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2,日本又双叒叕获奖了,我们该关注什么?

音符科技网

十年前,国庆假期,一通来自斯德哥尔摩的 *** ,唤醒了中国科学界的集体记忆——屠呦呦先生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作为全世界公认的自然科学领域更高荣誉奖,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项几乎囊括了 20 世纪以来更具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代表了现代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

每年 " 诺奖时间 ",人们在预测获奖者时,总会期盼,今年是否会有华人科学家登上这科学圣殿。这般期待,在 " 隔壁邻居 " 日本获得诺奖时,显得更为强烈,也带着一丝不甘。

是的,他们又拿诺奖了。北京时间 8 日傍晚,随着诺贝尔化学家的揭晓,本年度诺奖自然科学奖项的颁布正式落幕。日本又增添了两名诺贝尔奖得主——大阪大学教授坂口志文荣获生理学或医学奖,京都大学教授北川进荣获化学奖。

202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日本大阪大学免疫前沿研究中心教授坂口志文出席新闻发布会

2025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北川进出席新闻发布会

这意味着,本世纪 25 年时间里,日本已经诞生了 22 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获奖者(包括三名美籍)——几乎平均每年都有 1 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

‌ 百廿年的诺奖星河中,欧美科学家曾如恒星般璀璨夺目。但如果你把目光投向亚洲大陆,日本这几年的光芒,确实愈发耀眼。

国内不少人把日本的 " 诺奖井喷 ",归功于 2001 年出台的 " 第二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 ——该计划提出,"50 年内要拿 30 个诺贝尔奖 " ——曾经被嘲笑的 " 狂妄 ",如今却越来越真实。但在日本,几乎很少有人把诺奖的到来归功于计划,甚至多位诺奖得主都毫不客气批评了日本 *** 出台的包括这一计划在内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政策。

挺有意思!不妨来看看新科诺奖得主坂口志文的观点:培养优秀科研人才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敏锐地发现并紧紧抓住那些真正有趣的研究 " 种子 ";二是社会要对有潜力、有深度的技术研究,给予更慷慨、更持久的支持。

他绝不是孤例。21 世纪以来,日本成为 " 诺奖工厂 ",绝不是靠某项计划就能催生的——而是靠一种深厚积淀,特别是系统支持下的水到渠成。

一位曾在日本留学和科研十数年的一线科研人员这样总结:在日本,一旦当上助理教授,就有完全的科研自由,几乎不可能被解雇,如是,日本科研人员往往更专注于创新性极强的研究,即使几十年不出成果,也没有任何问题;日本科研人员的收入完全依赖于工龄、职称等,和承担科研经费的多少基本没关系,这样,有限的科研经费会自动分配到最需要的科研人员手里;再有就是,在日本当科学家,不会发大财,但能让你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种确定性,吸引了大量专注于科学研究的学者们从事研究工作 ……

如果把目光再放 " 久 " 一点,从教育入手," 隔壁邻居 " 有着尊重好奇心的教育土壤。多位诺奖得主的回忆 " 不约而同 ":亲近自然、自由阅读、家庭熏陶。

所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崛起,需要勇攀高峰的雄心,也需要守护那份纯粹好奇心,允许 " 慢科学 " 生根发芽的耐心和定力。正如一锅需要慢炖的 " 老汤 ",火候未到,滋味自然不会完全显现。

当地时间 2015 年 12 月 10 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举行,2015 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领奖

这几年,每当华人科学家摘诺奖的期盼落空,而 " 隔壁邻居 " 又一次大放异彩时,那篇 2013 年某位大咖《十年后,国人获诺奖成家常便饭》的新闻就会被拿出来 " 示众 "。这么做,挺无聊,也根本没有意义。打个国人常听到的比方来说:科研就像种竹子,前四年只能长 3 厘米,但从第五年开始,每天能长 30 厘米,你不能因为没看到破土而出,就否定地下的生长。

实际上,中国科研已然走在了从量变到质变的 " 爬坡期 ",诸多领域实现了 " 静悄悄的革命 ";有着 " 诺奖风向标 " 之称的引文桂冠奖,今年首次迎来了中国内地科学家;在科研经费上的持续稳定投入,也成为世界其他国家科学家羡慕的对象;人们也越来越多感受到,基础教育里,更多的时间被拿来用于社会实践而不是应试 ……

我们一直相信,也愿意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将迎来原创性发现被世界更多认可的一天。那时,我们会感悟到,这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就像品茶,太急着喝会烫嘴,静心等待才能尝出真味。

所以说,与其焦虑地盯着诺贝尔奖,不如回头夯实我们基础研究的土壤。当诺奖的光环褪去,科学探索的本质是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奖章只是沿途意外的风景。

做好自己的事,时间自会给出更好的答案。

海报设计:邵竞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郜阳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国庆中秋假期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金额13.26万亿元
  • 德国议会废除“三年快速入籍”法律
  • 迅策科技,拟港股IPO
  • 《战地风云》团队创立DevAlly,募资200万欧元助力企业合规欧洲新无障碍法规
  • 双英集团北交所IPO:核心客户业绩承压遭监管追问
  • 首日暴涨后次日收跌近14%!国产吸入制剂企业长风药业登陆港股,营收严重依赖单一产品
  • 航天长峰:副总裁郭会明因到龄退休离任
  • 四川省地震局:初判近几日原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 三部门:调整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 兰生股份:常务副总裁周巍因工作变动离任
  • 3600亿龙头,尾盘涨停,创历史新高
  • 法拉利首款纯电车型Elettrica发布
  • 海思科:HSK36357胶囊新适应症IND申请获受理
  • 商务部就不可靠实体清单有关措施答记者问
  • 央媒关注AI造假:“一秒生成制服照”? AI岂能如此换装
  • 刘小涛任江苏省代省长
  • 郑钦文因肘部受伤退出WTA500东京站
  • 阿维塔回应汽车起火:排除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压电控故障等导致起火
  • “太容易了”10名囚犯凿墙越狱留字挑衅,最后一人逃亡4个多月落网,其女友系帮凶之一
  • 美政府解雇一名未申报与中国公民恋爱的雇员,外交部回应
  • 【中国展区扩容亮相美国国际会议与奖励旅游展】
  • 热点问答丨俄罗斯总统中亚之行谈什么?锚定了哪些目标?
  • 小摩:汇丰控股私有化恒生银行短期阵痛长期获益 目标价122港元
  • 许昆林辞去江苏省省长职务
  • 永州足协推出“相亲票”
  • 岚目镜观|H-1B风波正侵蚀美国“最强大脑”,根源是17年前那场危机?
  • 平治信息:子公司深圳兆能预中标中国电信天翼网关4.0集中采购项目
  • 英伟达20亿美元入股xAI,黄仁勋:凡是马斯克参与的都想投资,遗憾投得不够多
  • 告别延迟!新浪财经APP如何让国内用户免费看懂美股
  • 金价突破4000美元 未来需关注哪些因素?
  • 巴西对华耐火材料发起反倾销调查
  • 泽连斯基:特朗普支持乌打击俄能源等目标,承诺提供远程武器
  • 国庆档票房18.35亿元,节后影视院线板块整体下跌
  • 免费、快、全!新浪财经APP成国内投资者看美股实时行情首选
  • 突发警告!AI泡沫,或引发“剧烈的市场回调”
  • 一企业生产假冒“始祖鸟”“阿迪达斯”等涉案2亿余元,6人被判
  • 皇庭国际:核心资产“皇庭广场”被以物抵债,或引发退市风险
  • 收评:港股恒指跌0.29% 科指跌0.66% 科网股走强 高铁基建股普涨 黄金股活跃
  • 男子称数百人在“畅购商城”APP下单购黄金制品后无法登录,东莞警方介入
  • 第十三届全国矿山救援技能竞赛将于10月14日在山东开幕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