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之一,源远流长的漆器工艺和文化也流传并影响邻国日本。日本至今仍保留着众多国内罕见的宋元时期中国漆器名品。
澎湃新闻获悉,9月26日,上海博物馆与东京国立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红翠斗芳菲:宋元明漆器珍品展” 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对外展出,通过127件文物,系统梳理中国漆器的艺术成就。其中来自日本收藏机构的展品112件,约半数为传世罕见的宋元漆器珍品,更是此次展览的重要看点。
中国漆器工艺的巅峰之作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之一,漆器工艺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进步,到了宋元时代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出现了雕漆、填漆、戗金、螺钿等多种漆器工艺。此次展览展品总数127件,汇聚了东京国立博物馆、根津美术馆、出光美术馆、九州国立博物馆等日本多家著名收藏机构的中国漆器精品以及国内博物馆收藏的出土宋元漆器精品。

剔黑楼阁人物图圆盘 南宋 12-13世纪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唐代以来,伴随着文化交流,东渡日本的中国漆器成为皇家贵族竞相珍藏之宝物。漆器在中国是作为普通日用品,而日本自古崇尚中国文化,漆器进入日本作为一种外来品,成为日本的社会风尚,皇家贵族、寺庙都对其极为珍视,将其保存得很好。所以日本保留了大量中国宋元时期的漆器珍品,并成为他们后期漆器工艺模仿效法的榜样。
“可以说漆器已经深入到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和价值体系。日本的漆器工艺应该说是在中国漆器工艺技术的基础上,按照他们自己的审美体系再进行发展。”孙峰说,上博之所以举办这个展览,将日本藏中国漆器珍品汇聚一堂,就是想让观众看到中国的漆器艺术成就所达到的高度。
展览的种子很早前就已经播下
纵观日本漆器发展的历史,中国的漆器深刻影响了日本的莳绘工艺,同时又返回影响中国的漆器工艺,展览呈现了中日两国间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特意从日本赴中国参加展览开幕式的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馆长藤原诚说,此次是他第二次来上海,之一次是去苏州博物馆飞机落地上海在上海转车,而今天中午一下飞机就赶赴上博的展厅,对上海还只留下匆匆一瞥的印象,但是留下非常繁华的印象。藤原诚表示,“中国的漆器对日本影响非常大。日本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中国的文化,也接受中国的文化,在接受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培养自己的文化和审美。”
展览展出的日本博物馆、美术馆、寺庙等收藏的中国漆器中,不乏世界上珍稀的宋元时期作品,很多在如今的中国已罕见。“我期望通过此次展览能让中国的观众了解原本是中国 *** 的精彩展品,能够更加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这也是我们合作举办此次展览的一个初衷。”藤原诚说。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表示,“这些跨越沧海、静驻东瀛数百载的珍品重返故土,带来的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次文明血脉的深情重逢。”
据悉,此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两馆继2006年“中日书法珍品展”、 2010年“千年丹青—日本、中国藏唐宋元绘画精品展”之后再度合作。
孙峰介绍,将日本藏宋元明漆器珍品汇聚一堂,这是少有规格的中国漆器展,办展难度亦很大,得益于上海博物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长期友好的关系。“这个展览起头很久了,要追溯到汪庆正馆长在世时,他知道东博的一位副馆长是研究中国漆器的专家,就委托他一定要把这些好的中国漆器介绍到中国来,但是展览真正筹备过程大概是6年时间。”
可以说,虽然展览现在开幕,但上海博物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友谊、中日文化交流的种子在很早之前就播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