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关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的重大发现让文学爱好者们激动不已:在她去世80多年后,她早年创作的三个短篇故事经重新发现和整理,以《维奥莱特的一生》(The Life of Violet)为名,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在10月7日出版。
这三个故事是伍尔夫对一位挚友的戏仿传记,最初创作于1907年,比她此前被学界认定的之一本小说《远航》的问世时间(1915年)还早了八年。
《维奥莱特的一生》正式出版不过5天,已迅速登上亚马逊畅销榜首位。一位Goodreads的读者写道:“读来极其迷人,处处可见她日后才华的伏笔。”
更耐人寻味的是,在第二个短篇《魔法花园》里,竟完整出现了这样一句:“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是的,我的好女人。”
这意味着,早在25岁时,伍尔夫就在短篇小说中提出了“一间自己的房间”。它比后来文学史记录的时间提前了二十年!

《维奥莱特的一生》正式出版不过5天,已迅速登上亚马逊畅销榜首位
在建造“自己的房间”中找到乐趣
这位挚友名叫玛丽·维奥莱特·狄金森(Mary Violet Dickinson),是伍尔夫早年文学生活的重要见证者与支撑者,她不仅阅读了伍尔夫的许多早期作品,给伍尔夫介绍最初的编辑和贵族朋友,也在伍尔夫1904年精神崩溃时期给予陪伴。
1907年,伍尔夫25岁,当时的署名还是本名“艾德琳·弗吉尼亚·斯蒂芬”(Adeline Virginia Stephen)。她把三篇故事的草稿寄给狄金森,并要求她和另一位朋友耐莉成为“唯一的读者”。伍尔夫对耐莉说:“不要引用它——瞧我多虚荣。也别给别人看:我都记不清它有多糟糕了。我知道半年后我得重写。我又怕做不到。”

伍尔夫 Photograph-Everett/Shutterstock
三个故事相互关联,讲述的是一位名叫维奥莱特的女人,相貌平平,身材高挑,热爱文学,拥有一个神奇的花园,并在建造“自己的房间”中找到乐趣,还前往遥远的东方——日本帮助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秩序。
整部作品融合了奇幻、童话和讽刺元素,将读者带入一个魔幻世界,它颠覆了婚姻的情节,打破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必须在美德与野心之间做出选择的观念,并颂扬了女性的友谊和欢笑。

朗利特庄园Photograph- Neil Lang/Shutterstock
当乌尔米拉走上档案馆的楼梯,她不由心跳加速:那份稿件是否真是伍尔夫的原件?档案管理员把那只奶油色的文件盒小心翼翼地递给她,她打开了,只见盒中整齐摆放着打印成册的故事,上面布满了伍尔夫本人细小而精确的修改笔迹,无疑是纽约公共图书馆所藏故事的修订版。
这些来自1908年的修改痕迹看似细微,却可见伍尔夫对这些故事的认真超乎想象。
它向我们展示了有趣的伍尔夫
说来这三篇故事的命运颇具戏剧性。1955年,狄金森家族将未修订的手稿先提供给伍尔夫的丈夫,作家、出版人伦纳德·伍尔夫,他却认为这不过是“私人玩笑,不足出版”。手稿后来辗转流入伦敦旧货店,以一先令的价格被未来的布克奖创办人汤姆·马施勒购得。他把这些故事拿给弗朗西斯·温德姆,温德姆指出了马施勒未能意识到的一点:作者“弗吉尼亚·斯蒂芬”正是“弗吉尼亚·伍尔夫”。
然而,直到此次乌尔米拉在朗利特庄园档案馆发现稿件修订版,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才决定以单行本形式完整出版,世界各地的读者也才有机会看到它。
有学者在英国《独立报》上进一步分析了《维奥莱特的一生》:它展示了伍尔夫如何在作品内部进行创作。书的开篇仅仅是乌尔米拉的简短前言与人物表,而书后则附有大量伍尔夫修改内容的注解,细致到“用逗号替换分号”、“调整段落开头”,甚至“将shrieked改为cried”……甚至连空白人名里的破折号数量,都体现了伍尔夫的幽默感与精密控制。
乌尔米拉也承担了《维奥莱特的一生》的注释工作。在她看来,新出版的《维奥莱特的一生》肯定可以加深我们对伍尔夫作为小说家、文化评论家和女性主义者的理解,“但我认为更好的一点是,它向我们展示了伍尔夫是非常有趣的一个人,她可以用一种由戏仿、夸张和幻想组成的幽默语言来写作。”

伍尔夫 Photograph- Pictorial Press Ltd/Alamy
为无数人打开通往自由的门
伍尔夫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于1941年自杀身亡。在给丈夫伦纳德的遗书中,她写道:“我确信自己又要发疯了。我觉得我们再也无法经历那样可怕的时光了,这次我也康复不了了。我开始听到各种声音,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我现在似乎在做更好的选择。”
写完遗书后,她用石头填满口袋,步行至附近湍急的乌斯河(Ouse)。她的尸体于三周后被发现,终年59岁。
“也许人们有一种固执的倾向,将她误标记为有自杀倾向的疯女人,这种倾向可能在那些没有读过她作品的人身上表现得很明显。”在接受美国公共广播电视网采访时,乌尔米拉说,“但我认为,她读者众多,遍布世界各地,大家喜欢她的作品,是因为其中充满了生命力和美感,并且具有深刻的确定性。那些不愿意以任何方式束缚自己个性或思想的年轻人,非常容易接受伍尔夫给予他们的解放、思想自由和感知自由。”

《维奥莱特的一生》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在10月7日出版
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伍尔夫写:“一个女人如果要写小说,她就必须有钱,以及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一间自己的房间》本是基于两篇讲稿。1928年10月20日和26日,伍尔夫自伦敦两次来剑桥大学就“女性与小说”一题发表演讲。1929年3月,47岁的她将两次演讲合为一文,以《女性与小说》为题,发表在美国杂志《论坛》上。而此时,她的小说《奥兰多》出版,为自己造了一座小楼,并在这里将《女性与小说》大加修改和扩充。
如今我们知道,早在她25岁那年,这个想法就已在心底成形。那时的她尚未出版小说,也尚未步入婚姻,仍在伦敦郊区的小屋中写下这些既戏谑又真诚的故事。
这些故事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它们预示了未来的思想,更因为它们记录了一个女性作家在成为“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前的自我练习——那些微小、细致、近乎孤独的写作实验。
随着《维奥莱特的一生》的出版,人们再次看到伍尔夫——她试着以文字,为自己,也为无数女性,打开通往自由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