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坚定文化自信走向未来——写在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之际

音符科技网

晨光漫过太和殿层叠的琉璃屋顶,紫禁城的红墙黄瓦熠熠生辉,深沉而生动。当阳光为这座世界上现存规模更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代宫殿建筑群披上华彩,605岁的紫禁城,即将迎来它作为博物院的之一百个春秋。

历史和现实,在此刻交汇。午门展厅,观众怀着对中华文明的渴慕和崇敬,凝神观看《清明上河图》《伯远帖》《五牛图》等文物珍品。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特展“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从昔日的皇家禁宫,到今日承载亿万民众文化向往的现代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的百年,是中国博物馆事业从筚路蓝缕到蓬勃辉煌的缩影。它见证着国家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讲述着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的故事。

新时代以来,这座承载着中华文明基因的巍峨殿堂,书写着典守文脉、服务人民、活化利用的崭新篇章。

典守文脉,用生命守护国宝

截至2024年底,故宫博物院藏品数量超过195万件(套)。这是故宫博物院第五次文物清理深化和延续的成果。

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创造的文化瑰宝,蔚为大观。

近百年来,故宫博物院进行过5次文物清理工作。从2014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开始了对甲骨、明清尺牍、清宫老照片等15个大类文物藏品的清查整理。文物数量由2010年公布的180万余件(套)再次增长。

摸清家底,是文物保护和研究的前提。故宫博物院以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将文物本体安全和文化价值挖掘置于首位,体现了守护中华文明根脉的使命担当。

建院之初,面对年久失修的建筑和散佚各处的文物,之一代故宫人开始了艰难的整理与保护工作。

真正的考验,出现在抗战时期。1933年,为保护国宝免遭日寇劫掠,故宫博物院开启了世界文物史上规模更大、历时最久、行程最长的文物大迁徙——文物南迁。

上万箱文物、10余年颠沛、数万里山河,故宫人头顶炮火,以血肉之躯守护国宝。“人在,国宝在”,动乱中,有故宫人为之献出生命;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文物得到妥善管护,创造了战争环境下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奇迹。

故宫出版社原社长章宏伟感叹,故宫人把故宫文物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连在了一起,与民族独立、民族尊严连在了一起,有一种“视国宝为生命”的信念。

硝烟散去,守护未止。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 *** 的高度重视下,故宫博物院古建修复工作全面展开。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先后拨出2000多万元专款,修缮保养年久失修的殿宇。“故宫博物院于1953年组建了专门的古建维修队,在成立初的10年间完成430多项工程,使故宫16万平方米古建筑大都得到了不同规模的修缮,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故宫古建的修缮程序、技术和经验。”

1961年,故宫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故宫的保护进入新阶段。

2002年,故宫整体修缮保护工程启动,这是近百年来更大规模的古建筑整体维修。“这不仅仅是一次维修,更是一项历史使命。”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晋宏逵说,从武英殿到宝蕴楼,从钦安殿到慈宁宫,大修持续18年,让故宫开放区域从不足30%扩大到65%以上,“以开放促保护”获得成功。

进入新时代,故宫博物院提出“平安故宫”建设,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文物防震、消防安防系统全面升级。用消防设施与智能化风险预警平台,筑起“铜墙铁壁”;恒温恒湿的现代化地下库房,确保百万件文物“延年益寿”;北院区建设,拓展文物修复、展示与保护空间。今天的故宫博物院,一个覆盖地下、地面、空中的立体安防系统,已然建成。

“故宫保护模式的深层价值,在于科技和人文双轮驱动,构建起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守护提供可借鉴的东方智慧。”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都海江说。

百年来,一代代故宫人薪火相传,以敬畏之心守护着中华文明的宝贵载体,确保将这座历经沧桑的古老宫殿“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说,在时代风云中,“视国宝为生命”的信念不断传承深化,成为推动故宫博物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

服务人民,从皇家禁宫到现代博物院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开院首日,早上不到8点,神武门前已是人头攒动,人们热切期盼一睹故宫风采。

这一场景具有象征意义:几百年来被宫墙阻隔在外的普通民众,此刻可以走进宫殿。

向民众开放,是故宫博物院的基因,也成为贯穿其百年历程的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矢志不渝的追求,就是让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更大程度地惠及最广大人民,满足人民不断提升的文化精神需要。”王旭东说。

建院之初,故宫博物院便提出,不仅要保护文物,更要“化私为公”。

上世纪20年代,易培基成为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后,故宫可供展览开放的面积逐步扩大,开始举办各种展览。

抗战时期,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及西迁期间,多次举办国内外文物展览,传播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认同。

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充实展览内容,在紫禁城中轴线上的三大殿、后三宫以及西六宫设宫廷史迹原状陈列,在西、东路设历代艺术馆、绘画馆和珍宝馆等专题陈列,这一原状陈列与专题陈列相结合的格局和展陈理念,沿承至今。

改革开放时期,故宫博物院逐步完善博物馆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发展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及传播体系。

随着开放的深入,一道难题很快摆在面前。

1949年,故宫参观人次为100万,2002年增长到700万。2012年,故宫参观人次突破1500万。宫门内外,假期单日峰值一度冲破18万。

观众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中轴线“堵点”常态化,文物安全、古建承载力与参观体验同时告急。开放和保护,成为故宫博物院必须破解的命题。

2015年6月13日,故宫首次实行“每日限流8万人次”的新规。“限流不仅是为了缓解压力,更是通过精细化管理,让参观变得有尊严、有温度。”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坦言。

10年探索,故宫博物院形成了一套科学模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预约、错峰、限流”机制,智能导览系统实时监测各区域人流,引导观众避开拥堵……“限流不是拒绝,而是为了更高质量的相遇。”一位故宫博物院讲解员的话,道出了真谛。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一种辩证思维。故宫博物院通过科学管理和服务提升,将“以人民为中心”生动实践在文博领域。

扩大开放区域,开放寿康宫、慈宁宫区域,午门雁翅楼成为展厅,有效分散客流,优化参观路线;

推出“一站式”票务系统,缩短进馆时间,青少年和老年观众可享便捷预约通道;

改善洗手间、休息区、标识系统、无障碍设施等,提升基础服务舒适度;

完善官方网站、APP、小程序功能,提供票务、导览、信息查询等全方位线上服务;

提供多语种讲解器、志愿讲解、智慧导览、专题导览等,满足不同观众需求;

开展丰富的社会教育活动,举办“故宫知识课堂”“暑期公益体验课”等活动,出版包括绘本、读本、游戏书等多种类型的教育图书,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开设针对 *** ,针对残障人群的数字化手语导览项目、无障碍志愿服务相继推出;

推出“百堂故宫传统文化公益课”项目,2年时间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入近40所学校,将故宫文化送到边疆民族地区,以至海外。

…………

“故宫博物院的服务不断提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舟评价,“这体现了世界级博物馆的人文温度。”

从最初开放三大殿,到今天开放面积不断扩大;从观众蜂拥而至、拥挤不堪,到获得有尊严、有深度的文化体验;从深锁库房的文物,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数字藏品……这座历经时代风雨的博物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成为滋养民族精神的文化殿堂。

活化利用,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

*** 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故宫博物院的百年,是一部中华瑰宝的焕彩史,也是一部时代洪流中文化遗产永续发展的探索史。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2025年8月,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美国“展卷”。这部以故宫博物院收藏画作《千里江山图》为背景创作的作品,已在全球巡演超过800场,是故宫“文物活化”的代表。新时代的故宫,让沉睡的文物以多元姿态活在当下。

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故宫博物院深度挖掘文物蕴含的文化、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融入当代生活,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展现了旺盛的文化创新活力。

从现象级大展“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到“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故宫博物院通过展览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多媒体、场景复原、沉浸式体验等现代展陈理念与技术的应用,增强了展览的感染力、互动性和教育性。

从故宫文具、“紫禁瑞兽”帆布包到“故宫猫”鼠标垫、故宫口红,基于故宫文物元素与文化内涵的创意产品不断破圈,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故宫文创让观众把“故宫文化带回家”的同时,也让传统文化以时尚、亲切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

从推出中外文物交流展览、创造性举办“太和论坛”等重要国际会议到开展国际合作、制定国际标准,故宫博物院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展现了中华文明魅力,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贡献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

从陶瓷馆的文物能“开口说话”,到养心殿用AR让历史场景重现,故宫博物院利用数字赋能,打造“永不落幕的紫禁城”。VR/AR、数字展览、线上直播的推出,提供超越物理空间的体验。数字文物库上线海量高清文物图像,供公众免费欣赏、研究。“故宫博物院”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新媒体,“每日故宫”等APP,以活泼亲民的方式传播故宫文化。“故宫猫”文物表情包、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等圈粉年轻一代,让庄严的故宫变得可亲可感。

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主任苏怡说:“我们希望,观众离开故宫时,带走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敢于创新的心灵。”

“原来你是这样的故宫”“此生无悔入华夏”“我们有多年轻?上下五千年!”年轻人对故宫的评价,表达着对青春故宫的喜爱。充满鲜活时代感的故宫,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窗口,引发强烈的文化认同。

“在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 *** 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我们要把故宫博物院建成国际一流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让故宫不仅守护着历史的记忆,更成为启迪未来、激发创造的重要力量。”王旭东说。

百年沧桑,初心如磐。站在新的百年的起点,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征程上,故宫博物院将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华,书写传承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辉煌篇章。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央行今日开展1.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 闻泰科技:因存在尚未披露的重要信息,公司股票今日开市起停牌
  • 10月9日投资早报|比亚迪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5.52%,赛力斯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19.44%,德力股份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股票停牌
  • 现货黄金涨破4000美元,ETF规模已激增逾千亿,后市机会还有多少?
  • 国金证券:对于弱美元逻辑的过度依赖将意味着牛市行进中需要一次换挡
  • “鸡排哥”登顶:烟火气如何接住泼天富贵?
  • 刚果(金)政府称继续坚持和平进程,多哈对话将重启
  • 2025年度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受理群众反映和职工报告问题隐患线索工作正式启动
  • 中信建投:建议关注金银铜等有色板块投资机遇
  • 2025国庆档影片观察1|各有“绝活”,也各有缺憾
  • 2025国庆档票房超18亿,全年票房有望冲击500亿
  • 从敦煌艺术的地藏王菩萨说起
  • 今年十一,酒店业被年轻人的帐篷干翻了?
  • 酷派集团:进一步出售120.55万股CLSK股份
  • 汇丰拟将恒生银行私有化,交易价值约2907亿港元
  • 访谈|这批罕见姑苏版画何以被美国博物馆联手购藏
  • 人保启元惠众、太平私募完成私募管理人备案登记
  • 细叶榕科技完成出售香港物业
  • 维力生活科技:清盘呈请聆讯押后至2026年2月9日
  • 重塑能源拟回购不超8000万港元股份
  • CMON附属拟308万新加坡元出售一物业
  • AI早报 | 软银集团拟以53.75亿美元收购ABB机器人业务;深创投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成立,出资额15.5亿
  • 云工场于10月8日斥资791.24万港元回购164.8万股
  • 微创机器人-B: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全球订单逾百台
  • 融资资金大幅买入!5只可控核聚变概念股火了(名单)
  • 维立志博-B:2款创新药研究成果将亮相第67届ASH年会
  • 特朗普与以总理通电话,相互祝贺签署释放被扣押人员的历史性协议
  • 消息称微软Copilot将使用哈佛医疗信息,以减少对OpenAI依赖
  • 紫金黄金国际:悉数行使超额配股权
  • 美联储纪要:今年将进一步降息,关税仍将推高通胀
  • FIRST CREDIT:GEM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
  • 马斯克花钱消灾,与推特前CEO等高管和解9亿补偿金诉讼
  • 国际金价首次突破4000美元专家:货币体系重构的信号弹
  • 美国政府停摆逾一周,金价再创新高
  • 《大空头》原型称美国经济是“双城记”:人工智能之外的增长几乎为零
  • 留给马克龙的时间不多了
  • 华泰证券:预计节后债市偏弱震荡
  • 美联储,大消息!芯片巨头3天大涨超40%!
  • 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通电话
  • “为了追赶中国先进战斗机”,终于等到美媒说这句话了!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