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养老一年内两度增资,外资与银行系资本加速布局

音符科技网

  来源:华夏时报

  在人口老龄化与政策红利的双重驱动下,专业养老保险公司频频通过增资扩股补充资本“弹药”,以抢占未来养老金融市场的制高点。

  近日,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民养老”)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的新一轮增资计划,拟发行不超过4.71亿股、引入不超过5家投资方。这是其在引入德国安联集团后不到一年内的第二次资本扩张。

  若此次增资顺利落地,国民养老的注册资本规模有望超越平安养老,重新夺回行业榜首位置。国民养老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公司将紧扣“养老金融”大文章展开布局。聚焦个人养老金与商业养老金等核心业务,持续推动产品与服务升级。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推出保险产品50余款。

  养老险公司迎增资潮

  国民养老的资本扩张之路颇具代表性。这家成立于2022年3月的专业养老机构,从诞生之初就承载着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的使命。其独特的股东结构,即以六大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为核心,多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大型证券保险机构及实业投资方共同参与,形成了鲜明的“银行系”特色。

  2024年底,国民养老引入德国安联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为公司注入了国际视野与成熟经验。而今启动的第二轮增资,明确要求投资方净资产不低于10亿元、最近会计年度盈利,且必须以自有资金参与,显示出其对股东质量与资本稳定性的高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国民养老目前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远超监管要求,核心指标均保持在600%左右的高位,这说明其增资行为并非迫于监管压力,而是基于战略方面的需求。

  “通常而言,在此类情况下进行增资,并非出于资金压力,更多是出于与投资人的战略协同考量,为未来业务拓展夯实基础。”某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在产权交易所挂牌 *** 保险公司股权的案例并不少见,但像国民养老这样计划一次性引入多家新股东的做法,在行业内仍较为罕见。这也充分体现了市场对养老金融赛道发展前景的积极看好,为整个行业注入了信心。”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民养老的资本补充计划与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密相连。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商业养老保险市场迎来历史性机遇。国民养老作为首批“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金”双试点机构,需要充足的资本实力来支撑产品创新、系统建设与服务升级。特别是在养老理财产品开发、长期资产配置、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都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同时,该公司在四川、浙江、山东、重庆、广东、上海等地分支机构的设立与运营,也需要相应的资本支持。

  放眼整个养老保险行业,增资扩股已成普遍现象。恒安标准养老保险于2023年末完成由原股东全额认购的2亿元增资;太平养老保险在2024年5月宣布引入比利时富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外资拟以10.75亿元认购约10%股份;泰康养老保险更是自2023年起连续实施多轮增资,注册资本从50亿元一路攀升至110亿元。这些密集的资本运作,共同描绘出养老保险公司在行业转型期的集体选择。

  驱动这一轮增资潮的因素则复杂而多元。从监管层面看,近年来政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2021年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引导养老保险公司回归主业,剥离保险资产管理业务;2023年金融监管总局出台《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根据业务类型逐级提高注册资本,并叫停短期健康险业务。

  监管政策的调整,实质上提高了养老保险公司的资本门槛,推动行业从过去的规模导向转向专业深耕。

  低利率下的资产突围

  市场环境的深刻变革也在倒逼养老保险公司强化资本实力。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据全国老龄委预测,到2030年我国养老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2.3万亿元。面对这一巨大蓝海,各路资本纷纷加大布局。而养老保险业务特有的长期性、稳定性特征,要求公司具备足够的资本缓冲以应对各种风险。

  特别是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传统投资模式面临挑战,养老保险公司需要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提升收益水平,这包括对养老地产、股权投资基金、REITs等另类投资领域的涉足,而这些投资通常对资本消耗较大。

  值得深入探讨的是,不同养老保险公司在增资模式上展现出差异化策略。国民养老保险和太平养老保险选择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而泰康养老保险和恒安标准养老保险则由原股东进行增资。这两种模式反映了公司不同的战略考量。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看来,老龄化进程持续深入,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政策加码,推动商业养老险需求激增。增资是险企承接政策红利、抢占市场份额的基础条件。偿付能力充足、资本金充足才能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中华保险研究所首席保险研究员邱剑指出,外资在部分养老保险公司中持股比例的提升,正从“资本入股”走向“能力嫁接”,其影响远超股权结构变化本身,将深刻重塑中国养老金融市场的竞争逻辑、能力标准与发展路径。

  “外资虽不控股,但带来产品设计理念、风控体系、客户经营逻辑的系统性差异,倒逼本土机构从渠道+规模向服务+专业能力转型。”邱剑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这将推动中国养老金融市场从政策红利期迈向能力竞争时代,加速构建一个更专业、更开放、更可持续的养老金融新生态。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养老保险公司的资本扩充与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同频共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将养老金融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随着之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压力增大,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覆盖面有限,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在第三支柱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资本实力、产品创新能力、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养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那么,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养老保险公司如何通过资产端创新来实现长期资金的安全性与收益性平衡?邱剑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低利率成为常态的背景下,养老保险公司在“债券+存款”的传统路径上,增添“以权益增强收益、以另类拓展边界、以产品反哺配置、以机制保障长期”的资产配置战略。

  邱剑进一步解释称,具体就是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获取长期增长红利,优化权益持仓结构,强化被动与指数化投资;加大基础设施、不动产、私募股权等另类投资,探索“保险资金+REITs”模式,盘活存量资产;推动“保底+浮动”收益机制,降低刚性负债压力,引入动态定价与利率调整机制,提升资产负债匹配效率。只有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三重约束下,实现长期养老资金的稳健增值与可持续发展。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金价大涨!多家银行上调积存金起购点
  • 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稀土龙头北方稀土被监管警示
  • 佰奥智能: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58.04%—210.20%
  • 埃尔多安:各方不得违反加沙地带停火协议
  • 香港豪宅发生双尸案:母亲淹死7个月大女儿后自尽,留下遗书称“对不起丈夫”,疑产后抑郁症复发
  • 西部创业: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31.43%
  • 开盘:美股周二低开 市场持续关注国际贸易局势
  • 赣能股份: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29.59%至42.87%
  • 迈瑞医疗:推选顾敏康先生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
  • 华昌达:累计回购公司股份5640000股
  • 柬埔寨警方破获一起涉中国公民安全案件
  • 北部湾财险“新帅”获批,遇41万罚单,林峰任上迎大考
  • 凤凰航运:计划使用不超过6000万美元购置干散货船舶
  • 华丰股份:董事会延期换届
  • 华中数控:不存在违规对外担保的情形
  • 富信科技股东绰丰投资拟询价转让3%股份,为自身资金需求
  • 汉朔科技:10月14日回购公司股份40000股
  • AMD与甲骨文携手打造超大型AI芯片集群 年内最大算力合作落地
  • 全世界最闲球队?国足还在等待主帅,热身赛额度浪费25%
  • 华中数控:公司及下属公司不存在违规对外担保的情形
  • 洁美科技:本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未发生逾期担保
  • 海通发展:无逾期对外担保
  • 一批沪市公司2025年三季度业绩集中“报喜”
  • 本周科创成长层三只未盈利新股开启申购,如何“掘金”新赛道?
  • 金价持续攀高 黄金公司业绩大增
  • 涉案金额超13亿元!子公司技术秘密遭前员工侵犯,龙佰集团诉至法院
  • 万科原总裁祝九胜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科创板晚报|健信超导IPO将于10月21日上会 广大特材董事长被留置
  • 邦基科技:8717万股首发股份将于10月20日上市流通
  • 武汉天源:不存在逾期担保
  • 首华燃气:公司不存在逾期债务对应的担保余额
  • 华森制药: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 诺瓦星云:10月13日回购股份28100股
  • 国新健康:补选独立董事
  • 科普|靶向及免疫治疗是如何抗击肾癌的?家属该如何配合?
  • 赣锋锂业:选举廖萃女士为第六届董事会职工董事
  • 神州高铁:公司及子公司无逾期担保
  • 浦东金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离任
  • 上海建工:公司未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提供担保
  • 美众议长警告:此次政府“关门”可能有史以来最久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