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有定期现金流的投资策略
之前有朋友问螺丝钉,能不能买入有定期现金流的基金,长期持有,获得现金流呢?
这种策略这两年确实是逐渐流行起来。
例如:
· 月薪宝策略,可以在持有过程中,按周或者按月获得定期现金流。
· 红利基金,在低估+股息率高的阶段买入,长期持有,定期获得基金分红。
这类策略并不是在国内所独有的。其实在海外市场,这类策略也有几十年的历史。
今天分享的这本书,就是介绍如何构建有定期现金流的投资策略。这本书的名字叫《无限投资:如何在不确定市场持续获利》。

[美]托比·马西斯 著
王礼 译
集团 出版
避免破产&打造无限现金流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一名税务律师,而非投资大师。
律师的视角,往往是更看重风险,以及风险发生之后的应对。很多税务、财务的律师,见到过客户因为负债破产倒闭。
所以这本书,也分为两大部分。
之一部分是介绍如何改善家庭资产负债表,避免走向家庭破产。第二部分则是介绍如何打造资产的无限现金流。
家庭负债率
例如最近几年房地产相对低迷,部分家庭也遇到了财务困难。很多是因为前几年房地产高位,背负了过高的房贷。
这对应的,就是家庭负债率。
家庭收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遇到家庭收入波动的时候,原本可能不高的房贷,压力就会变大,甚至有可能断供。家庭负债率,在30%~50%比较稳妥。
一般银行在放贷的时候,也是规定借款人月还款额不超过月收入的50%,是类似的道理。
并且随着年龄增大,收入增长速度放缓,应对风险的能力也会降低。此时家庭负债率也需要下降。更好在退休之前,家庭负债率降低到接近于0。
无限投资,不能犯这三大错误
家庭走向财务破产,往往是犯下了几个方面的错误。
(1)用负债支付开支。
例如用信用卡、花呗来消费。
(2)用收入购买负债。
例如之前在房地产牛市高位,从银行借了很多钱买房,结果房价下跌。
(3)用负债购买负债。
例如贷款买超过家庭承受能力的豪车。车属于消费品,往往买入的那一刻开始就会逐渐贬值。
想要实现「无限投资」,那从一开始,家庭财务上就不能犯下这几项错误。
三大法则,重构关系
作者提出了三大法则,来重构收入-家庭资产的关系。
(1)法则一:用收入购买资产。
能产生现金流的是资产。例如债券的利息现金流、股票的分红现金流、房地产的租金现金流。
而用收入定期购买资产,这个过程,就是定投。因为我们的收入是定期发生在未来的,新增收入最适合的投资方式就是定投。
(2)法则二:用资产支付开支。
逐渐积累起来的资产,其收益、现金流,可以逐渐覆盖家庭生活开支。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4%法则,也被称为财务自由法则。
比如说家庭年开销在20万元,那可以倒推出满足财务自由所需要的最少资金量:20万元/4%=500万元。反过来,如果一个家庭有500万元的资产,做好资产配置,可以满足每年不超过20万元的消费支出。
(3)法则三:用资产偿还负债。
逐渐降低家庭负债率,让家庭资产负债表比较健康。家庭负债率,降低到30%~50%比较稳妥。并且年龄越大,负债率也要更低。
总结
上面的这些法则,都用到了资产。能产生现金流的是资产。
换句话说,「无限投资」的核心,就变成了积累有现金流的若干种资产。最终获得资产的「无限现金流」。
这本书的作者也是红利策略的忠实投资者。如何基于红利类品种、债券、房地产信托基金等品种打造资产的「无限现金流」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来源:银行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