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三巨头,暗中卷起了折扣超市

音符科技网

" 与农贸市场相比,‘硬折扣 ' 超市能提供更稳定的低价;与传统商超相比,它极简直接的风格叠加数字化能力,让货品匹配更精准、购物更高效。"

  文 / 巴九灵

外卖大战的 " 到家 " 战火还在燃烧,巨头们又围绕 " 到店 " 打了起来。

9 月 10 日,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图上线 " 扫街榜 " 功能,当天就吸引了 4000 万用户涌入。这意味着,美团派系的大众点评,在一天之内就丢掉了 " 国内更大美食榜 " 头衔。

打 " 到店 " 之前,还有一处伏笔——巨头们亲自下场 " 开店 " 了。

8 月中旬,京东在河北涿州开出首家 " 京东折扣超市 ",紧接着 29 日,就在刘强东于街头与群众共饮散装白酒的当天,京东又在宿迁连开 4 家新店。

京东折扣超市持续优惠顾客盈门

几乎同时,阿里将旗下的 " 盒马 NB" 正式升级更名为 " 超盒算 NB"。这里的 "NB" 取自 "Neighbor Business"(邻里商业),品牌焕新后,近期一口气在江浙沪 10 座城市亮相,连开 17 家新店。

美团也不遑多让,自营品牌 " 快乐猴 " 首店,选在了阿里总部所在地杭州。

虽然各自的表述略有不同,但三巨头开店时都强调了 " 源头直采 " 和 " 天天低价 ",叠加 " 直营 " 的噱头,这些新店人气爆棚——据媒体报道,京东涿州店开业头两天就吸引了 10 万人次,相当于当地主城区近六分之一的居民前来购物;美团快乐猴出现了 " 每 15 分钟就要补一次货 " 的火热场面。

美团旗下折扣超市 " 快乐猴 " 全国首店

很快,商业观察者们就判断,这样的开店方式,其实就是 " 硬折扣 " 模式在国内的本土化创新。

所谓的 " 硬折扣 ",相对于短期促销的 " 软折扣 ",是一种长期的 " 低价不低质 "。

上半年是外卖大战,最近又重启团购大战,这个不在聚光灯下的 " 折扣超市 " 战,又是怎么一回事?

硬折扣店,为何火爆?

带着好奇,小巴实地走访了美团在杭州的首店及其周边,有几个发现:

直观感受是,店面风格简洁,大约 1000 平米的空间,没有复杂装修,货架整齐利落。头顶显示屏滚动播放着蔬果农药检测结果,随处可见的 "9 块 9""X 折 " 价格贴纸,粗暴却醒目。

其次,是选品相对聚焦,布局暗藏心思。不同于传统大卖场的琳琅满目,美团店一进门就是人流最密集的蔬果肉蛋区—— "15 分钟补货一次 " 大概就发生在这里,用低价生鲜引流意图非常明显。

再往里面走,是包装零食、日用品区,客流会稍少些;而且能感受到,自营或定制产品占比不低。显然,这类标品毛利更高,是平衡整体利润的关键。最后的旁边有一排自助结账机器,设计不花哨,很接地气。

图源:小红书

出店后,小巴还逛了周边的农贸市场,这里人气反差极大,冷清了不少——看来这种 " 天天低价 " 的超市,确实戳中了附近居民的需求。

有网友反馈,巨头们卖的蔬果生鲜,能比当地常规零售价低 15% — 20%;甚至有人提到,家庭日常购物在这里能比其他店省近一半。

还有评论形容:这些店就像 " 把批发市场搬进了城里 " ——来这儿不是为了 " 逛 ",而是为了 " 完成任务 ",以最快速度、更低成本买齐日常生活必需品。

很自然的,这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硬折扣店 " 的长期低价,是如何实现的?

简单点说,巨头们用强大的数字化选品和供应链整合能力,大幅压减甚至跳过了传统零售的诸多中间环节,新建了一套 " 降成本体系 "。" 硬 " 的核心,就是用工厂价、精选商品、高效物流这套组合拳,把价格打下来。

在采购端,硬折扣店普遍采用 F2C(即从工厂直达消费者)模式,直接对接产地或工厂。以生鲜果蔬等产品为例,通过源头直采确保新鲜的同时,也砍掉了中间批转费用;对于包装商品,定制生产与自有品牌消除品牌溢价和渠道加价,可以从源头控制成本——比如 " 超盒算 NB",其自有产品占比高达 60%。

杭州盒马供应链中心

其次,通过精准聚焦高频刚需商品,规模化采购带来的庞大订单量与高度计划性,把平摊到单品的原料、生产及人力成本压缩到了极致。

到了门店运营环节,生鲜果蔬直接用周转筐陈列,零食日用等商品就地开箱销售;" 去装修化 " 的极简风格,节省物料与开店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后续理货、维护的人工投入。

与这套逻辑相匹配,硬折扣店的核心目标人群,正是对价格敏感、又追求 " 质价比 " 的普通日常家庭。而深入社区的选址,既能借助大量客流实现薄利多销,还能凭借极高的商品周转率——尤其是蔬果生鲜类,让食材始终保持新鲜。

由此,一条清晰的商业正循环随之形成:低价吸引客群,高周转维持品质,好口碑进一步强化复购,最终实现 " 性价比 " 与 " 质量 " 的良性互促。

旧瓶如何装新酒?

实际上,硬折扣在海外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以德国的 ALDI、Lidl 为代表,在欧美已经发展出成熟的商业模式。

2019 年,ALDI 进入上海,开局虽创下 " 上午开业、下午断货 " 的盛况,但热度未能持续。随后几年,其增长明显陷入瓶颈,未能实现规模化扩张。

上海 ALDI 超市内众多顾客正购物

外国品牌的水土不服有多重因素。

◎ 首先是理念,对中国大部分社区老百姓而言," 便宜 " 之外," 高频次、小批量、重鲜度 " 是普遍的购物习惯。同时,中国城市的格局和人口密度,也有别于海外的 " 地广人稀 "。

在欧美,硬折扣店的定位是 " 穷人超市 ",选址偏远、装修简陋,驱动低价靠 90% 的自有品牌。但到了中国,洋超市的自有商品,在老百姓心里抵不过海天、金龙鱼等知名品牌。同时,开在社区商业中心走精致路线的 Aldi,让中老年人觉得 " 价格肯定贵 ",让年轻人又觉得不如盒马、山姆 " 有格调 "。

再加上,中国一线城市高企的租金与人力成本,国外硬折扣品牌既要兼顾进口商品,又要对接本地供应链,运营效率远低于本土品牌。而较少的门店数、有限的采购量,让缺失规模效应的它们难以降本,最终陷入 " 越低价越亏损 " 的恶性循环。

行业数据显示,硬折扣本身利润率极低,平均仅 1.5% — 5%。ALDI 在华表现更佳时也仅 5%,部分地区甚至低至 2% — 3%。

与之对应的,是沿用欧美 " 大包装、低频次、驱车囤货 " 购物模式的山姆和 Costco。它们将客群精准锁定在追求 " 高品质生活 " 的中产偏富家庭,其选址于城市郊区,依托全球供应链保持品类齐全,并以 " 会员制 + 品质升级 " 为卖点。这种模式与主打 " 效率革命 + 社区普惠 " 的硬折扣店形成了显著区别。

山姆会员店顾客驱车进行囤货

在国内,与硬折扣模式较为接近的,是同样立足社区、瞄准家庭消费、强调 " 性价比 " 的永辉超市。然而,作为传统商超代表,永辉走的是 " 大而全 " 路线,SKU 多达数万个,以满足一站式购齐需求。其商业模式,主要依赖庞大渠道 *** 向品牌方收取 " 摊位费 ",并凭借采购优势提供折扣。相比之下,硬折扣则类似小而精的 " 工厂直营店 "。二者之间的差异,堪称一场 " 渠道为王 " 与 " 商品为王 " 的较量。

现阶段,互联网巨头之所以在诸多模式的竞争之中选择以硬折扣切入,可能也是感受到了供需的变化与科技赋能的趋势。

中国消费者协会 2025 年报告指出," 性价比 " 已成为消费决策的首要考量," 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 " 成了大众的普遍心态。同时,市场还呈现出典型的 "K 型分化 ":高端需求依然旺盛,而基础日用消费则日趋理性。" 该省省,该花花 " 成为年轻群体的消费态度,而硬折扣所主打的 " 低价优质 ",正好切中了这一结构性变化。

◎ 其次,供给与渠道能力接近就位。随着数字化和 AI 技术不断推进,互联网巨头积累了足以颠覆传统零售的能力。借助大数据分析,门店可精准预测区域偏好,实现 " 千店千面 " 的精细化运营——这不仅大幅降低了试错与滞销风险,也对数字化能力滞后的传统商超构成降维打击。

更重要的是,硬折扣店并不止于线下销售节点,还可成为即时零售的前置仓与履约枢纽。" 店仓一体 " 模式,能提升外送效率、压低末端运营成本,在战略层面与三巨头当前的 " 外卖大战 " 形成呼应。

盒马的配送员 图源: ***

或许是参考了外国品牌的水土不服,本土玩家在入场时也主动迭代,推出了规模更小、成本更低、更聚焦高频刚需的新店模型,用极致性价比应对市场 "K 型分化 "。

根据相关机构的研究报告,从潜力来看,当前中国硬折扣店渗透率仅 8%,远低于德国的 42%、日本的 31%,增长空间可观。目前市场上,除了 ALDI,还有鸣鸣很忙等零食硬折扣品牌,以及浙江联华福德超市这类区域性代表,但尚未形成全国性龙头。

不过,蓝海空间的释放并非易事,无论是品类拓展,还是下沉市场扩张,都绕不开对本土成本结构、消费文化与竞争生态的深度适配。

又是这三家

不难预见,如果下沉市场的爆发力和适应性得到初步验证,巨头们会加速复制和扩张。那么到时候,美团、京东、阿里(盒马)在硬折扣赛道又各自有什么优势和短板?

先看京东,它在三者中门店面积与 SKU 数量最为突出,核心优势源于深厚的自营采销体系和庞大的物流基础设施。试水阶段,京东将门店设于下沉市场中心商圈,意图依托物流枢纽实现高效运营,并与京东七鲜等业态形成互补。

京东物流智能物流枢纽

不过," 大店模式 " 也意味着更高的租金成本与运营复杂度,需要极高客流和周转率才能维持盈利。而在下沉市场,消费者对价格往往极为敏感。

盒马的优势,在于生鲜领域的长期积累与高占比的自有品牌,以及阿里生态的流量支持与饿了么的配送能力。截至目前,从 " 盒马 NB" 升级而来的 " 超盒算 NB" 门店总数已接近 300 家,扩张迅速。

它的挑战在于,如何实现 " 超盒算 NB" 与盒马鲜生等原有业态的协同与差异化定位,避免 " 左右互搏 " 的同时,在快速扩张中维持门店管理与服务质量的稳定。

最后是美团,它有成熟的即时配送 *** 、本地生活流量入口以及强大的地推团队。但作为线下零售的新参与者,其在商品研发与供应链深度方面仍需时间积累和验证,特别是生鲜品类的损耗控制能力,更是直接影响硬折扣店的盈利水平。

美团的地推站点 图源: ***

尽管策略有别,但三巨头共同面临着在极薄利润中实现可持续盈利的挑战。即便跑通了单店或单区域的生意模型,后续的同质化竞争与价格战也不可避免。想要破局,就得打造出自己独特的优势与鲜明的品牌认知。

总而言之,硬折扣模式正是新玩家们整合了资本、数据与供应链优势后,以极致效率切入市场、抢占高频刚需民生消费领域的利器——与农贸市场相比,它能提供更稳定的低价;与传统商超相比,它极简直接的风格叠加数字化能力,让货品匹配更精准、购物更高效。

本篇作者  |  袁一音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罗永浩单方面叫停“西贝战事”,贾国龙咋看?
  • 实探西贝:北京最大门店“堂食等位客流降七成以上”
  • 女童被蜜蜂蜇伤,母亲放弃3分钟可达的社区医院,开车30分钟前往大医院,孩子错过最佳救治时机身亡,医生提醒
  • 到底什么才是预制菜?六部门曾发文明确
  • 英伟达、OpenAI将有大动作!净流入超600亿港元,南向资金连续17周出手,互联网龙头获重点加仓
  • 常州布局未来产业六大千亿赛道,请看《浪尖周报》第41期
  • 香港著名报人、文学评论家胡菊人逝世,享年92岁
  • 抗日烈士张蔚华之子张金泉逝世,享年93岁
  • 以民众称以总理将公民“献祭”政治
  • 超燃!清华、上海交大等高校新生夜间拉练20公里
  • 到底什么才是预制菜?6部门曾发文明确
  • 墨西哥东南部发生交通事故至少15人死亡
  • 七旬老人被家鸡啄伤后腿部溃烂入院,多项检查完成后病因仍不明
  • 牛散蔺桂然、王磊“联手伏击”,淳中科技单季暴涨320%
  • 戴高乐之孙:制裁损害欧洲,而俄罗斯经济仍在增长
  • 300280,明起复牌!进入退市整理期
  • 读书何用?爱读书的人不会因互联网放弃阅读
  • 罗永浩发微博称息战:西贝的事情告一段落
  • 气候变暖导致加拿大北极海域出现入侵物种藤壶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美国”与查理·柯克的右翼社会主义
  • 岚目镜观|宏观繁荣与微观冷感,隐伏特朗普2.0的“阿克琉斯之踵”?
  • 罗永浩和西贝的这场架,没白吵
  • 蹭热点却翻车!张兰后厨直播被曝无健康证,还不洗手切菜
  • 济宁逾百师生腹痛呕吐事件,家长:“医生先问吐没吐红色的”
  • 动漫眼|从萌系日常到关系性生存——少女乐队番的时间性建构与后现代想象
  • 上交所第三届科创咨询委候选人出炉,宇树王兴兴、智元彭志辉入选
  • “预制菜之王”冲上热搜第一!不怕你预制,就怕……
  • 欧洲央行管委科赫尔:本轮利率调整周期已近尾声
  • 明天,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龙头来了!中签率可能较高
  • 浙江省第二届隶书大展有作品抄袭,浙江书协取消作者入展资格
  • 2025年度第二批次军队直接选拔招录军(警)官工作全面展开
  • 西贝员工遭网暴,贾国龙连夜召开1.8万人作战大会
  • 媒体:欧盟或通过债券将俄被冻结资产交给乌克兰
  • 获释韩企员工讲述在美被拘押遭遇:80个人挤1间房,如厕都很困难
  • 马上评|抄袭者荣誉被撤销后,高校应否作进一步处理
  • 墨西哥城油罐车爆炸事故死亡人数上升至13人
  • 超配游戏板块!公募发掘游戏股增量机会
  • 利好来了!刚刚,福建重磅发布!
  • 61岁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驾驶哈弗H9 亲自参加敦煌拉力赛
  • 美联储重启降息在即,美股能否延续强势上攻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