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楷斯
我是一个把旅行和寻旧刻在骨子里的人。从十三年前开始,我便开始了间断性的寻旧之旅,前后已经走过了全世界三百多座城市。一开始只是用眼睛记录,后面逐渐热衷于保存当地的老物件,以作纪念。在一座城市寻旧,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当地的旧货市场。自此,旧货市场成了我旅行路上不可或缺的目标之一,我亲切地称之为“走南北,寻东西”。

在旧货市场买下了一个路人的背心
不同于专售彩电、冰箱、空调的二手店,我喜欢的旧货市场是那种杂乱无章的破烂地摊儿。在一堆被人遗弃的故事中寻找一件和自己灵魂相契的旧物件,我认为是一件极其浪漫且富有诗意的事。也不同于纯粹的做买卖,市井里的旧货市场天然带有人文气息,这种气息来自于三种特征:独一性、野趣、历史感。
“独一性”是因为旧物被人使用过,这些物件身上的每一处痕迹、创伤、汗渍、包浆,都是一段故事,也共同造就了这件物品的独特。在市场里,摊主们也会将这种特色包装成卖点,给追求独一无二孤品的年轻人提供了极大的情绪价值。
“野趣”不用多说,中国的旧货市场是我见过最“野生”的:大量无人组织的旧货地摊,自发性地野蛮生长,小土坡、桥下、臭水沟旁,都可以成为旧物市集的收容所。在中国不少经济发达城市的旧货市场,还依旧保留着“鬼市”、“天光墟”这种古老的称呼,其地点的隐蔽性和随机性,也大大增加了旅行中的寻找难度,但也让我充满探索的趣味。

广州的“天光墟”
除了市场的野趣,市场里的物件也极其随机——这里可以有万物,甚至是你无法想象的东西:尘封许久的百宝箱、失恋情人的定制礼物、泛黄的照片,开封的过期牛肉干,还剩一半的骨灰盒……你永远不知道今天在市场里会遇到什么,用摊主们的话说,“今天卖什么,取决于收到了什么”,这种未知感实在太迷人了,让人欲罢不能。

旧货市场里可以有万物
“历史感”则是一种神奇的耦合,它并非旧货市场的本意,而是得益于中国老一辈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大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旧物被完美保留下来,随着房屋清理,这些充满历史感的老物件,流入地摊,成为旧货市场里的香饽饽。八十年代的工艺品、解放前后的老家具、特殊时期的标语题词……都让怀旧爱好者们两眼发光,使得这些旧物不断在“破烂”与“古董”之间切换身份,辗转跳跃。
物品是历史的证据,在我眼里,这些“破烂”蕴藏着一座城市的近代史,我时常会先去当地博物馆学习理论知识,再去旧货市场里实践,往往都会有不错的收获,也让我对一座城市文化的理解更深。
读书、行路,格物,三者缺一不可,这是我认识世界的方式。


淘旧书
在旅行中,我常常会为了一座城市的旧货市场而停留多日,更有甚者,会因为一个旧货市场而专门出行。2020年的时候,有人发给我一张图,四川成都的洪河市场即将拆迁,我和女朋友连夜硬座赶往成都,记录下了洪河市场最后的模样。
杨师傅有个一千平米的老家具仓库,没有店名,他的家具均需修复打磨上蜡后才可出售,而修复对于爱好者来说,是两个极端:追求干净棱角分明的极其喜欢;热衷于原始韵味的又不忍直视。不过货卖识家,便是各花入各眼。而刘虎与杨刚和几个兄弟们有个3号旧物仓库,他们之前在三圣乡有个院子,前两年碰上拆迁,又把物件搬回了洪河,旧物理想,仅作为爱好陪伴,似乎也轻松了一些。
走完洪河,我在成都又生活了一个月,碰巧认识了另一位旧物迷麦克,他带我钻进每一个街头巷尾去找旧货市场,我一个不漏地全部记录了下来,足足有14个,可以说全成都走遍这些市场的人,我应该是唯一一名旅行者,这种经历十分难得。

成都的旧货摊
当然我不可能空手而归,在返程广州的前一晚,我们彻夜通宵打包战利品,一部分发物流,一部分自己携带上火车,我的登山包里不是火腿方便面八宝粥,而是一个损坏的显像管电视屏幕,我甚至在市场上买了一个小手拉车,才得以将我六七十公斤的旧物运上车厢,这是多么疯狂的一件事!

携带上火车的旧物
不仅仅是国内,我也经常去国外 *** ,尤其是东南亚,交通方便,文化多元,非常适合一边旅行一边寻旧。
一次偶然的巧合,我看到软件上有两百出头的广州马尼拉往返机票,便一股脑地买了十张,每一次去都疯狂地探索旧货市场以及各种vintage店、古玩店,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旧物猎人”。后来为了这个爱好,我甚至发展出了海外旅行团,而其中必去的一大景点,便是菲律宾的旧货市场,这个独树一帜的目的地,让许多人都体验了一把海外捡漏。我还会帮我的客人在混杂着英语与他加禄语的市场上砍价,让他获得一件全世界最独一无二的旅行纪念品。

一边旅行一边寻旧
在欧亚大陆的明珠土耳其,也因为“寻旧”发生过令人难忘的故事。我一共去过两次土耳其,但间隔仅为一周,当时我在伊斯坦布尔的阿富汗古董店没刹住车,买了一百公斤旧物,后来发现邮寄需要四千,而我的一张往返机票也是四千,果断决定再来一趟,亲自带回。
对我来说,伊斯坦布尔的必至之地,一定是欧洲新区小巷里聚集的古董店,从纯真博物馆下拐,便是古董店街区,夹杂着一些二手旧物店,每个店都充满店主的个人风格,有的直接把大家具摆放在门前的院子里,有的用干净的玻璃橱窗极尽陈列,有的店不拘一格,把别人不要的破烂当宝贝收集在店里,招牌上写着“deranged collector”(疯狂的收藏家),有的专门售卖土耳其地毯,商场里动辄上千里拉的艺术品在这里只要一百就可以淘到。

国外的旧货市场
欧亚文明的十字路口,全然呈现在这里:德国的老相册、景德镇的瓷器、土库曼斯坦的绣衣,沙特 *** 的古兰经文、国父凯末尔的画像和上世纪60年代的美军军装同悬一室。
但无论如何,这里定是寻旧者们的天堂。
(武楷斯:永续旧物店主,从事旧物回收10年,旧物爱好者、收藏者。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