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贴息”新政首月成效几何?有大行豪揽签约客户超60万户,多数银行表示“变化不大”

音符科技网

财联社10月9日讯(记者 彭科峰)9月1日起,由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正式生效,暂定实行期限一年。

如今,这项“消费贷贴息新政”已经满月,各大银行的反响如何呢?日前,财联社记者就此联系了近十家全国性商业银行进行了调研。

从记者掌握的情况来看,有国有大行明确表示,在新政等因素的影响下,9月末消费贷余额同比增长仅三成,但更多银行表示,“未发现明显变化”、“暂不便透露具体情况”。在业内人士看来,要想进一步发挥“消费贷贴息新政”,在银行层面或需进一步扩容。

有银行签约财政贴息客户超60万户,更多银行表示“变化不大”

等多家银行人士均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总行层面高度重视这项由国家推动的“金融国补”促消费的行动。在新政出台后,均于之一时间通过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了具体的贴息细则,也组织各省份的分行及时开展在地宣传,让更多消费者了解这一情况,让消费市场参与方能更加便捷地获得国家政策红利。

中信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在金融促消费方面,该行还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新消费领域,将金融服务嵌入消费场景,着力推动大宗消费增长。

“新政以后,我们适时加大了消费贷的推广和宣传力度。当然,本来今年初我行已经将消费贷推广作为今年的业务重点之一,新政出来后,我们也希望获取更多的客户。”有大行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

目前来看,有银行应该已经享受到了相关红利。建设银行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截至9月末,该行已经签约财政贴息服务协议的客户数量超60万户。叠加国补、地方补贴等多种消费政策的助力,建行9月末消费贷余额同比增长近三成。

但值得注意的是,更多银行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消费贷贴息新政”首月,其消费贷申请和发放的情况“变化不大”、“没有预想的高增长”,也有部分银行人士称,因为种种原因,相关业务部门不便透露9月份的消费贷数据。

业内称参与银行或应进一步扩容

本轮“消费贷贴息新政”,参与的银行目前主要仅6家国有大行和12家股份行,地方城商行、农商行等更多中小型银行并未入围。

某江浙沪银行人士认为,参与“金融国补”的银行数量有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政效用的快速发酵。

该人士认为,实际上,单纯从消费贷额度来看,一些地方城商行的投放量要超过一些相对落后的股份行。尽管国有大行、股份行有遍布全国的网点优势,但在和地方 *** 的合作以及对在地经济情况的熟悉程度上,一些城商行、农商行还是有自己的优势。从这个角度来所,“消费贷贴息新政”的参与银行数量的扩张,依然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各家银行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不是说参与银行数量越多,消费贷投放就能迅速起量。一些银行出于不良的压力,短时间也不会加大消费贷的投放。”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告诉财联社记者,实际上,一些股份行、城商行今年上半年的消费贷余额相比上半年末是负增长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银行在有意识收缩此类信贷投放。

在业内人士看来,让更多地方性银行参与“金融国补”,能够进一步发挥金融促消费的作用,但对于参与银行而言,仍需高度重视风控问题,确保财政补贴能够精准投放,并避免产生更多坏账,从而影响银行资产质量。

浙江须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铁成就向财联社记者指出,从宏观的维度来看,在政策的支持下,当前银行消费贷的大量投放,未来势必将会导致个贷不良资产的增长。当然,个贷不良资产具备一定的分散性,整体风险依然可控。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一旦信贷投放的底线过度下探,势必会带来更多风险。”上述江浙沪银行人士认为,如何把握好政策红利和可持续经营之间的平衡,对银行来说非常重要。

消费贷仍是银行信贷投放“必争之地”

“9月份是新政的之一个月,目前我行的消费贷情况还没有太显著变化。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季度和明年初该领域的信贷投放会有明显增长。”一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人士向财联社记者指出,从行业趋势来看,消费贷已经是银行信贷投放的“必争之地”,大家都在想办法“促消费”。

实际上,上市银行的最新数据也能证明这一点。据Wind数据、各大银行半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18家上市银行个人消费贷余额超千亿元,涉及6家国有大型银行,招商、平安、中信、浙商、浦发、光大、华夏等7家股份制银行和5家城商行。全国性股份行中,的上半年消费贷余额在900亿元区间,未能进入“千亿俱乐部”。

从贷款总量看,国有大行是消费贷发放的主力。6家国有大行中,建设银行、均超5000亿元,在41家银行中位于前三名;股份行中,均超4000亿元,分别为4580.41亿元和4162.88亿元;上市城商行中,均超2000亿元。

“消费贷投放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有大行在不断加大投放力度,导致我们这些中型银行有些吃力。下半年,我行在消费贷投放方面偏向保守。”前述江浙沪上市银行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大行的信贷成本有优势,而在不良率的压力下,该行收紧了对于消费贷申请资格的审核,暂无大动作。

“目前比较头痛的还是贷后监管。如何确保消费贷真实用于消费,而不是其他用途。”一家大行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近期此类黑灰产似有“复燃”迹象。

财联社记者查询发现, 近期已有媒体报道称,多家银行要求用户上传消费凭证,否则银行可能会要求提前还款,在一些互联网平台,已经有一些“0.5%手续费包过审”的代开*服务在滋生。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为了让2nm显得不贵,台积电3nm涨价
  • “去美元化”警报!全球央行正撤离美债,减持潮预示着什么?
  • 看展览|陆元敏眼里的彩色上海:生活中好玩的东西都在细节里
  • 中国国新成立产投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1亿
  • 美国“小长假”进入第二周
  • 诺贝尔奖+2,日本又双叒叕获奖了,我们该关注什么?
  • 悬赏寻找救命恩人?抖音:账号“宋*霏”虚构摆拍已被禁言
  • Sora2发布一周后登顶下载量榜首,人们更担心它的破坏力了
  • “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保护升级,已列入青海省级文保单位名录
  • 国庆假日消费盘点:出行热度迈上新台阶,观赛成为新风尚
  • 首批疏解央企中国华能总部、中国中化总部正式迁驻雄安新区
  • 正式测定:四川甘孜州新龙县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湖南耒阳一煤矿发生窒息事故3人遇难
  • 四川甘孜州新龙县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A股影视股集体跳水!国庆档票房遇冷,专家:市场正走向成熟
  • 业绩承压、高管拟“组团”减持,电魂网络需积极探寻破局之路
  • 磷化工板块震荡拉升,澄星股份午后涨停
  • 节后“开门红”,沪指创十年新高
  • 上市首日开盘暴涨随即回落,长风药业超额认购背后有何隐忧?
  • 江苏镇江一女子被判刑3年6个月后“卡点”怀孕3次,4年后仍未被收监
  • 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四川甘孜州新龙县附近发生5.0级左右地震
  • 盘中必读|我国核聚变装置BEST主机全面开建!带动板块十余只成分股涨停
  • 欺诈发行+财务造假 亿利洁股民索赔区间确认
  • 马克龙承认巴勒斯坦国背后,席卷法国艺术文化场域的数场风暴
  • 农尚环境因未提前预告业绩“戴帽”风险,遭投资者索赔
  • 稀土出口管制加码,稀土ETF(516780)板块热度和行业战略地位或再提升!
  • 海南华铁,近300万手封死跌停!量子概念大涨,机构关注这些概念股
  • 年报虚假记载 美晨科技股民最新索赔标准出炉
  • 以军正为全面撤出加沙做准备
  • 智元机器人拿下龙旗科技数亿元订单,将部署近千台机器人
  • 李强赴平壤出席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庆祝活动并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 四川南充警方通报:因纠纷持刀伤人致1死1伤,65岁男子被刑拘
  • 两个月狂减1300亿!全球央行加速撤离美债?
  • 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全球首秀在上海,这项赛事由他们打头阵
  • 澳元测试0.66关口!美元受停摆拖累下,澳元多头下个目标在哪?
  • FAST RETAIL-DRS于10月9日下午短暂停牌 待刊发业绩公告
  • 纳入奥运积分,2025年中国国际帆板大师赛11月开赛
  • 平安集团高管调整:产险苏东调任平安健康,何莹接任
  • 华康生物医学于10月9日下午短暂停牌 待公布内幕消息
  • 央行大动作!1.1万亿元+6120亿元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