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莞乐居
CRIC深度智联——乐居新房AI智能体介绍
欢迎了解CRIC深度智联(www.dichanai.com)——房地产行业的首个AI Agent智能体,地产人专属的“第二大脑”。目前,“CRIC深度智联”微信小程序已同步上线。
CRIC深度智联从基于个人知识库的专业内容创作与深度报告撰写,到运用AI搜索进行信息洞察;再从AI图片美化、AI海报设计到生成AI语音/播客与AI视频,它覆盖了从构思到呈现的全流程。最终,还能根据您的专属风格进行排版优化,确保每一份产出都专业且独具个性。
量价齐跌,“金九”为何不金了?
2025年9月,本该是楼市旺季的“金九”,东莞却交出了一份量价齐跌的成绩单。新房网签仅872套,环比减少137套,跌幅达14%;成交均价20298元/平方米,较8月的21708元/平方米下跌1410元,跌幅约6.5%。
这不仅是环比下滑,同比更是大幅减少73%。传统旺季为何“失色”?
台风频发、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市场预期持续走低,都是关键原因。
更值得注意的是,9月新房成交建面仅9.9万平方米,按均价测算,总成交金额约20.09亿元,较前期明显回落,市场仍处于筑底阶段。

01·
区域分化加剧
有人“高攀不起”,有人“万元上车”
东莞楼市的区域分化,在9月数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手住宅建面均价更高的是南城区,高达41535元/平方米;东城区(36632元/平方米)和滨海湾新区(34182元/平方米)紧随其后。
而更低的望牛墩镇,建面均价仅8832元/平方米,不足南城的四分之一。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格局,反映出核心城区与外围镇街在资源、产业和配套上的巨大差距。
二手房市场同样分化明显。松山湖以28369元/平方米的建面均价遥遥领先,而洪梅镇仅7425元/平方米,价差超过3.8倍。

02·
二手房悄悄回暖?刚需撑起半边天
虽然新房市场冷清,但二手房却在9月中下旬显现出一丝暖意。9月15日至21日当周,二手住宅网签599套,环比增加8%。
全市9月二手住宅网签2338套,建面均价13693元/平方米,环比持平,显示出较强的抗跌性。这背后,是二手房凭借高性价比,成为刚需和改善型客户的首选。
尤其在松山湖、南城等区域,二手房虽价格不低,但因配套成熟、学位优质,仍吸引大量购房者。
而常平、樟木头等地,则以“万元出头”的建面价格,承接了大量预算有限的首置群体。
03·
谁在买房?七大购房群体浮出水面
2025年9月的东莞楼市,主力买家是谁?
数据显示,购房群体呈现多元化特征:
首套刚需:本地青年、稳定就业者,被低总价镇区楼盘吸引;
本地高收入人群,受新政激励,积极入市;
改善型家庭,聚焦120至180平方米建面的中大户型;
深圳外溢客:寻求高性价比通勤房;新增入户人口,政策放宽带来新需求。
二手房买家也有不一样的描摹画像,有人趁价格下探入市;本月度,还有保障房申请家庭,配售型住房满足基本居住。
其中,90至120平方米建面的户型占比近三成,仍是市场主流,印证了“刚需+刚改”仍是托底力量。
04·
“925新政”重磅出台,能否扭转颓势?
就在9月下旬,东莞六部门联合发布楼市新政,自9月25日起实施。核心措施包括:
购房补贴:按合同总价的2%发放,更高3万元;
首套认定放宽:按镇街属地认定,不再看全市;
公积金政策优化:贷款额度提至150万元,并可提取用于支付首付款。
政策从需求侧精准发力,降低购房门槛与成本。
这些政策直击当前市场痛点——高门槛、高成本、低预期。合富研究院分析师李兴旺指出,新政是“近年来力度较大、维度较广的一次优化”。
但政策效果需时间发酵。
9月数据仅包含新政实施前5天,影响尚未显现。真正的“政策红利”,或将在10月及四季度逐步释放。
05·
展望:供应放量,市场能否回暖?
尽管9月数据低迷,但市场并非毫无希望。据中原地产研究院透露,四季度多个新盘将集中入市,包括九樾上城二期、万科嘉城·未来天空之城、松湖瑧府等。
这些项目多为新规产品,品质提升,加上新政加持,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同时,普通住宅价格标准自9月1日起调整,也为土地增值税减免提供依据,间接利好开发商。
不过,购房者预期仍是关键。若价格继续下行,观望情绪难消;若新政能稳住价格、释放真实需求,东莞楼市或在年底迎来小幅反弹。
买还是不买?这是个问题
面对量价齐跌的市场,普通购房者该如何抉择?如果你是刚需或刚改,当下或许是“上车”良机——政策利好、价格回调、选择增多。
但若你仍在观望,不妨关注10至11月的成交数据,看新政是否真正激活市场。毕竟,楼市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主动权在你手中。
你怎么看9月的东莞楼市?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观点!
【全文含图表等,均由CRIC深度智联——乐居新房AI智能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