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煤炭工业太原设计院集团公司新能源院院长贠利民在2025年“零碳矿山”太原论坛上发言时表示,山西作为煤炭大省,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使命,也面临着能源转型的严峻挑战,推动“零碳矿山”建设已经成为山西省推动煤炭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积极实践,也必将成为煤炭企业破解可持续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

贠利民说,在面对“十五五”碳双控政策要求,煤炭企业开展“零碳矿山”建设实践,迫切需要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完善一批支持政策,特别是要尽快建立“零碳矿山”建设的技术模式、评价标准和技术支持体系。
山西省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李红说,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进“零碳矿山”建设既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山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山西省近年来积极推动零碳、近零碳试点示范建设,引导产业深度脱碳和绿色低碳转型。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系统介绍了其对黄河流域煤炭矿区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与战略思考,他认为,要充分利用煤炭开采过程对上覆岩层产生裂隙的“松土”效应,通过人工修复技术和生态自修复的统一,使黄河流域煤矿区生态修复要从被动治理变主动修复。
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业开发存在的矛盾,彭苏萍阐释了黄河流域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和减损 *** ,并创新性的提出了黄河流域上游高寒高海拔地区、黄河流域中游半干旱干旱矿区、黄河流域下游冲积平原区等不同区域的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为推动黄河流域煤炭矿区生态修复打造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本次论坛由太原理工大学、晋能控集团、山西焦煤集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山西省煤炭学会主办,由山西省煤炭学会生态环境专业委员会、太原理工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煤炭与煤层气共采全国重点实验室、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