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与罗永浩 " 唇枪舌战 " 的王自如,近日再提罗永浩。
在近期的一场直播中,王自如自嘲已是 " 过气网红 ",直言自己当前咖位不够,不配上《罗永浩的十字路口》这档播客节目。此话一出,瞬间将大众的回忆拉回两人当年的交锋过往。
回溯往昔,如今自嘲 " 过气网红 " 的王自如,曾是国内头部数码测评公司 Zealer 的创始人和核心掌舵者,堪称国内数码测评领域的初代先行者。
天眼查显示,Zealer 成立后,曾受到顺为资本、OPPO、VIVO、腾讯等诸多投资方的青睐,但资本的注入,也一度让其深陷 " 独立性存疑 " 的争议中。
而王自如和罗永浩的恩怨,则源自他们对锤子手机评测观点的不合。身为锤子科技创始人的罗永浩认为,王自如是收了钱故意抹黑锤子手机,在随后与王自如的辩论直播中更是直言 " 如果被包养,不要谈独立人格 "。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测评人,王自如另一个被人所熟知的身份就是前格力高管。据悉,在离开 Zealer 后,王自如于 2021 年加入格力,担任格力电器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格力的渠道链路数字化重塑。
不过,这位曾被格力掌门人董明珠公开盛赞的高管,后续离开了格力。如今,王自如重新回归自媒体行业,将目光聚焦于 AI 领域,计划通过 AI 技术助力传统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巧合的是,锤子手机创业之路以失败告终的罗永浩,当前也投身 AI 创业项目。冥冥之中,这两位曾针锋相对的人,在 AI 赛道再度 " 相遇 "。
王自如自嘲 " 过气网红 ":不配上罗永浩节目
10 月 13 日,在直播中被问及是否会去罗永浩的播客节目时,王自如直言," 我都刚才讲了,咖位不够,过气网红,不配上《罗老师的十字路口》。"
还有网友表示,老罗(罗永浩)某种意义上耽误了王自如和 Zealer。对此,王自如予以否认," 很大程度上,罗老师帮了王自如和 Zealer"。
王自如指出,当时 Zealer 在尝试商业模式的时候,必须要去承受早期内容变现的所有的伤害和反噬," 一旦你承担了这个伤害和反噬,你就不可能再达到那个上限 "。
王自如认为,人生体验是一段人生经验、经历,他觉得人生最主要的就是要多尝试,去增加生命的宽度。
在直播中,王自如还强调," 我觉得罗老师根本就不在意这件事了(当年的辩论事件),我也早就把这件事翻篇了,只不过是网友们热衷于讨论这件事 "。
在王自如看来,网友之所以热衷于讨论这件事,本质上是沉浸在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里,挑唆两个人的对立。但事实上,罗永浩现在并不需要和他产生互动,他本人现在也要解决自己的问题,不需要和罗永浩产生互动,大家都可以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
雷达财经注意到,其实早在 9 月 26 日的直播中,王自如在谈及罗永浩时就曾表示," 你们都高估了这件事情对于他,和对于我个人的这个内心当中的分量。"
从近期的直播来看,经过多年的起起落落,如今的王自如看起来似乎更加老成,思维也更加透彻。他感慨道,以今天的互联网环境和舆论环境来说,只要还选择在互联网上活跃,不翻车、不被网暴、不被讨论,不太可能。
复盘 " 罗王大战 ",一场没有 " 赢家 " 的辩论
公开资料显示,王自如 1988 年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就读于西安翻译学院,2008 年又前往香港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在香港的日子里,王自如接触到了当时最前沿的消费数码产品,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因此萌生了做评测的想法。
2010 年,王自如以 "TechMessager"(即 Zealer 前身)账号,发布了频道之一个 iMac 开箱视频,借此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测评事业。
由于视频充斥着轻松的氛围和硬核翔实、观点独到的数码产品内容分享,王自如的频道很快聚集了一大批酷爱数码产品的 " 发烧友 ",其本人也借此成为国内互联网领域的之一批数码产品测评人。
在一众数码评测赛道的玩家中,王自如的 Zealer 算得上是较早拥抱资本的代表。在 2012 年 6 月创立广东瑾如云海(集团)有限公司(即 Zealer)后,公司后续完成了多轮融资。
天眼查显示,2012 年 7 月,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给 Zealer 提供了 200 万元的天使资金。
两年后,Zealer 获得 OPPO、VIVO 和金立三家厂商合计 600 万元的战略投资。
2015 年至 2016 年,Zealer 又先后完成 A 轮和 A+ 轮融资,投资阵容中更是不乏腾讯这样的巨头。
不过,Zealer 在获得豪华阵容投资方支持的同时,隐患也随之埋下。作为常年标榜 " 客观、独立、第三方 " 的权威数码产品测评媒体,Zealer 接受手机厂商投资的举动,难免引发外界对其立场的非议。
对于外界的质疑,2013 年 8 月,Zealer 曾发布声明称,雷军名下的顺为创投基金确为 Zealer 的天使投资方,属正常商业投资行为;资方无董事会席位,不参与 Zealer 的业务和管理;Zealer 的立命之本就是对产品测评的一贯态度,即 " 独立、客观、公正 ",这一点不曾也将绝对不会改变。

2014 年 8 月,王自如又发布一篇长微博,其中提到 Zealer 获得的 OPPO、VIVO 和金立三家国产手机厂商 600 万元的投资,将用于建设 Zealer 的移动设备硬件实验室 Zealer Lab。
尽管如此,但 *** 上对 Zealer 测评中立性的质疑并未平息。其中,影响更大的当属王自如与罗永浩的那场辩论。
据悉,王自如和罗永浩其实早就相识,两人还曾有过一段 " 蜜月期 "。2011 年,罗永浩就曾在微博发文称赞 " 王老师的评测很靠谱 ",王自如也曾晒过他与罗永浩私下吃饭的合照。
然而,在罗永浩 2014 年发布锤子科技之一款手机—— Smartisan T1 后,双方关系悄然发生改变。
当年 8 月,王自如发布评测视频,指出 T1 存在屏幕易碎、散热设计缺陷等问题。罗永浩则认为评测存在偏见并公开 " 约战 ",两人随后在优酷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直播辩论。
彼时的王自如虽已在评测赛道积累一定影响力,但在口才与节奏把控上远不及以言辞犀利闻名的罗永浩。辩论中,罗永浩更是直接对王自如放出 " 如果被包养,不要谈独立人格 " 的言论。
事后,王自如发布一则道歉视频,对锤子手机测评中出现的错误和误导向观众及公众道歉。
不过,这场备受关注的辩论,并不存在真正的赢家。如今,罗永浩的锤子科技已经名存实亡,原有的手机团队此前已并入字节的硬件教育部门,罗永浩自己也曾因此背上巨额债务;而王自如则在七年后退出 Zealer,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
曾被董明珠重用,离开格力后 AI 赛道再创业
在离开 Zealer 后,王自如却令人意外地选择加入传统家电巨头——格力。
公开报道显示,王自如与董明珠相识于 2016 年。在当年播出的一档创业节目《我是创始人》上,董明珠担任王自如队的导师。
据媒体报道,2020 年,董明珠举行全国巡回直播带货活动,王自如多次以嘉宾主持的身份登场,两人携手直播取得不俗的带货成绩。
另据澎湃新闻,在一次直播中,董明珠曾和王自如互评对方为 " 后浪 " 和 " 把南墙推倒的人 "。
2021 年,据格力文化培训传播中心发文,王自如已经入职格力,并担任公司领导。
2023 年 5 月,王自如以格力电器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出席 2023 年格力电器(江西)新营销模式宣讲会,并为格力新营销模式进行宣贯与解读。
同年 11 月,据财联社报道,其从多位经销商处获悉,王自如近日开会传达渠道改革最新政策,要求经销商线上 " 云签网批 ",也就是增设线上进货渠道。
经销商表示,前者 " 就是董明珠店给线下专卖店开通一个账号,可以通过这个账号从京东、董店、天猫下单,总部会结算营业额。"
在今年 9 月 26 日的直播中,王自如在谈及 " 云网批 " 时说到," 在格力改革的云网批落地只是一小部分,整个渠道改革的核心是整个渠道链路的数字化重塑,云网批只是其中一个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在格力工作期间,王自如曾表示,自己没有看过格力给他的工资条,并表示," 我来格力电器的时候,我就说董总能不能给我一间离您比较近的办公室,我要随时跟您汇报 "。
董明珠也曾盛赞王自如,称其和其他网红员工相比根本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一个是刚从学校出来,一无所知,而王自如则经过了市场的锻炼,对人生的认识不在一个层面上。
然而,好景不长,2024 年,王自如先是在年初被强制执行 3383 万余元,后又在 8 月被限制高消费。随后又有消息称,王自如已从格力离职。
在 " 沉寂 " 将近一年后,今年 6 月,王自如突然官宣重回自媒体赛道。不过,王自如此番并非回归 Zealer,而是另起炉灶,押注时下大热的人工智能的风口,其社交账号名称也从 " 王自如 Zealer" 改为 " 王自如 AI"。
之后,王自如在今年 6 月的创业回忆视频中表示,在加入格力期间,他为了保守商业秘密退网,用几年时间几乎重塑了从销售、仓储、物流、终端到售后的一整个销售体系。
曾称 " 不看格力工资条 " 的王自如,还再次谈到了工资条。他表示,如果真的想清楚了自己要什么,可能看工资条真的不那么重要。
王自如坦言," 离开格力时是人生最糟糕的时候 ",同时他也感谢董明珠、雷军曾给予他的巨大鼓励和帮助。
谈及在 AI 领域的二次创业时,王自如则表示,当初在格力他想把最新的 AI 技术融入到所有构想中时,终场哨声响了,属于他的比赛结束了,他的很多灵感还没来得及实现,他认为该回去补课了。
王自如称,在人生陷入低谷时," 要让自己活下去,必须做回曾经的那个手艺人,用自己讲故事的手艺,去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把在互联网、AI、实体产业和消费电子所有的灵感和认知讲给那些和我一样关心他们的人听,才有机会抵达未来全新的赛场。"
王自如透露,未来他想做的之一件事,就是 AI 内容创业。在他看来,这件事确实来钱快,资源整合也快。他会在所有方向中选择高度聚焦 AI 的应用方向,比如和消费电子的结合、和产业的结合,甚至和服务的结合。
而他要做的第二件事,则是如何用 AI 的技术去帮助传统产业加速数字化的转型,但这件事具体的形式和启动时间暂时不方便透露。
自嘲 " 过气网红 "" 不配上罗老师的十字路口 " 的王自如,后续能否在 AI 创业路上如愿以偿?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