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鲁郑表示,面对政治危机,马克龙眼下面临几个选择,但均充满挑战。
据新华社报道,法国总理勒科尔尼 6 日突然向总统马克龙递交辞呈,随后得到马克龙批准。勒科尔尼在任仅 27 天,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任期最短的总理,也成为马克龙总统任内下台的第七位总理。
就在 5 日晚,法国总统府公布新一届 *** 首批成员名单,马克龙原定于 6 日举行首次新内阁会议。新内阁刚诞生总理便 " 闪辞 ", 法国再次陷入政治危机。勒科尔尼为何辞职?马克龙将采取何种措施应对危机?
多重因素叠加影响
勒科尔尼在辞职后发表的讲话中表示,他 " 履行总理职权的条件已不满足 ",并列举三方面原因。一是 *** 此前已声明放弃行使可绕过议会投票、直接通过法案的宪法权力,为政党协商营造了良好环境,但部分政党视若无睹;二是因为部分政党之间党争不断,互不妥协;三是因为新内阁名单引发反对派强烈批评,在 *** 和执政联盟内部也引发巨大分歧。

10 月 6 日,勒科尔尼在法国巴黎总理府马提翁宫发表讲话。图源:新华社
今年 9 月 9 日,马克龙任命时任国防部长勒科尔尼接替被迫下台的贝鲁,担任 *** 总理一职。10 月 5 日,勒科尔尼正式组阁。勒科尔尼自 2022 年 5 月起出任国防部长,被法国媒体视作马克龙的忠实追随者。
旅法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宋鲁郑认为这一事件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反映出当前法国政治格局的深刻裂痕和马克龙 *** 面临的严峻挑战。
首先,勒科尔尼被任命为总理的过程本身就不寻常。在第五共和国的传统中,总理通常在一周内就能完成新 *** 的组建,但勒科尔尼却用了将近四周的时间才勉强敲定内阁名单。这一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或许已经预示了新 *** 未来的不稳定性。
其次,勒科尔尼被任命为总理的方式进一步加剧了政治对立。马克龙选择的勒科尔尼为其核心嫡系,而非结盟政党。这一决定被视为一种 " 政治上的倒退 "。因为在此前国会解散后,马克龙曾两次任命来自盟友阵营的总理候选人,尽管均以失败告终,但至少试图扩大民意基础。而这次转向本阵营人选,不仅缩小了 *** 的支持范围,还激化了反对派的敌意。
最后,新 *** 的成员构成在某种程度上成为 "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勒科尔尼任命的内阁中,首批 18 位部长里有 12 人是旧面孔,核心岗位几乎原封不动,给人以换汤不换药的印象。
反对党认为,勒科尔尼这样的安排不仅没有吸取教训,反而是在延续旧有格局。尤其是任命广受反对派批评的前财政部长勒梅尔为国防部长,引发了共和党的愤怒,并威胁退出 *** 。
此外,政策上的僵化也是勒科尔尼下台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组阁过程中,勒科尔尼未能与左派或极右派达成实质妥协,特别是在财政预算等核心议题上,他坚持保留了前任 *** 制定的方案,未作出任何重大让步。
深层危机引发困局
去年 6 月,马克龙宣布解散国民议会并提前举行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新一届国民议会分裂为三个高度极化的阵营: *** " 新人民阵线 " 议席数位居之一,其次是马克龙领导的执政党联盟,极右翼国民联盟位列第三。三个阵营的政策针锋相对,一直无法达成妥协。由于执政党联盟在国民议会所占议席数远不及半数,因此反对派很容易通过投票弹劾总理。勒科尔尼曾坦言,他是 " 极为弱势 " 的总理。

法国总统马克龙。图源:新华社
宋鲁郑表示,面对政治危机,马克龙眼下面临几个选择,但均充满挑战。
一是解散国会重新选举,但由于马克龙当前支持率已跌至低谷,这一选项可能进一步削弱其政治影响力,因而可能性不大。二是任命左派或极右国民联盟的政治人物出任总理,但这与马克龙的政治立场相悖,尤其是与极右结盟几乎不可想象,而与社会党等中间力量合作也因政策分歧难以实现。三是在本阵营中另选总理并大幅调整政策,但这涉及到捍卫马克龙政治遗产的问题,在距离下届总统大选不过一年多时间的情况下,妥协空间十分有限。
" 无论如何,此次 *** 垮台暴露了法国政治陷入僵局的深层危机。" 宋鲁郑说," 马克龙若想打破困局,必须在策略上做出根本性改变,否则动荡还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