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变压器,出口杀疯了

音符科技网

去年,在博世链接世界大会上,马斯克预言:

变压器,可能会出现供应危机。

如今,这一判断已从预言照进现实。

全球范围内变压器产能告急,关键部件交货周期延长至 18 个月以上。

在这场全球 " 变压器荒 " 中,2025 年 1-8 月,中国变压器出口大增 51.42%!

中国变压器,出口杀疯了!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 1-8 月,我国变压器累计出口金额为 297.11 亿元,同比大增 51.42%!

其中,8 月出口金额为 47.18 亿元,同比增长 57.90%。

中国对亚洲、非洲、欧洲、北美的变压器出口金额分别为 20.27 亿元、4.76 亿元、15.09 亿元、2.68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65.39%、28.03%、138.03%、下降 4.35%。

除北美外,其他地区都实现了高增长。

如果将时间线拉得更长一些,会发现,自 2021 年以来,我国变压器出口金额已连续 4 年高增长。

中国变压器出口金额统计情况图片来源:中商情报网

中国变压器,出口为何如此之猛?

先介绍一下变压器。

提起变压器,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矗立在路边的大型变电站。

其实,变压器种类繁多,大小不一。

就拿我们最常用的手机充电器来说,里面也含有变压器。

我国家庭插座提供的是 220V 高压交流电,手机需要的则是 5V、9V、12V 等低压直流电。

从 " 高压→低压 " 的转换,必须通过变压器完成。

这枚名为 " 高频微型变压器 " 的关键部件,被集成在充电器内部,默默守护着人们的用电安全。

简单地说,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 " 电压转换器 " 和 " 电能搬运工 ",是电力传输、分配与使用的核心设备。

变压器装置

电力需求增长和智能电网升级,推动全球变压器市场需求飙升。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光伏、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提升。

与传统的火电发电系统相比,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需要更多变压器,约为火力发电的 1.5-3 倍。

这主要是因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具有 " 分散化、不稳定、多电压转换 " 的特性,决定了从发电单元到并网的全链路,需要更多分布式、多级次、定制化的变压器。

以百万千瓦级规模为例,火电机组通常配套 1-2 台主变压器,光伏电站仅分散式变压器数量就达数百台。

与此同时,发达经济体的电气化进程较早,部分发达国家的电网面临老化的问题。

根据美国商务部 2020 年发布的报告,美国变压器的平均使用寿命已达到 30-40 年,远超 25 年的预期寿命。受电网强化和老化资产更换的推动,到 2030 年,美国对电力变压器的需求有望增长近 50%。

目前,美国和欧盟已启动资助计划以推进电网现代化,带动变压器需求大涨。

全球变压器市场空间 数据来源:GMI、东北证券

国际能源行业分析机构 " 联合市场 " 公司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到 2031 年,全球变压器市场规模将达到 1030 亿美元,较 2021 年的 586 亿美元翻番,从 2021 年至 2031 年的近 10 年复合增长率达 6.1%。

这是一个稳健增长的市场。

电力市场需求端的变化,也在凸显变压器的重要性。

这一点,马斯克看得很清楚。

早在 2022 年,马斯克就在社交平台表示:

美国的制造业基础设施已经严重老化,变压器这种关键设备都要靠进口。

在 2024 年的博世链接世界大会上,马斯克再次预言:

人工智能与电动汽车的快速扩展,将导致世界在 2025 年面临电力和变压器的供应危机。

先看电动汽车。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5 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2024 年全球电动汽车产量为 1730 万辆,较 2023 年增长约 25%。

2020-2024 年全球电动车产量

电动车本质上就是 " 带着轮子的巨型电子设备 ",动力系统、充电系统、辅助系统等多个方面都依赖电力转换和电压调节,需要大量的变压器来实现这些功能。

一般来说,每台电动汽车至少需要 5-6 个变压器,远高于燃油车用量。

电动汽车还要配建庞大的充电 *** ,对变压器的需求也会水涨船高。

再看人工智能。

AI 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巨大,随着算力需求的增长,未来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很可能呈指数级增长。

CPU 和 GPU 的运行需要用到不少降压变压器,以满足低电压高电流的用电需求。

Meta 正在建设的数据中心

美国全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2024 年上半年发布报告指出,到 2050 年,配电变压器供应量应较 2021 年提升 160% 至 260%,才能满足美国的居民、商用、工业和交通能源需求。

需求暴增,供给能否跟上?

马斯克的答案是,未来,变压器的供应可能短缺。

这一论断,获得了业内龙头企业日立能源的证实。

作为全球更大的变压器制造商,日立能源发布公告警示,当前变压器行业已面临 " 产能不堪重负 " 的困境,电网设备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而行业现有产能根本无法匹配这一需求增速,这种供需错配或将导致全球范围内一批重要基础设施项目被迫延期。

全球研究和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指出,全球变压器交货周期也持续上升,目前平均交货周期在 115 — 130 周,超过 2 年。细分品类方面,大型变压器交货周期上升至 120 — 210 周,即 2.3 — 4 年,而此前交货周期为 30 — 60 周。

供需失衡,导致变压器价格上涨。

数据显示,2020 年以来,全球变压器均价上涨 60% 以上,个别品类甚至超过 80%。

变压器,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风口。

为了应对供应缺口,国际巨头们纷纷投资扩产。

日立能源计划到 2027 年投资 60 亿美元扩产,新招 1.5 万员工。

2025 年 2 月,伊顿宣布将投资 3.4 亿美元,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琼斯维尔打造一座全新的三相变压器制造工厂。

同月,施耐德电气基础设施有限公司宣布投资 1.36 亿印度卢比(157 万美元),扩大位于印度巴罗达的变压器制造能力。

巨头动作频频,远水却解不了近渴。

这是由变压器行业特性决定的。

变压器生产涉及铁芯加工、线圈绕制、整体装配等多道复杂工序,产能从规划、建设到正式落地需 1 年至 2 年周期,短期内难以快速释放。

全球变压器行业供需偏紧的态势,至少会延续至 2026 年底。

特别是,美国禁止使用中国变压器等电力设备后,本土供应链未能跟上需求,导致全美变压器缺口高达 30%。

马斯克看的更透彻,为了避免 " 卡脖子 ",决定自研自产变压器。

社交媒体上,网友问及 " 特斯拉真要开始自己做变压器了 " 时,马斯克明确给出肯定的答复

今年 9 月,特斯拉宣布推出两款储能系统新品—— Megapack 3 与 Megablock,已将自研变压器集成到储能系统中。

这一举措被视为特斯拉对马斯克多次预警的 " 变压器短缺危机 " 的直接回应。

海外企业扩产动作缓慢,为我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创造了宝贵窗口期。

中国是全球更大的变压器制造基地,2023 年产量占全球 60% 以上,出口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之一。

特变电工、中国西电、保变电气等龙头企业连续多年跻身全球变压器制造商前十强。

统计数据显示,近 5 年,中国每年出口的变压器都在 30 亿个左右,数量之庞大,可见一斑。

中国变压器出口数量 图片来源:中商情报网

中国变压器的强大之处,还在于完整、自主可控的产业链。

中国拥有全球唯一 " 从矿物到整机 " 全链自主、更大规模、最快响应、更低成本的变压器供应链体系。

变压器制造业上游主要为相关原材料,包括取向硅钢、铜导线、绝缘纸板等,而中国恰恰是更大的铜、钢铁原料生产国。

中游的规模化生产制造,更是中国的强项。

在技术创新上,中国企业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

一个案例是,今年 8 月,全球首台 500 千伏植物油变压器,在广州 500 千伏增城变电站成功投运。

这是目前全球运行电压等级更高的植物油变压器,填补了 500 千伏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实用化领域的国际空白。

全球首台 500 千伏植物油变压器

在全球供应紧张的大背景下,欧洲变压器的交货周期长达 18 个月以上。

凭借着供应链优势,中国供应商能将这一时间压缩到 10-12 个月。

与此同时,成本还能低 20%-30%。

中国变压器出口大增,正是供应链优势的集中体现。

未来 3 – 5 年,中国变压器还有机会!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香港海洋公园:上一财年亏损2.75亿港元,大熊猫带动入场人次和收入连续四年上升
  • 外交部部长助理蔡伟会见《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一次审议大会候任主席、越南常驻联合国代表杜雄越大使
  • 海口“三港”定于22日24时恢复运输
  • 观察|孟加拉国也想买中国歼-10战机,可能性有多大?
  • 美股财报季开局亮眼 或创四年来最佳表现
  • 郭富城官宣三胎产女,晒女儿正面照报喜,他现身接宝宝回家一脸疲态
  • 北京前三季度GDP为38415.9亿元,同比增长5.6%
  • 朝鲜射导弹,韩媒向中国外交部提了这个问题
  • 梅忠堂任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常委、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党委书记
  • 橡树资本等三家机构加入路劲境外债权人小组,小组持有份额超6亿美元
  • 中原银行管理层调整 上半年高管薪酬减少236.4万
  • 日本迎来史上首位女首相,经济政策将走向何方?
  • 江西前三季度GDP为25680.2亿元,同比增长5.4%
  • 中再产险总经理:服务企业“走出去”,我国保险业存在保险供给不足、服务能力不强等挑战
  • 观察|数据驱动?模型驱动?什么是决定机器人发展的关键变量
  • 观察|上海经济数据里的“大城韧劲”
  • 114亿美元最大BD金额,信达生物冲刺全球TOP级,为什么股价却跌了?
  • 豫园股份(600655)4名股东合计质押1.97亿股,占总股本5.06%
  • 泰凌微:国家大基金计划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 NBA各队为何要对勇士心存忌惮?首秀开门红就是答案
  • 时空科技:拟收购嘉合劲威100%股权,股票明起复牌
  • 中国广核(003816):中标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294.17万元
  • 光迅科技(002281):中标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635.50万元
  • 同花顺: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5.29%
  • 现货白银日内跌破48美元/盎司
  • ST诺泰第三季度营收4.79亿元同比增13.8% 净利润增9.3%
  • 康众医疗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降79.4%至109万元
  • 601068,午后急速涨停!算力概念牛股辈出,14股上涨空间获机构看好
  • 嘉益股份:与主要客户的交易模式主要为FOB
  • *ST铖昌: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65%
  • 又见股东甩卖,安诚财险3.9亿股遭摆上货架!“新任”董事长:会把风险防控和合规经营置于首位
  • 沪苏浙交界的这座小镇,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广纳民意大舞台
  • 国际化野心不减?信达生物拿下巨额BD,总额114亿美元创纪录,股价不涨反跌
  • 13天9板!600403,三季度经营数据出炉!
  • 斯菱股份拟每10股派息2元 并转增4.5股
  • 众望布艺:杨颖凡辞任董秘,财务总监鲍航接任
  • 纽泰格拟每10股派0.55元现金红利
  • 盈新发展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
  • 申联生物:股东UBI拟减持不超3%股份
  • 揭秘涨停 | 深海科技概念股封单资金超5亿元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