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更高预增70%!上市险企三季报为何“狂飙”?

音符科技网

  来源:国际金融报

  记者:王莹

  上市险企三季报接连预喜!

  10月21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人保财险、已相继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净利润同比增幅在40%至70%之间。究其原因,资本市场回暖带动投资收益改善,是上市险企业绩预喜的主要原因。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保险板块(申万二级行业)涨幅超10%。其中,新华保险以41.66%的涨幅领跑行业。在分析人士看来,上市险企三季度净利润在高基数下仍可实现高增长,板块业绩有望超出预期。

  投资收益增厚业绩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三家险企业绩的强劲增长,是在去年同期已处于较高基数的前提下实现的。据记者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A股五大上市险企(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190.26亿元,同比增长78.3%,创下历史同期更高水平。

  2025年,上市险企业绩延续了高增长势头,有望再度刷新记录。具体来看,10月19日晚间,中国人寿发布公告称,经初步测算,预计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67.85亿元到1776.89亿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522.62亿元到731.66亿元,同比增长约50%到70%。

  10月16日,中国人保旗下子公司人保财险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虽未公布具体盈利数值,但透露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与2024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40%到60%。

  更早之前,10月13日,新华保险发布业绩预增公告称,经初步测算,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99.86亿元至341.22亿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93.06亿元至134.42亿元,同比增长45%至65%。

  谈及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中国人寿解释道,今年以来,股票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不断巩固,公司积极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把握市场机会坚决加大权益投资力度,前瞻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

  人保财险在公告中指出,公司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在保持流动性安全边际的基础上,公司适度增配具有长期价值的优质权益类资产。受益于前三季度资本市场上涨,公司配置结构的优化放大了市场上涨的正向效应,总投资收益同比增幅较大。

  新华保险同样提到了投资收益对于业绩增长的助推作用。其表示,前三季度中国资本市场回稳向好,使得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在去年同期高增长基础上继续同比大幅增长,进而实现了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较大增长。

  “相比2024年A股剧烈波动,2025年以来A股呈现温和上涨态势,且红利和成长板块轮番上涨带动赚钱效应持续释放。”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葛玉翔分析称,保险资金配置均衡多元,红利及成长板块共同组成了险资权益投资的哑铃型结构,相关持仓收益有所提振。

  需要注意的是,在会计核算角度,各险企股票投资中仍有较高FVT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占比,这部分股价浮盈会直接计入当期利润。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新华保险、中国人寿股票归入FVTPL的占比分别高达81.2%、77.4%,使得险企在股市上涨时充分享受投资收益。

  综合成本率持续改善

  从负债端来看,上市险企同样保持了稳健增长。已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新华保险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727.05亿元,同比增长19%。中国太保子公司太保寿险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324.36亿元,同比增长10.9%;太保产险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599.55亿元,同比微增0.1%。

  研究所所长助理、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许旖珊指出,人身险业务方面,保险需求边际正在改善。一方面,在险企投资收益显著提高、同类竞品收益率下降背景下,分红型保险吸引力提升;另一方面,在老龄化加剧、医疗体系改革、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等背景下,健康管理需求预计将逐步释放,叠加分红型重疾险重回舞台,有望推动健康险、医疗险、长护险等销售增长。

  财产险业务方面,许旖珊预计,上市险企综合成本率(COR)将延续改善态势。首先,今年第三季度,台风、暴雨等大灾影响小于上年同期,赔付预计有所改善;其次,非车险“报行合一”逐步落地,将帮助险企有效控费。

  10月10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财险公司加强主险和附加险条款费率的规范使用,严格执行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自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近年来,我国财险业非车险保费占比快速增长。2025年前8个月,我国财险保费中非车险占比已经过半(51%),对比2014年的27%有显著提升。”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李健指出,但非车险承保表现不佳,2019年以来头部三家财险公司(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产险)的加权平均非车险COR一直大于100%,非车险平均处于亏损状态。分险种看,非车险中,企财险和责任险承保表现偏弱或主要因为费用率过高,非车险“报行合一”有望压降非车险费用率,改善财险整体承保表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表示,从短期来看,“报行合一”将导致合规成本上升,但费用虚列减少,保险公司财务状况也将得到优化。与此同时,这将倒逼险企提升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而非依赖低价策略,竞争模式或将重塑,头部公司凭借风控和服务优势将扩大市场份额。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Teledyne因国防装备需求上升上调2025年利润预期
  • 关税战+政府停摆,美国农民双重困境下特朗普启动30亿美元援助
  • 寒武纪登顶A股吸金榜,总市值重返6000亿元!DeepSeek宣布开源最新大模型!科创人工智能ETF最高上探1.3%
  •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UnifyApps 融资5000万美元
  • 中国联通: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
  • “高薪招聘物流司机”实为骗保证金,团伙诈骗上百人被抓获
  • 重要信号,银行向上逼近“牛熊分界线”!双百亿银行ETF(512800)逆市10连阳,农行涨2.6%再创新高!
  • 万科一日内摘得成都徐州3宗涉宅用地,下半年来至少已在九城“补货”
  • 强者恒强,银行ETF逆市10连阳,“AI双子星”盘中脉冲!BD“新王”诞生,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放量溢价
  •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刘健男会见美国信息产业机构代表团一行
  • 黄河几字弯的文化“活化石”与鄂尔多斯民俗
  • 上海发布三项通告,加强第八届进博会期间安全检查和安全管理
  • 拉卡拉前三季度净利3.39亿元,同比下降33.9%
  • 今年冬天是冷冬?关于“冷冬”,专家给出这个判断
  • 国产创新药BD“新王”诞生!股价天量巨振!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全天放量溢价,资金加速“抄底”?
  • 但斌最新92亿持仓曝光:大举买入阿里巴巴,新进博通等AI产业链标的
  • 云南规定中小学四个年级可统一组织采购校服,学生和家长可自愿选择
  • 香港海洋公园:上一财年亏损2.75亿港元,大熊猫带动入场人次和收入连续四年上升
  • 外交部部长助理蔡伟会见《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一次审议大会候任主席、越南常驻联合国代表杜雄越大使
  • 海口“三港”定于22日24时恢复运输
  • 观察|孟加拉国也想买中国歼-10战机,可能性有多大?
  • 美股财报季开局亮眼 或创四年来最佳表现
  • 郭富城官宣三胎产女,晒女儿正面照报喜,他现身接宝宝回家一脸疲态
  • 北京前三季度GDP为38415.9亿元,同比增长5.6%
  • 朝鲜射导弹,韩媒向中国外交部提了这个问题
  • 梅忠堂任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常委、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党委书记
  • 橡树资本等三家机构加入路劲境外债权人小组,小组持有份额超6亿美元
  • 中原银行管理层调整 上半年高管薪酬减少236.4万
  • 日本迎来史上首位女首相,经济政策将走向何方?
  • 江西前三季度GDP为25680.2亿元,同比增长5.4%
  • 中再产险总经理:服务企业“走出去”,我国保险业存在保险供给不足、服务能力不强等挑战
  • 观察|数据驱动?模型驱动?什么是决定机器人发展的关键变量
  • 观察|上海经济数据里的“大城韧劲”
  • 114亿美元最大BD金额,信达生物冲刺全球TOP级,为什么股价却跌了?
  • 豫园股份(600655)4名股东合计质押1.97亿股,占总股本5.06%
  • 泰凌微:国家大基金计划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 NBA各队为何要对勇士心存忌惮?首秀开门红就是答案
  • 时空科技:拟收购嘉合劲威100%股权,股票明起复牌
  • 中国广核(003816):中标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294.17万元
  • 光迅科技(002281):中标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635.50万元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