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评论丨等待机器人产业的“拐点时刻”

音符科技网

  高廷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

  最近首届世界人形运动会的多个搞笑瞬间火上了热搜,也让具身智能再次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在不久前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当英伟达副总裁Rev Lebaredian说出“计算机力量将进入100万亿美元的物理世界市场”时,台下掌声雷动。但冷静下来想想,这个预言似乎让人既兴奋又困惑——如果前景如此光明,为什么特斯拉的Optimus还在笨拙地叠衣服?为什么机器狗虽然能翻跟头,却很难帮你准确地端杯水?

  1712年纽科门发明之一台大气压蒸汽机时,它笨重、低效,主要用于矿井排水。直到1769年瓦特改良后,又经历了半个世纪的缓慢改进,才在1825年左右随着铁路运输的兴起真正改变世界。从发明到产业革命,整整用了80年。1879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时,电力还是实验室里的新奇玩意。但仅仅40多年后的1920年代,电力已经深入千家万户,重塑了人类的生活方式。1969年阿帕网连接了四个节点,1980年代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万维网时,全球只有几百台计算机联网。但到了1995年互联网商业化浪潮席卷全球,短短20年就彻底重构了人类的信息交互方式。

  回溯历史,所有颠覆性技术似乎都遵循相同的扩散与演化轨迹:起步阶段进展缓慢,积累到临界点后呈指数增长,最终走向成熟稳定。这就是创新扩散的“S型曲线”。从1961年之一台工业机器人尤尼梅特(Unimate)诞生算起,已经60多年过去,但我们似乎依然在创新扩散“S型曲线”的底部徘徊。

  但历史告诉我们,“S型曲线”的漫长蓄力往往在一夜之间迎来质变。正如电力在爱迪生建立之一座发电站后突然加速,互联网在万维网标准化后迅速普及,机器人产业同样在等待属于自己的“临界点时刻”。

  机器人真正走进生活的这个时刻,或许要比我们想象的更近。按照“战略节奏”理论,技术创新的爆发需要三个条件同时成熟: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接受度。令人振奋的是,这三个条件正在2025年发生前所未有的同步变化。

  首先是算力成本的断崖式下跌带来的突破。英伟达的Jetson Thor芯片实现了一个关键突破:边缘计算能力提升10倍,成本仅增加30%。这意味着机器人终于可以在本地运行复杂的神经 *** ,摆脱对云端的依赖。这种变化的意义不容小觑。算力的本地化正在为机器人的实时决策能力扫清最后的技术障碍。

  其次是数据飞轮开始加速转动。虽然真实数据稀缺,但仿真技术的飞跃正在重写游戏规则。随着机器人产品开始批量部署,真实数据正在以指数级增长。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预测,三年后机器人出货量将从1000台跃升至1万台——这意味着可用数据将增长100倍。数据飞轮一旦转动,技术进步就会进入自我强化的正循环。

  第三个变化来自应用场景的降维突破。聪明的创业者已经放弃了“造出完美人类替代品”的执念,转而寻找那些“60分就够用”的应用场景。这种策略收效显著。在电商仓库,机器人只需要精确搬运货物,不需要人类的全方位灵巧性;在现代农场,采摘机器人可以慢一些,但能够24小时不间断工作;在养老护理场景中,陪伴机器人不需要完美无缺,或许一个60分的“人形存在”就能有效缓解老人的孤独感。

  硅谷许多企业信奉“登月计划”式的指数思维——OpenAI追求通用人工智能,特斯拉要打造万能机器人。而中国的一些企业更像是在“修桥铺路”——宇树专注成本控制,银河通用死磕抓取技术,千寻智能用分层架构绕过端到端技术的复杂性。这种差异反映了两种创新哲学的方向:硅谷相信技术突破能带来颠覆性变革,而中国企业更倾向于在现有条件下寻找渐进式解决方案。

  以自动驾驶为例,不完全统计,过去十年,自动驾驶领域“烧”掉了上千亿美元,但这个领域似乎却没有诞生一家真正成功的百亿美元企业。根本原因在于过度理想化,忽视了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用户购买的不是先进技术本身,而是问题解决方案。反观中国一些企业的现实策略,虽然不一定有硅谷式的想象力,却可能更符合“S型曲线”底部的生存法则——在技术突破尚未到来时,通过工程优化和成本控制建立护城河,等待属于自己的拐点时刻。这种路径选择的意义不容小觑。它决定了谁能在漫长的“S型曲线”底部活下来,最终等到指数增长的那一天。

  英伟达副总裁Rev Lebaredian关于百万亿美元市场的预言并非空中楼阁,但这个机会不会一蹴而就。它需要整个产业生态的协同演化,需要无数次试错与迭代,需要重新定义人机关系的边界。2025年具身智能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此刻既不应被短期泡沫冲昏头脑,也不应因技术瓶颈而丧失信心。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产业革命都在质疑声中起步,在不经意间爆发。

  拐点将至,但征途漫漫。这不是投机者的游戏场,却是长期主义者深耕的沃土。正如王兴兴所言,这将是“像电力和蒸汽机一样改变人类文明”的革命。只是这一次,我们不需要等80年,或许20年就能见证历史。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打造A股特斯拉?赛力斯牵手字节布局具身智能,聚焦汽车生态
  • 财富深度报道:超半数企业家正考虑移居他国,新加坡成首选目的地
  • 10月15日起,上海国四柴油载货汽车将实施G1503上海绕城高速范围以内限行
  • 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名单缩短至五人 移除了美债的尾部风险
  • 宗馥莉辞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等相关职务
  • 超硬材料出口管制范围扩大,这些概念股走强
  • 美国10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降至55.0 高于预期
  • 特朗普定于周五下午发表药价政策相关声明
  • 港交所:9月底证券市场市价总值49.9万亿港元,同比上升35%
  • 又火了!刚刚,易方达宣布
  • 【何以为她丨泰国女企业家:社会对女性创业者认可度不断提升】
  • 港股投资双视角:AI+创新药|2025招商证券“招财杯”ETF实盘大赛
  • 9月传统车企销量排名生变:上汽集团重拾冠军,比亚迪位列第二
  • 五粮液:控股股东完成增持627.33万股提升持股比例至20.65%
  • A股“跌停王”退市,8万股民血本无归
  • AI算力革命不止,光模块风云再起
  • 越来越多A股上市公司将股权放入信托!
  • 新易盛股价涨6倍,实控人减持37亿、退居二股东,曾借信托避监管被重罚
  • 彤程新材:公司及子公司不存在逾期担保的情况
  • 永冠新材:9月份累计回购公司股份0.5万股
  • 西安旅游:补选王卫玲女士为公司第十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 德邦股份:公司及其子公司不存在逾期对外担保情况
  • 望变电气:不存在逾期担保
  • 中国中车: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无逾期担保情况
  • 宗馥莉已经辞职
  • 晶科能源与帝科股份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 知情人士:宗馥莉已辞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法人代表等职务
  • 庆祝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大会,视频和高清大图来了
  • 10月10日增减持汇总:中国联通等13家公司减持 新光光电增持(表)
  • 早盘:美股维持涨势 纳指创盘中新高
  • 牟某(女,53岁)驾车操作失误冲入路边餐厅,5人受伤,警方通报:排除酒驾毒驾
  • 另类“第一次”,老詹还会有更多
  • 关于调整2025年上海市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活动规则的公告
  • 南宁江南区教育局通报“小学教师脚踢学生”:涉事教师进入解聘程序
  • 上海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5%,仍呈现上升趋势
  • 601868,拿下近200亿元大单!
  • 20倍大牛股,即将复牌!
  • 两大稀土巨头宣布:提价
  • 南宁教育局通报“一教师被曝在操场踹倒多名学生”
  • ETF日报:政策组合拳下,需求侧支撑力度不断显现,建材行业短期业绩有望保持韧性,可关注建材ETF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