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喜乐
2025年10月14日,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正式启动全球发售,计划于10月17日确定发行价格,并于10月22日登陆港股市场。本次发行绿鞋前规模为1.35亿股,绿鞋后增至1.55亿股,发行价格区间设定为19.88港元/股-21.50港元/股,对应绿鞋前融资规模26.9亿港元-30.9亿港元,绿鞋后则提升至29.0亿港元-33.4亿港元。本次发行由担任独家保荐人。
根据招股书,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用途如下:1)55%用于研发用途,包括与AI技术及技术相关的技术创新及产品开发;2)15%将于未来五年分配用于在中国深圳建设制造设施,包括生产模组产品及作为公司解决方案一部分的终端产品;3)10%用于偿还银行借款;4)10%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用途。
2025年下半年A to H发行明显放缓 基石阵容中缺少外资机构撑腰
2025年A to H市场的结构性降温,为广和通的港股IPO之路构筑了多重外部阻力。市场呈现出鲜明的“上半年火爆、下半年遇冷”分化态势:上半年共有8单项目密集启动,合计融资规模高达813亿港元,其中以410亿港元的发行体量成为年度标杆,、、等3个项目也均实现百亿级融资,资金吸引力强劲;而进入下半年后,发行节奏骤然放缓,仅4单项目启动(含广和通),合计融资规模至多不超过138亿港元,较上半年缩水超80%。此外,下半年紫金黄金国际、奇瑞汽车等非A to H超巨项目集中登场,凭借更大的体量和市场关注度虹吸了大量机构资金,进一步挤压了中小规模项目的资金空间,留给广和通这类项目的可配置资金本就十分有限。尽管2025年以来广和通所处的行业板块获得了资本市场的整体关注,但机构投资者对中小规模IPO项目的偏好度始终偏低。
广和通本次发行的基石投资阵容由7家投资机构组成,合计投资金额达12.6亿港元,按价格区间低端测算,占基础发行规模的46.7%。从具体投资情况来看,江西乡萍旗下 *** 基金勤道赣通单笔投资5.5亿港元,占比20.2%,为本次基石投资中规模更大的一笔;保险与广发基金通过2个主体分别投资约1.6亿港元;产业投资者投资0.8亿港元;此外,张晓雷、国泰君安(2个主体)、瑞华投资分别投资1.2亿港元、1.1亿港元、1.0亿港元。

尽管本次基石投资在规模和占比上表现突出,但核心短板已十分明确——缺少外资投资者及知名中资私募的参与。这一现象与公司的业务布局形成了明显反差: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已超过50%,理论上具备吸引全球资本关注的基础,却未能获得外资机构的实质性认可。相较于同期其他港股IPO项目,多元化的基石阵容(涵盖内外资、产业与财务投资者)往往是增强市场信心的关键抓手,能提升发行阶段的认购热度。尽管有14家机构于近期给予“买入”或“增持”评级,但第三方评级的正面效应能否抵消投资者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仍有待市场检验。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降幅近35% 研发投入持续下滑占比仅6.5%
财务数据暴露的经营风险,成为广和通IPO的重要隐患。广和通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出现明显下滑。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07亿元,同比下降9.0%;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降幅达34.7%,盈利能力显著弱化。更值得警惕的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上年同期的3.38亿元转为-1877.17万元,同比下跌105.6%。
研发投入的持续收缩,进一步加剧了长期发展的不确定性。2022-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0%、9.2%、8.4%,呈现逐年下滑趋势;2025年上半年,该比例进一步降至6.5%,研发支出仅为2.4亿元。作为一家试图向AI及机器人领域拓展的企业,研发投入的不足可能导致其技术迭代速度落后于竞争对手,难以把握行业增长机遇。
富途开放国际配售通道或暗示机构需求不足 A股股价波动将影响最终定价
此外,我们了解到作为联席簿记管理人的富途证券在其平台内开放了国际配售通道。此前曾观察到有部分项目因存在机构需求缺口,会引入互联网券商并开放国际配售通道,吸引个人投资者参与以填补缺口,反映出公司对机构认购力度的担忧。

发行价折扣角度方面,参考2025年至今A to H项目中,与广和通市值及发行规模相近的、,其港股IPO发行价格相较定价日A股收盘价的折扣水平分别为32.0%、39.6%。而根据广和通当前19.88港元/股-21.50港元/股的发行价格区间,对应10月16日A股收盘价(30.01元/股)的折扣区间为34.6%-39.5%,基本落在过往参考项目的合理折扣范围内。不过,若公司股价在定价前最后一天出现波动,当前发行价区间可能脱离合理范围——折扣过大将稀释A股股东权益,折扣过小则可能导致港股发行需求不足,后续股价也将面临较大承压风险。

实控人信披违规留隐患 公司治理公信力受考
除了发行环节的各类风险,公司治理层面的历史问题也可能影响投资者信心。广和通实控人张天瑜曾因信息披露违规受到监管处罚:2019年12月16日至2023年1月19日期间,张天瑜因主动减持、股份被动稀释及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等原因,持股比例从44.84%降至38.05%,累计变动达6.79%。但在持股比例累计变动达到5%这一关键节点时,张天瑜未按规定停止买卖股票并及时履行报告、公告义务,最终于2023年2月收到深交所监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