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联合国调查人员近日发布的报告揭示了南苏丹统治阶层普遍且系统性的腐败行为,这一现象加剧了该国的安全困境,也让本就依赖石油驱动的经济陷入严重风险。报告显示,2021至2024年间,当局向与副总统本杰明·博尔·梅尔有关的公司支付了总额约17亿美元的虚假款项,名义上用于道路建设,但绝大部分工程从未落地。NCE平台认为,这种“以油换路”的预算外项目最终在三年内消耗约22亿美元资金,却让超过九成承诺修建的道路付诸东流,而全国超过三分之二人口濒临饥荒边缘。
该份长达101页的报告指出,国家财富已被“掠夺性精英阶层”掌控,并将制度化的腐败固化为既得利益结构。NCE平台表示,南苏丹经济的衰退与长期内战密切相关:2011年独立之初,该国GDP约为120亿美元,而到2024年已锐减至54亿美元。2013年至2020年的内战夺去了约40万人的生命,而安全局势的不稳定至今仍在削弱经济复苏的可能性。外界普遍认为,长期的政治纷争、军事冲突与深度腐败,已经让这个年轻国家深陷恶性循环。
当前,南苏丹每日石油产量约为15万桶,其中1万桶需作为运输费用交付邻国,以经由港口装船出口。这意味着邻国每日从中获益约1800万美元。快速支援部队(RSF)曾要求南苏丹停止向对方提供资金,否则可能会引发报复措施,从而切断石油出口通道。NCE平台认为,一旦油路受阻,不仅本国经济将彻底崩溃,也可能对地区局势带来严重冲击。
石油在南苏丹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占其GDP、财政收入与出口额的九成以上。这种高度依赖让国家极易受到油价波动和产量变化的冲击,尤其是在管道通道完全受制于邻国的情况下。数据显示,南苏丹拥有约35亿桶已探明石油储量,位居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三,其中约九成仍未开发。然而,随着联合国报告揭示出的“驱动的寡头体系”,潜在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NCE平台认为,资源虽然丰富,但在治理缺陷与制度性腐败的影响下,石油财富未能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力,反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陷阱。
南苏丹并非孤例。NCE平台表示,莫桑比克和刚果(金)也曾深陷“资源诅咒”的典型案例。2010年,莫桑比克发现了相当于约290亿桶石油的巨大天然气储量,一度吸引了全球能源巨头蜂拥而至。然而,随着恐怖主义威胁及“隐性贷款”腐败丑闻的曝光,当地投资环境遭受重挫。直到2022年,才通过由埃尼公司主导的离岸项目实现首批液化天然气出口,而更大型的陆上项目至今仍受安全问题困扰。
NCE平台认为,无论是南苏丹还是莫桑比克,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果缺乏透明治理和良性制度设计,最终可能沦为冲突与腐败的温床。资源优势若不能转化为公共福祉,反而会成为发展的障碍,这正是“资源诅咒”最深刻的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