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周三大指数,上证指数涨0.37%,深证成指跌1.26%,创业板指跌3.86%。下周市场会如何运行?看看机构怎么说。
近期的出口管制和出口许可制,既是弥补漏洞和完善制度维护国家利益,也有助于对外挺价、对内反内卷加速出清落后产能,具备合规能力和全球化运营经验的头部企业,反而可能获得更稳定的海外份额与更好的盈利水平。考虑到短期利润兑现、中期景气回升和长期叙事逻辑的平衡,当前仍然主要关注偏上游的资源板块和传统制造业。
本轮关税冲击是否会导致A股市场重复今年4月7日行情?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其一,对预期冲击的程度大幅下降。其二,政策稳市机制已提前就位。其三,市场聚焦中长期政策预期。此外,从10月10日全球市场行情来看,此次中概股下跌一方面源于全球风险情绪传导,另一方面是前期上涨后的获利回吐。自4月份低点至9月份高点,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已涨43%。中概股此次调整并非受单一外部因素主导的长期趋势转向,而是前期持续上涨后,本身存在震荡消化的需要。
中美贸易摩擦扰动再现,但别低估了市场的适应性,与4月7日的调整相比,当前指数中枢更高,但市场学习效应也在累积。股价演绎模式类似4月,但幅度可能更低。下周脉冲式调整后,不必悲观。科技没有持续调整的基础。总体市场有效突破,还是要等科技引领。
目前看来本轮更像5月,而非4月。4月的剧本是关税不停地加码,最终在市场不堪重负下,美国选择让步;5月则是首次谈判后,双方有意避免脱轨的基调已经定下,阶段性摩擦仍可控,最终以通话破局。这一次,结合周末特朗普答记者问中体现的克制,以及中方的理性应对,我们依旧认为双方之间的这一基调没有改变,不会成为市场的拐点性事件。
与25年4月份相似,我们认为这大概率又是一次典型的“TACO交易”,即短期的威胁不代表终局,仍需观察下一步的斡旋形势。如果大概率是TACO交易,那么短期下跌就提供了买入的好时机。如果顾虑当前A股估值较4月更高,可以参考19年相较于18年的情况。当前的市场环境与4月份的不同是——国内“宽货币+宽财政”的双宽基调更加明确,投资者相较于4月那一轮的“TACO交易”记忆犹新,已有应对经验;但差别在于股票市场攻守易势,当前估值水平较4月有所抬升。
周五全球风险资产价格波动加大,但尚未出现“恐慌”。而当下比4月更高的估值水平意味着,在市场本身并不存在过度恐慌带来的下跌需要修正的情况下,全球资产是否需要开始反应美国服务业与科技主导的基本面本已出现的下行是重要问题。就像4月后的反弹创下新高的核心不是TACO,当下也并非冲突缓和就足以支撑继续上行。我们预计全球风险资产调整并不剧烈,但反而需要较长时间消化。
中国资产的牛市并不会戛然而止。2025年10月10日事件谈判意味更浓,本质上反映中国在稀土等关键资源上的战略主动——这或意味着本次冲击的实质性影响更小。因此,上一轮冲击没有击倒的行情,本次或将延续。
我们认为“涨价”趋势一旦形成,只要看涨的逻辑——货币层面的降息和弱美元、还是产业层面的结构性供需矛盾——若没有发生逆转,则不宜在左侧轻言“价格顶”,在趋势中积极参与、积极持有为上策。具体而言,我们建议关注已经形成涨价趋势的方向,以及价格底部确立、有涨价预期的细分,包括:有色金属中的贵金属(金、银)和战略小金属(稀土、钴、钨),化工中的PTA、农药,以存储为首的芯片半导体,新能源方向的电芯和上游材料、风电(整机和部分原材料零部件)以及覆铜板等算力硬件。
本周上证升破3900点后回落,市场波动明显。展望后市,双创指数均跌破上升趋势线,若短期不能修复则需调整;上证指数则形成日线5 浪结构,有望继续上行。但周五外部冲击骤然而至,短期内走势或偏震荡。当然,综合多方因素考虑,借鉴4 月7日走势,我们仍然对系统性“慢”牛保持信心,若有可观回调视为增配机会。
由于中美就关税问题,在4 月以来已进行了多轮谈判,此次双方的动作基本抹除了此前谈判成果。未来中美之间大概率会继续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但随着中国出口美国商品比例不断下滑,美国的谈判筹码在持续缩减,双方之间的冲突逐步走向缓和是大概率事件,但过程中难免出现一定波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