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讨会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图
10月12日,在“2025年北京大学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论坛——联合国与全球治理:迈向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学术研讨会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张宁指出,面向时代需求,我国在具备国际胜任力的人才方面比较紧缺,需要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培养。
会上,张宁在题为《国际组织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的报告中指出,当前,中国在全球治理、国际组织、“一带一路”、国际传媒、国际体育、国际金融等多个领域存在国际化人才紧缺问题。
他结合一项针对207位中国在国际组织实习半年以上的实习生的问卷调查指出,我们的人才在国际胜任力、领导力、沟通与创新等核心能力上存在短板,尤其是跨文化沟通、团队协作、创造力和管理能力不足。张宁结合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人才标准提出了培养全球治理人才的基本路径,即:之一步唤醒盲点知识和认知;第二步答疑解惑;第三步聚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倡导加强全球视野和多元化能力培养。
会上,北大党委副书记姜国华介绍了近年来北大在国际事务高端人才培养、跨学科项目建设、智库交流和国际化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他表示,除了此前设立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建立国内首个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系,创立素质教育发展国际大学联盟,牵头举办全球高校智库大会外,今年9月北大还启动了国际政治领域卓越人才培养项目,旨在培养一批有情怀、懂国情、知世界、善实战的新时代国际事务人才。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唐士其指出,联合国成立80年来在全球治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也面临联合国权力结构导致的行动低效等三大难题。他强调了人才培养在联合国与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呼吁与会各界共同推动全球治理和人才培养事业发展。
北大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论坛由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自2018年创办,本次为疫情后首次线下举行,旨在纪念联合国成立80周年,回顾联合国发展历程,分析当前国际局势变化及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探讨中国全球治理倡议内涵与落实现状,推动国际组织研究与人才培养交流。论坛采取政策分析、理论研讨及人才培养三位一体模式,力求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展现中国智慧和力量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