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由中国国家电影局和俄罗斯联邦文化部共同主办的“2025俄罗斯电影节”在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隆重开幕。

开幕式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据悉,本届电影节是2024-2025“中俄文化年”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今年5月,中俄双方在莫斯科、喀山和圣彼得堡成功举办“2025中国电影节”,展映了《唐探1900》《里斯本丸沉没》等8部优秀中国影片,得到俄罗斯观众的普遍欢迎。
本届“俄罗斯电影节”将于9月1日至12日在北京、西宁和兰州三地举办,展映《未列入名册》《卡鲁扎》《血色牢笼》《北极》《AI情人》《青蛙公主》《最初的勇士》《不莱梅的音乐家》8部题材丰富、类型多样的俄罗斯影片。

“2025俄罗斯电影节”海报
战争片占“半壁江山”,“感受爱国主义 *** ”
由片单来看,从开幕影片《未列入名册》到《卡鲁扎》、《血色牢笼》,都是以“伟大卫国战争”(即二战期间苏德战争)为背景。再加上以冷战期间,苏联首艘核潜艇K-3“列宁共青团号”首航北极点为题材的《北极》,可以说战争片比例占到了片单的“半壁江山”。

开幕影片《未列入名册》电影海报
今年才在俄国上映的《未列入名册》,改编自俄罗斯当代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说。导演谢尔盖·科罗塔耶夫向中国记者介绍说,影片聚焦于苏德战争爆发前夜:1941年6月21日,年轻的中尉科利亚·普卢日尼科夫接到调往布列斯特永久服役的命令,他匆匆赶往他所在部队的驻地要塞。就在凌晨4点,纳粹发动“闪电战”的炮声响起——战争爆发了。科利亚虽未编入布列斯特要塞的军事人员序列,但仍参加了他人生中的之一场战斗。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场战斗竟然持续了十个月……

《未列入名册》电影剧照
作为前苏联国家奖与俄罗斯总统奖得主,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另一部作品或许更让中国观众耳熟能详——《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先后在1972年、2015年两度被改编为电影,且都曾在中国上映并引起巨大反响。谢尔盖·科罗塔耶夫自2022年起,先后执导了影片《瞄准》和《高尔基市1953》,前者也是以苏德战争为背景,后者则寓目于一名二战老兵在返乡后迎接变革与挑战的故事。

谢尔盖·科罗塔耶夫导演甫一露面就被热情的中国观众团团围住,大家都拿着电影海报请他签名。摄影:王诤
谢尔盖导演在回答澎湃新闻记者,近些年俄国电影人拍摄卫国战争题材影片同苏联时期的前辈们有何同异时表示,“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讲同一个主题下,将士们如何为国而战。对于当下的俄国电影人而言,我们只是在用2025年的电影语言去讲这个故事。在我看来,中、俄两国观众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都秉持着相似的史观,而且我们两国的男人们都非常勇敢,女人们则十分温柔。所以我也相信这部电影中的主角们,也一定会让中国观众感受到一种爱国主义 *** 。”
类型多样,《AI情人》瞩目科技前沿
同样根据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真实事件改编的《血色牢笼》,上周六已经在北京举行了中国首映礼,将于9月5日起全国公映。

《血色牢笼》中国定档海报
该片主演叶卡捷琳娜·多马申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饰演的拯救集中营孩子们逃离德国纳粹魔爪的女护士,“只是战争下,普普通通的一个人”,“人,总是会面对很多的选择,但在极端的境遇下,她是选择冷眼旁观、助纣为虐,还是选择坚守人性的良知,保护自己的亲人和无辜的孩子们?或许只在一念之间,她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叶卡捷琳娜·多马申科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摄影:王诤
叶卡捷琳娜·多马申科羞赧地表示,对于中国的女演员同行并不大了解,“今天早上,我才之一次去到长城,被它的雄伟壮阔所震撼。同时,我也认为中国有许多美丽的姑娘,她们都有着漂亮的头发和透亮的肌肤。我很高兴自己也有一头深棕色的头发和深褐色的眼睛,我想我的美丽也都长在中国观众审美的点上。”

俄罗斯电影人在中、俄两国媒体记者的镜头前合影。摄影:王诤
余下的四部影片中,《青蛙公主》《最初的勇士》《不莱梅的音乐家》都是家庭向奇幻冒险影片。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科幻爱情片《AI情人》,该片讲述了在近未来,一名人工智能领域才华横溢的女研发者克塞尼亚住进了海边的一栋出租屋。这栋房子配备了一个名为马库斯的人工智能,它能满足客人的任何愿望,为客人营造舒适的居住体验。在人机互动的过程中,克塞尼亚慢慢感受到马库斯似乎并不甘心只做一个助手——它渴望与克塞尼亚建立恋爱关系,甚至已经为两人共同的生活制定好了一套“完美计划”……

《AI情人》电影剧照,女主角尤利娅·别列希尔德。
《AI情人》的剧情设置,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近年来好莱坞同题材电影《机械姬》《屈服》《梅根》等,足见俄罗斯电影人在创作上观照现实图景、瞩目前沿科技。值得一提的还有,片中饰演女研发者的演员尤利娅·别列希尔德,也是去年在中国上映的人类首部太空实拍电影《挑战》的女主角,彼时她来华宣传影片时还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