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截至9月30日,全市场基金平均收益近19%,其 *** 有92只公募基金实现收益翻倍,更高收益率近200%
文|《财经》记者 黄慧玲
编辑|郭楠 陆玲
国庆长假归来,市场的做多热情集中释放。
10月9日,A股高开高走,上证指数突破3900点整数大关,刷新2015年8月19日以来新高。深证成指上涨1.47%,创业板上涨0.73%,科创50上涨2.93%,红利指数上涨0.65%,北证50微跌0.18%。沪深两市成交额2.67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4746亿元。3109只股票上涨,2184只股票下跌。
从板块来看,稀土、铜产业、稀有金属等有色板块上涨超7%,核电相关板块亦表现活跃。白酒、谷子经济、房地产、海运、免税店等板块下跌。
事实上,A股的结构性行情贯穿了2025年。根据Wind(万得)数据统计,截至9月30日,全市场基金平均收益近19%,其 *** 有92只公募基金实现收益翻倍,更高收益率达到194.49%。但在结构性行情中,基金业绩分化亦十分显著,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的首尾差距也超过了200%。
进入四季度,市场对行情走向的分歧与对热门赛道估值泡沫、交易拥挤等风险的关注同步升温。前期凭借科技、医药板块实现收益翻倍的绩优基金,既面临规模扩张后调仓难度加大的挑战,也需应对板块估值透支后的业绩验证压力;而普通投资者则在追涨高景气赛道与布局防御性板块的选择中纠结,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地缘政治等外部变量扰动,四季度市场的结构性博弈更趋复杂。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6.25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标志着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式进入36万亿时代。其中股票型基金5.5万亿元,混合型基金4.1万亿元。根据Wind中报数据统计,投向A股的部分在6万亿元左右。

权益类基金表现强劲
在今年前三季度的结构性行情中,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强劲。
表现更好的是国际(QDII)混合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37%,主要得益于对港、美股市场中科技、医药等行业的重仓(剔除2025年成立的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
投向A股市场为主的主动权益基金的表现与QDII不相上下。普通股票型基金与偏股混合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约为36%,灵活配置型基金今年以来收益27%。
商品型基金今年平均收益为34%,整体业绩较好。商品型基金主要投资于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或能源等大宗商品,其中以黄金类基金占比更高。2025年,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各国央行持续购金以及美国贸易政策引发的通胀担忧等多重因素不断推高金价上涨。
股票型FOF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近30%,7月后业绩增长加快。这类基金主要投资于其他股票型基金,通过合理配置不同风格、不同行业的股票型基金,分散了风险,同时也分享了权益市场上涨的红利。
被动指数型基金与增强指数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也在30%左右。指数型基金以紧密跟踪特定指数为主要任务,2025年市场整体呈上涨态势,这些指数也随之上升,被动指数型基金因此获取了市场平均收益。
固定收益类方面,中长期纯债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等低风险基金今年表现不佳,部分产品三季度期间出现小幅负增长。从宏观环境看,随着2025年经济预期逐步复苏,市场对利率上行的担忧加剧。由于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反向变动关系,且中长期债券对利率变化更为敏感,利率上行预期直接导致债券价格下跌,从而制约了乃至拖累了这类主要持有债券资产的基金净值表现。


92只基金收益翻倍
Wind数据显示,今年已有92只基金实现收益翻倍,远超过去数年的同期水平。永赢科技智选以194.49%的收益率位居榜首,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以155.14%的收益率紧随其后。

从业绩分布来看,收益率在120%-140%之间的基金共有8只,包括中欧数字经济、恒越优势精选、中航机遇领航等产品。收益率在100%-120%之间的基金数量最为集中,达到78只,包括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汇安成长优选、安信新回报等。
从基金类型来看,偏股混合型基金成为高收益阵营的绝对主力。数据显示,收益翻倍的基金中,有51只为偏股混合型基金,占比达到55%。
灵活配置型基金亦有15只产品收益翻倍。此类基金在资产配置方面具有更高灵活性,部分产品通过准确把握股债轮动机会,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实现了可观收益。
被动指数型基金和国际(QDII)基金分别有6只和15只产品收益翻倍,主要集中在医药、科技等细分赛道。其中,港股创新药ETF系列产品表现尤为突出,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等多只主题ETF收益率超过110%。
从基金规模角度观察,中小规模基金在高收益阵营中占据主导地位。数据显示,规模低于10亿元的产品共有75只,规模在10-50亿元之间的产品有13只;规模超过50亿元的产品仅有4只。
在结构性行情中,中小规模基金通常具有更好的调仓灵活性和个股集中度,更容易实现突出的业绩表现。不过,部分绩优基金在三季度出现了明显的资金流入,规模快速攀升,这对未来这些基金的调仓能力和业绩持续性提出了新的挑战。

科技、医药驱动上涨
进一步分析高收益基金的投资布局可以看到,科技与医药板块成为推动基金业绩上涨的主要动力。

在科技板块方面,
冯炉丹也提醒投资者,AI行业在技术快速发展与市场商业化进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具体而言,技术演进的速度可能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或政策风险等因素,可能影响投资回报。
“今日创新药板块再次下跌,基本面方面并无大变化。”平安基金基金经理周思聪认为,经历了最近两个多月的震荡和盘整,“无论资产优劣和确定性的强弱,有个创新药资产就预期要BD”的非理性行为可能会冷静。“产品已经成药、有业绩、或者产品临床阶段靠后BD确定性强的中大型市值的创新药企业可能重新获得市场的关注。下一阶段,行情的核心特征有望从情绪驱动的修复向基本面驱动的增长转变。”
“市场在短期快速上涨后需要时间消化,预计短期维持区间震荡格局,或以结构性机会为主。策略上建议稳中求进,逢低布局、避免追高。”富荣基金表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