒塌事故遇难人数升至64人
  •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三位科学家因外周免疫耐受研究获奖
  • 看图学习·文脉华章丨月满中秋,感悟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 新内阁刚诞生总理便“闪辞”法国政坛矛盾究竟何在?
  • AMD盘前涨幅扩大至33%
  • 上海旅游节“人财两旺”:接待市民游客人数和旅游消费交易额均刷新纪录
  • 言短意长|月照两岸,共盼团圆
  • 2025生理学或医学诺奖揭晓:三位科学家因发现免疫系统“维和部队”获奖
  • 美国政府停摆持续,国债收益率走高
  • 受持续降雨影响,甘肃麦积山石窟暂时关闭
  • 五三银行拟以109亿美元全股票交易收购科美利加银行
  • “贫民饭”亮相香港,港人怒骂:“堕落”
  • 女版安倍晋三,要在一件大事上对中国下重手?
  • 美知名药店来德爱宣布关闭全美所有门店
  • 传OpenAI拟入股AMD,这家AI芯片制造商盘前暴涨25%
  • 非遗剪纸、古风集市……中秋上海处处上演“中式浪漫”
  • 佩斯科夫:希望美方支持俄有关《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期提议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